一定要争气的语文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17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一定要争气教案

一定要争气教案

教材简析:

《一定要争气》是第六单元首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已故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剥离了青蛙卵的外膜的事,表现了中国人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示学生只有立下志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这是对学生进行理想、志向、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文本。

设计理念:

以“争气”为主线,借助读、议、说、演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童第周刻苦实验为国争光的故事,学习他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不怕失败的精神。

3、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理解“熟练、耐心、细心、尝试、一遍又一遍”等词语的意思,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重难点:

在品词析句中感受童第周立成志向、为国争气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一、课前激趣,引入课题

1、课前: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我们玉小最大的教室里上课,同学们心情怎么样?

有决心上好这节课吗?老师也有决心。来我们一起加油吧!加油!

我们先来一个识字游戏。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挣、睁、筝”,读一读、认一认、找出共同特点,引出“争气”一词。

同学们能用“争气”这个词说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决心吗?

(我要( )为( )争气。)

好,同学们的决心真大!上课!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争气”有关,我们来一起书写课题。(板书:一定要争气)注意指导“ 争 ”字的写法。

3、来,齐读一下题目。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童第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童第周。【课件播放童第周简介资料】

4、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结合刚才看到的关于童第周的资料,你有什么疑问吗?或者你们想在本课中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童第周要为谁争气呢?为什么要争气呢?是怎样争气的?结果怎样?)板书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要想弄懂我们刚刚提出的问题,就要走进课文。让我们先把课文读通读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要认的字圈出来,认为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再找出你认为比较好的词语圈出来,好吗?(并请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自己圈出的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交流黑板学生板书词语。读一读,认一认。

3、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纠正读音。

三、抓 “ 争气 ” ,解决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含有“一定要争气”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课件】

2、默读课文 【课件】 出示学生质疑问题。

思考:童第周要为谁争气呢?他为什么一定要争气呢?他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中人国争了气,是怎样争气的?结果怎样?画出相关语句来理解。

3、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

4、汇报交流。

预设:

A 为什么要为中国人争气?

生:由于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

师 【课件】 补充介绍当时社会背景: (1930 年童第周由亲友资助到比利时留学, 1931 年 “ 九 ? 一八 ” 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对中国东北大举进攻,贫穷而且灾难深重的中国受人欺凌。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蔑视的态度,说 “ 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 ” 。和童第周同住的一个洋人学生竟然公开说: “ 中国人太笨。 ”)

师:他们侮辱的不仅是童第周个人,而是童第周所代表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面对这样的侮辱,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怎能无动于衷?

师:童第周是怎么做的?

生:童第周暗暗的在心里下了决心。

师:什么决心?(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要努力办到。) 【课件】 (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全班读)

是啊,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争气,一定要为谁争气?(为自己争气,更为所有的中国人争气!)

B 那么,童第周是怎样为中国人争气的呢?【课件】

生:“从此,他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一遍又一遍,失败了再重做,终于把这项实验做成功了。”

生:“当时,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 —— 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那位教授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你从哪感受到这项实验特别难做?(朗读指导)

到底是什么样的实验这样难呢?

这的确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 【课件】 。

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因为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许多人都失败了,他们一剥开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给撕破了。童第周也不例外。

这样难做的实验,光刻苦钻研是不够的,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课件 选词填空】

生: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耐心 和细心 。

C 这样的条件,大多数搞科学研究的人应该都具备。尤其那位很有名的教授,但是为什么外国教授做了几年都没能成功,而童第周却做成功了呢?

师:就在所有人都为这项非常难做的实验一愁莫展的时候,童第周是怎么想的?

生:童第周暗暗下决心 :……

师:他又是怎样做的?

生: “ 从此,他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一遍又一遍,失败了再重做,终于把这项实验做成功了。 ” 【课件】抓住关键词语指导朗读( 一遍又一遍、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 )读出童第周决心的.坚定。(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全班读)

师:这项实验真的是太难了,童第周做了一次又一次,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想起外国学生对自己,对中国人的嘲笑,他想(我一定要争气 )他继续(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 );然而,实验又失败了,可是想起自己的祖国仍然贫穷落后,他想(我一定要争气 )他继续(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 );实验还是失败了,可是想起祖国正处在水深火热的灾难中,他想(我一定要争气 ),他继续(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 )。多少个不吃不喝的白天,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童第周一直在想(我一定要争气 ),童第周一直在继续(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 )。

D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实验终于成功了!此时,童第周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生: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欧洲生物学界。教授激动地…… 【课件】

师:想想教授的话应该怎样读?

师:这件事也震动了比利时,想想当初嘲笑中国人的那些外国留学生会对童第周说什么?

师:这件事更震动了全世界,想想,和童第周一样在外国留学,曾被外国人瞧不起的中国留学生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之后,又会说什么?

同学们,你又想对为国争光的童第周说些什么呢?

四、拓展升华,激发情感

1、【课件】补充阅读:童第周上学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童第周说些什么呢?

2、你有过被别人瞧不起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做的?

3、学习了这课,你今后打算怎样去做?【课件】

五、总结

同学们,作为中国人,童第周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勇于在逆境中成长,不怕困难,刻苦努力,一定要为自己争气,为父母争气,为祖国争气!

第2篇:一定要争气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基础、期末、考试、平均、厕所、努力、教授、一项、需要、技巧、震动、不声不响、再三请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童第周“一定要争气”、勤奋学习、敢于实践的精神,激励自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一定要争气。

(二)初步感知

1.自读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部分生词。

3.想一想,课文讲了童第周的几件事?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

①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及新词:

基础 期平均 成绩 退学 耐心

钻研 发愤 努力 末 瞧不起 实验 需要

②要理解的生词:

资助 耐心 尝试 偏僻 震动

③指名读每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童第周的几件事?

明确:两件事

④设问:课文讲了几次“要争气”的事?分别都是在哪几自然段讲的?

明确:课文写了两次“要争气”,第一次“要争气”是在课文的1-3自然段讲的;第二次是在4-6自然段讲的。

设问:这两次“要争气”,童第周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重第周又是怎样去争气的呢?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最后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童第周“一定要争气”、勤奋学习、敢于实践的精神,激励自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一定要争气》。

(二)上节课,我们还有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1.指名读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先各自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学的情况在组内汇报。

3.全班交流

(1)总结讨论情况;

(2)我们看童第周的第一次争气,也就是课文的1-3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再次思考:童第周第一次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一定要争气的?说说你的理解。

②引导学生从以下的词句中谈自己的理解。

A童第周是在家里很穷,学习跟不上,后经过努力,成绩终于赶上来的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

设问:哪些词语说明童第周的家里很穷?具体谈一谈。

你又是怎样理解童组周学习跟不上的呢?画出有关句子进行理解。

B童第周是在学习差,校长让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让他试读后,经过努力,成绩终于赶上来的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

设问:“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

C童第周是在开始学习差,但经过半年的努力,克服困难,学习成绩都不错的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

设问:童第周是怎样努力学习,也就是说怎样争气的?

明确:“发愤、天没亮读外语、夜里看书、半年努力”

③小结:看来,童第周在自己家里穷,文化基础差的情况下,通过发愤学习,终于把成绩赶上来了,确实为自己争了气。

④此时的童第周是怎么想的呢?齐读童第周心里想的话。

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⑤设问:童第周第一次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一定要争气的?

⑥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4-6自然段。

① 指名读,其他同学再次思考:童第周第二次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一定要争气的?

② 留学在外的童第周为什么被人瞧不起?此时童第周心里想些什么呢?

明确: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③小结:童第周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刻苦钻研,终于获得了成功,为中国人争了气。

④设问:童第周第二次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一定要争气的?

⑤指导感情朗读。

4.童第周两次成功后,想到的话,不同的词用红笔写。理解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读一读这两段话。

(2)找一找这两段话哪些词写得一样,哪些不一样?

(3)议一议,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争气”的含义是共同的,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三是要肯努力。第二次争气要比第一次更深一步。

5.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2、3题

2.预习《不懂就要问》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在教案中对本课的难点的突破上采取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课文两次“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童第周又是怎样去争气的。两次“争气”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难点时又是通过学生自由读文讨论、交流谈体会的方法,体会两次“争气”的含义:是要有志向、有自信心,更要肯努力,第二次争气比第一次争气更深一步。

探究活动

带相片的树叶书签

材料:一张小相片的底片、黑纸板、酒精、烧杯和碘酒。

作法:

1.在一棵小树上,找一片稍大的平整的叶子。把相片的底片覆盖在叶子的表面,叶片背面用黑纸板托住,用夹子夹紧,使叶子背面不透光。

2.让底片正对阳光,晒上三四个小时。

3.把晒好的叶片摘下来,松开夹子取下底片。把叶片泡进放好酒精的烧杯里,再把烧杯放进盛热水的饭盒里,用小火加热饭盒。

4.等叶片的绿色褪掉,成了淡黄色,停止加热。取出叶片,用清水洗净,不要揉搓叶片。

5.在洗净的叶片上均匀地滴一些碘酒。稍等一会儿,用清水把它洗净,在阴凉的地方稍晾一下,把它夹在书里。叶片完全干燥以后,就成了一张带有相片的书签了。

第3篇:一定要争气教案

一定要争气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基础、期末、考试、平均、厕所、努力、教授、一项、需要、技巧、震动、不声不响、再三请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童第周“一定要争气”、勤奋学习、敢于实践的精神,激励自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一定要争气。

(二)初步感知

1.自读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部分生词。

3.想一想,课文讲了童第周的几件事?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

①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及新词:

基础 期平均 成绩 退学 耐心

钻研 发愤 努力 末 瞧不起 实验 需要

②要理解的生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一定要争气》教案

《一定要争气》教案

《一定要争气》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课后作业第2题中的两个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掌握“偏僻、勉强、资助、尝试、实践、熟练”等词语;理解“才”在本课几个句子中的意思。

3、复习巩固用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归并在一起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4、了解童第周青年时期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体会童第周当时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课后作业中的两个长句子。

难点:

①体会两句话不同的思想感情。

②理解“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偏偏、勉强、资助”等词语的意思。

2、复习巩固用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归并在一起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定要争气的语文教案

一定要争气的语文教案

一定要争气的语文教案

一、简介课题,感知整体

课题属于偏正结构词组,解析题意的重点词在“争气”,理解“争气”,(下决心努力去做,不甘落后。)“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带着题意,简要介绍童第周的生平事迹。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认读生字词,分段朗读,了解预习情况。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本文主要写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结果又是怎么样的?提示学生按“家里”、“中学”、“留学”三部分内容给课文分段。

二、缘词析句,捕捉内涵

在学生了解童第周家庭贫穷环境后,围绕课后思考·练习2,细读课文。然后以问题导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句联系,思考、议论、分析,由词及句而段,读懂课文各部分内容。

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思?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一定要争气》优秀教案

教授题目: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 《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

教材简析 :

《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导入 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读话:老师让大家课外搜集童第周的材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童第周?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

二 谈话导入 新课,板书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一定要争气的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定要争气的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