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
2.通过学习句式,能把自己喜欢的景物按句式写下来;
3.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4.能用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5.朗读积累关于如何对待别人的句子;
6.尝试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一株紫丁香》,巩固学过的汉字,读出诗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
2.通过学习句式,能把自己喜欢的景物按句式写下来;
3.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二》,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通过学习句式,能把自己喜欢的景物按句式写下来;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识字加油站
(一)先学
带拼音展示识字加油站的词语和生字。
(备注:上面的词语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职业,可以用加减识字或猜字谜识字的方式来认识这些字)
(二)后教
指名读(后进生)
指名纠错,老师板书出错的字词;
学生说出每个词语的意思,不会的老师补充。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字词句运用
(一)先学
出示字词句运用的句子。
(要求:观察句式,也能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二)后教
找学生展示自己的句子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字词句运用
(一)先学
学生读句子,体会加点词的意思,跟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后教
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词语的意思,老师补充,引导。
(备注:“特别”在第一组第一个句子中是“格外”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的意思。“经过”在第二组第一句是“过程;经历”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的意思。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用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2.朗读积累关于如何对待别人的句子;
3.尝试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一株紫丁香》,巩固学过的汉字,读出诗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园地二》,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能用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朗读积累关于如何对待别人的句子;尝试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一株紫丁香》,巩固学过的汉字,读出诗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写话
(一)先学
出示书上表格展示的例子,谁?长什么样子?你和他经常做的事?
(二)后教
鼓励学生写话,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展示一些学生的作文。
4、第二次“先学后教”:日积月累
(1)先学
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2.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备注: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意思)
(2)后教
老师对学生不懂的句子,进行举例说明。
(备注:这三句话都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别人。第一句是英国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付出也会使自己快乐,只懂得收获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第二句是中国民间谚语。告诉我们:平时肯帮助别人的人,有困难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帮助。第三句出自《论语》。意思是:与其别人好的时候跑去贺喜,不如别人苦的时候送去帮助。)
(3)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篇:小学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过程建议:
1、出示“多——吕——昌——炎”等三组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2、让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生字。(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3、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发现,如果还有其他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
4、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记记”“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 中学习的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读读记记”重在积累词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感知一些词语中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 “读读背背” 重在体会谚语蕴涵的人文思想。四条谚语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
2、记忆生字:你还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3、组内互查读音;给生字组词;
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说说这六个四字成语的出处。
2、做连线练习。
雷声 灿烂 随风 扑鼻
倾盆 大作 芬芳 相间
阳光 大雨 黑白 舞动
3、填空,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泉水( )琴声( )枝叶( )空气( )鲜花( )红旗( )
读读背背
1、自由读,边读边想: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
2、背诵谚语:个人背、组内背、竞赛背(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3、课外查找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口语交际
这是围绕本组“关爱与奉献”主题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得到交际锻炼,促进交际活动的展开与深入。
交际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
2、划分交际小组,布置教室。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话题: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3、个人说说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说说,互相评议。
4、在组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5、组内展示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
展示台
这部分包括“故事会”和“擂台”两项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大胆表述见解,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故事会”是对本组“奉献与关爱”专题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时可结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的实践活动进行,也可以在活动前让学生继续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擂台”是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练习。
故事会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要写上会标。
2、查阅有关雷锋的书刊、文字和图片资料。
3、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创设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4、师生共同评议。
擂台
1、复习“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教师发给学生生字卡,选出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组。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读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3、交流经验,共同评议,颁发奖品。
第3篇:《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2、积累词语,认识中国姓氏,学习。
3、进行口语交际。
4、才艺展示。
5、在认、读、说中学会识字、交际、体现才艺。
6、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2、积累词语,认识中国姓氏,学习。
课时划分:四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次活动安排了八对汉字,前一个为熟字,后一个为新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形声字中表音的部分。这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并学会应用。“我会认”用来进行巩固生字,并适当进行拓展;“我会读”进一步发现和巩固这种汉字的构字特点。
我会认。
1、出示多媒
第4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主备人:赵晓萍
审核人:李慧珍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教学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
第5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
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
第6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课前了解]
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今译] 千山万壑之中,都是参天的大树,到处响起了杜鹃的啼鸣。(“万壑”与“千山”为互文的修辞方法:千山万壑中到处是大树和飞鸣的杜鹃,并非万壑中只有大树、千山中只有杜鹃的意思。)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妙句之妙)———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水田上空,白鹭飞舞,夏日密林,黄鹂唱和。
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潇潇雨中,不见村落,先闻鸡鸣。由鸡鸣而抬头望去,见一两户人家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小溪夹岸皆翠竹,窄窄板桥连着一线山路。山村远离尘嚣,偏远幽静。几声鸡鸣给山村带来了生气,让人感到一种和平、宁静、安逸的生活氛围。
几声鸡鸣,一二人家,竿竿翠竹而非合抱古树,潺潺小溪而非滔滔大河,窄窄板桥而非通衢石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