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六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六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一、复习内容:数学第四册教材P122第13、14、题,P126第11、12、13、题。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过程:
(一)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1、从情境中了解信息。(教材P122第13、题)
2、把上面的信息和问题串连起来,再读一读感受一下题意。
“玩碰碰车每人每次用3元,小明用12元可以玩几次?”
引导学生理解12元里面有几个3元,就可以玩几次。
3、要求学生写出解答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4、学生讨论完成:
(1)“小强有8个碗,18根筷子,一次可以给几位客人。为什么?”
(2)教材P126第11、题。
(3)比较(1)、(2)的.异同点。
(二)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二(3)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每7人坐一个小组,全班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2、有同学在公路两边种树,每边都种8棵,如果每组种4棵,需要几个小组?
3、讨论以上两题的解题思路。
(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教材P122第14、题
2、A型袜子15元可买5双,B型袜子5元可买1双,C型袜子12元可买3双,这三种袜子你认为哪一种袜子最便宜?(1)你是怎么知道那一种便宜?(2)如果是你购买,你会买哪一种?为什么
(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再各别提问,只要讲出道理即可。)
(四)根据各班学生情况,可以另行补充或深或浅的应用题练习
第2篇:数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数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数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加深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其理解
难点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其理解
教学仪器与媒体
投影仪、卡片。
教学基本思路
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计算法则:
1、——
2、——
3、——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分类整理
三、分小组活动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反思: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把学过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口算(出示题)
36+30= 35+34= 56-22=
65-18= 50-24= ……
师:开火车说答案。然后分类。
生:A加法、减法
B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根据学生的分类板书
2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3、师总结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有关加、减法的练习总结,现在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师生共评
比赛算题,看谁能全做对。
做课本的105页1、2集体订正
第3篇:二年级数学《用数学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用数学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二年级下册P4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在情境中引出课题。
⑴.观看学校的篮球比赛,提出数学问题。
⑵.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⑶.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写在卡纸上。
⑷.小组汇报。
2、观察比较几种方法的
第4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台北路学校
熊英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7、8、10、1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运用情境图中给出的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做铺垫
1、复习口算:
a、一共28题,全班每个同学完成一题。
b、仔细观察这些口算题,你知道都有哪几种类型的口算吗?
(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共5种类型。)
C、学习这些计算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引入复习入正题
解决问题也要用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来解答,
第5篇: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1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
第6篇: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为复习内容
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加深理解,并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关键:
(1)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有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
第7篇: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yun5465359”为你整理了“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工具:
刻度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