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重游故地响水洞散文
重游故地响水洞散文
三十七年了,朋友告诉我,想要旧地重游响水洞就快去,如果去晚了,等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就会面目全非,再也见不到了。我们一行人开车到了虾子沟村后,大家下车走在通往响水箐的山路中,早晨的阳光隔了树缝洒下来,唤醒沉睡的大地,点燃了草地绿茵,让我们的周末多么快意地出发。林中空地,草坡如毯,林木静立,阳光大片大片地映照下来,空气中尽是草叶的芬芳,清脆的鸟鸣在远近之间。
翻过虾子沟村后的小山,举目四望,龙海山巍峨耸立,横衡西面,路旁的庄稼地里的玉米都变枯黄叶了。密林草丛中淋漓的露水,满地干枯的苞谷秆,提醒着晚秋的节气。
虾子沟原来只有几家散散的人家、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炊烟袅袅的村落,周边青松密密,把农家小院隐藏在绿色森林中,狗的吠叫格外响亮。回眸间的村头,核桃村到双箐口的乡道从村东经过,农家新建的房屋小院中,几袋收获的苞米,随意安放着,衬了小屋,平房,伫立的楼,好一个静谧的所在。对乡村生活熟稔的记忆,连着我飘漾不定的情思,在那样的遐想中停留了一会儿,好一会儿。
村庄,田野,庄稼,远山,过了虾子沟村的一路行走,莫不有浓浓的秋意。而村民在村外田野间的劳作,那种日出而作的场景,遍布山间田野。
迎面一位大叔赶着牛车吱吱作响的拉满一车玉米秸慢慢走来,很吃力地爬行在松林旁边之字形的坡道上,这位大叔把我们当成自己的朋友,热心地为我们指点道路,去响水洞,翻过哪座山梁,要走哪边的草间小道,在哪个路口下沟底,然后拐弯,就能听到水声潺潺流淌了,山谷的风吹过高坡,三五个妇女背着背篓正在干枯的苞谷地里忙碌,掰下干苞谷,随手丢在背篓里。她们讲话的乡音,被风吹往那边去了,听不真切。
行走间,一片平坦的更广大的苞谷地里,又是另一番情形,七八个妇女,砍倒了那些干枯的苞米秸秆,顺手大捆大捆地抱往地边上装车,应该是运往家里。这秸秆做牲畜饲料,或做柴火燃料,物尽其用。栽种一季,颗粒归仓嘛。秋天里的劳动,原来都是收获的样子。
更有一坡一沟的山地,它们的轮廓就是山坡或山峦的样子,随行开地,遍种玉米,秋季成熟,等待收获,好壮观的山形,好丰美的曲线。但那又是多么艰辛的劳作,多么繁重的栽种与收获。
一路行来,都有好心人的指路,向左往下,一段曲折的山路之后,我们下到了谷底。前行者已经在连声惊呼,“好漂亮的景色!”
响水洞已经扑入眼中,但被一道铁门锁住了入口,原来潺潺溪流蜿蜒而下,贴着地面是绿油油的嫩草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一条引水的水管,过去的'响水箐因为水流湍急,哗哗的水声潺潺,传的很远。
“來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在赶车大叔带领下,气喘吁吁地赶过来。赶车大叔告诉我们,铁门锁的钥匙就在他手里。
进入响水洞,我感到很吃惊,原来浸满洞中的大水没有了,但是还有一股山泉沿着洞中的水沟流出洞中,洞口下面的田野中已经被溪水浸满,水草丰美的把田变成沼泽,行人可能望上一眼,边上走过。景深处山坡上,松树三五棵为一簇,加上旁边陪衬的是更高的几株树木,一两丛灌木,往后山上延伸,把这一溜苍翠连接上更加茂密的山体,那是更加茂盛的山林的背景了。
山坡往下,溪流曲折,恰恰是最为美好的弧线和向度,清冽水流欢快而下,甚至听不到响声;溪岸遍生杂树花草,一路自然的装饰;是谁不经意间横溪搭上两根木条,算是借过的木桥,那也是野趣顿生,意趣盎然。随便站在那个角度,不论你摆拍什么姿势,都是一帧春天的美丽画卷。离开响水洞,我想到一句话:山有多高,水有多深。
第2篇:重游故地诗歌
重游故地诗歌
南望山啊!依然还是三十年前的模样
东湖水啊!确定还是1986年的水么
山林兴许还是以前的山林
磨山却不像从前的磨山
鸟儿也应该不会是先前的鸟儿
我们努力顽强的活着
站岗的哨兵面孔陌生而稚气
像当初的我们
阅兵训练场上纠纠正步踏出我们无悔的青春
找点路上的奔跑如飞的矫健是我们服役的写照
载波操作室的烙铁和松香
是今生无法忘记的味道
见证过我们成长的香樟树
变得高大又粗壮
记忆中的红楼也穿上了时代的华衣
隔壁班的几个女兵
不胜夏风和醇酒的娇羞
陶醉在故居的窗外
回忆青春的风采
湖涛啊!可曾想起我们一起堤岸上的晨跑
林风啊!可曾忆起我们挥汗如雨的情态
松针啊!可曾记住我们无数次梦中的呢喃
操场啊!已寻不回我们的'足迹,洒下的汗滴
漫步在东湖东路翠绿浓郁的湖风里
奔驰在柳枝轻抚的水浪拍击声中
好想来一场当年冲洗过我们汗渍的大雨
心灵与垂柳岸飞翔的蜻蜓和游鱼一起玩耍
经历过无数次轮回的小草,灌木,白鹭和昆虫
可能已经忘记了许多许多,云和雾,星和月
教学楼里的灯光也曾把我们对女兵的爱情照亮
柳风和湖堤!可曾想起当年一次没有成功的幽会
昨天,青涩,蓬勃飞扬,你和我远在它方
今天,匆匆,疲惫沧桑,我和你相聚湖畔
明天,茫茫人海,东西南北,兄弟姐妹有缘一场
而,那过去了的,已变成亲切的怀想!
第3篇:重游儿时故地有感
重游儿时故地有感
儿时的故乡似一个小小的盆地被青山环抱,是我成长的摇篮。这里生活着九户土家山里人,每家的吊脚楼典雅、别致,使这里自成一体。
九户人家依山而坐,分布在河两边。河的源头在山的深处,清澈的泉水奔流直下。天然形成的河宽窄适当、深浅适宜养育着这方儿女。每家的女儿都出落的标致灵秀,每家的小伙都健壮勇猛。河边大块大块的青石岩不但是儿时玩耍的地方,也是姑娘们洗刷衣被的绝佳场所。河中的小鱼会不时的蹦出水面与姑娘嬉戏。臭美的我会久久地凝视水中自己的倒影。河水象一面铜镜,我会不但摆弄头发。河水甘甜无丝毫杂质、冬暖夏凉。悠悠泉水最终不知流向何处
故乡最美的时候是春天。对门山上的杜鹃花漫山遍野,红的、粉的争相斗艳。如选美的佳丽千姿百态、各展风骚;而左边是我到现在也叫不出名的一种树,树上的花象喇叭,四五个成一朵
第4篇:重游故地的作文
重游故地的作文
马上就要开学了,带着许多依恋与不舍,我和我3个好友,在一起重游了我们的故地--学校。
想起小时候,那时还很幼稚,一想起要上学,就哭着,闹着,不肯去,家长只好给孩子一些零食,我们小小的心里,尽感觉这是一种满足。直到上二年级的时候才懂的好好学习,不过,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又迷恋各种各样的装饰品,整天想着怎样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再上五六年级的时候,老师说的一些道理,我们明白了许多才肯好好学习。
现在看着那些比我们小的同学,我觉得他们好像小时候的我们,依然那么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我们又去了别班的教室,看见依然认真工作的老师,我心里感触甚深,多么勤劳的老师,突然,我看见老师们正在给学生发新书,看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样子,我想也许我们小时候就是那么个样子吧!在走过一间教室,我看见我们的老师正在批
第5篇:雅兴重游故地——双龙湖作文
雅兴重游故地——双龙湖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雅兴重游故地——双龙湖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姹紫嫣红,柳絮飘扬的季节。
雅兴重游故地——双龙湖。
龙湖环境很好,干净。
宽阔的主干道面旁,栽满了银杏,樱花,黄馨、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玉兰、榆叶梅、白鹃梅、棣棠、紫叶李、丁香。。。。。。等等。
此时的垂柳,青翠婀娜,如同少女飘逸的秀发,在缕缕微风中摇摆飞扬。
沿湖,亦有亭台楼阁,古香古色,是文人雅士的去处。
在亭中小歇,也别有一番情趣。
沿着花丛柳荫下的幽幽小径,静静的漫步在湖边,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吸收着清新的空气,边欣赏美景,边聆听鸟鸣,是一种神秘而缥缈的意境。
这种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