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12 07:05: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

拼音:fāng

部首:方

部首笔画:4

总笔画:4

笔顺:捺横折撇

【详细释义】

fāng

①<名>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经·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②<名>方形,与“圆”相对。《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颈。”

③<形>正直。《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

④<名>方向;方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

⑤<名>区域;地方。《<论语>六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⑥<名>方圆;周围。《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⑦<动>比拟;相比。《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

⑧<名>方法;计策。《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⑨<道理;礼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方也。”?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⑩<名>药方;单方。《林黛玉进贾府》:“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⑾<介>当;在。《伶官传序》:“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⑿<副>才;刚刚。《雁荡山》:“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⒀<副>正;正在。《荆轲刺秦王》:“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⒁<副>将要;就要。?涉汇》:“吾方高驰而不欧。”

⒂<动>纵横;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之地方千里。”

【方技】指医、卜、星、相之术.

【方士】方术之士,指古代从事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

【方夏】中国。

【方舆】1.指地,古代以为天圆地方,又有天为盖。2.指天下。

第2篇:文言文中是的用法

文言文中是的用法

1 用作指代词,例如:

(1)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我的祖父死在这件事上,我的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

(2) 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所在的地方都这样。

(3)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孙子兵法·势》)

——落下去又重新开始,太阳和月亮就是这样。

2 后来发展为系动词,如:

(1) 问今是何世。(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年代。

(2)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不知道木兰原来还是个姑娘。

“是”的用法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3单独作谓语时,除了本身的指代作用,还兼有“对”“是这样”“这样是对的”等动词的味道。如:

“是鲁孔丘与?”曰;“是也。”(《论语·微子》)

——那个人是鲁国的孔丘吗?

——对,就是这个人。

4 与宾语提前有关,如: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

——将要灭掉虢,还对虞有什么爱惜呢!

将虢是灭”即“将灭虢”的倒装,“虢”作宾语提前了,“是 ”成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这种用法有个特别的固定结构“唯(惟)……是……”“唯(惟)……之”,:如: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率领**前来,就是为了找敌人打仗!

现代成语中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仍是这种用法。

5 形容词,正确。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感到现在是正确的',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

6 动词,以……为是,认为……正确。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

——以自己为是,以别人为非,这是世人的通病。

7 复合词,是故,是以,因此,所以的意思。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第3篇: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合集7篇)由网友 “青见不甜”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文言文中省略句用法

文言文中省略句用法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