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
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
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3、迎接新挑战―――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第2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古蔺二小 熊晓燕 郑琳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研究的质量,特制定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立足于本班学生的教育实际,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二、研究对象及原则
1、研究对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研究对象为一年级一班、四班学生。
2、研究原则:
A、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原则;以学生现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基础为起点,着眼于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提高。
B、长效性原则。实践着眼于长效性效果,坚持量的积累,同时重视阶段效果,使课题研究与教师的实践需要结合。
C、开放性原则。依靠学校内部力量,同时积极吸取校外先进经验和理论,专家引导,促进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保证研究取得成果。
D、建立长效机制原则。选择适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有:
运用文献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方法开展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
四、研究的步骤及时间
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2月)阶段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评价。
五、阶段任务:
①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档案建档、资料收集、整理工作。②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实施阶段的实验计划制定实施。这个阶段具体工作
1、进行研究前的调查,调查以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的方式进行。
2、拟定研究的计划,明确阶段任务,组织研究。
3、制定研究所需的制度。
4、进行研究小组成员的会议,进行具体分工。
5、组织进行研究工作。
6、进行研究阶段的总结、研讨和分析、交流活动。
17、进行阶段个人总结、论文撰写。
六、研究措施
1、确定阶段研究工作内容。
2、制定制度、研究时间。
2010年9月
第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计划(通用12篇)由网友 “Lulu”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新学年,我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教育科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相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相结合,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
一、辅导目标
通过辅导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增进自己体脑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二、辅导方法:
1、对学
第4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计划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一、二年级),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
第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计划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avcut”为你整理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计划”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完美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关心学生,让自信在心中扎根,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好、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向上追求、不畏困难的精神。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消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
第6篇:关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计划
关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计划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用权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用权学生对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