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字如锡,昌邑人》原文及译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11 07:04: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王复,字如锡,昌邑人》原文及译文

《王复,字如锡,昌邑人》原文及译文

王复,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复与焉成祖入京师复迎附李景隆指复奸党复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已,督安南军饷。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复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复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

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复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复数裁抑之。骐诬复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复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宣德七年,帝改复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复始。隆用复言,政肃民安。正统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成化初,赠谥忠宣。复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复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复与焉/成祖入京师/复迎附/李景隆指复奸党/复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B.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复与焉/成祖入京师/复迎附李景隆/指复/奸党复曰/臣固应/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C.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复与焉/成祖入京师/复迎附/李景隆指复/奸党复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D.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复与焉/成祖入京师/复迎附/李景隆指复奸党/复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编氓籍,定赋税 氓籍:户籍

B.上下帖然 帖然:服帖

C.甄其贤者与共事 共事:共同做事

D.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 参赞:参与辅助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复经历六朝,颇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级提拔他;成祖虽把他列入奸党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时,他开起了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的先河。

B.王复为政有方,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因事制宜,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帝的恩德和旨意。

C.王复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他对被贬到交阯的官员加以拯救和周济,并且和他们共事。而对侍宠欺压百姓的马骐,王复则多次压制他。

D.王复为官清廉,不事家产。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家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罢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复随事制宜,咸有条理。(5分)

(2)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5分)

参考答案

4.D

5.B(安定的样子)

6.C.(不是所有的被贬官员,而是“以细故”和“贤者”。)

7.(1)当时边远之地刚刚平定,战火还未平息,事务繁重,王复根据需要制定相宜的政策,都很有条理。(“定”“军旅”“繁剧”“宜”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他自己的日常供养非常俭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而已。(“约”“妻子”“周”“匮乏”,各1分,语句通畅1分。)

参考译文:

王复,字如锡,昌邑人。洪武年间,由太学生历任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认为他很奇异,把他越级升为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期,他深受倚重和信任。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王复是其中之一。成祖入京师后,王复迎接并归附。李景隆指出王复是奸党,王复说:“臣本应该死,只是被视为奸党,臣心中不服。”皇上放置不追问,给他恢复了官职。不久,督运安南军饷。安南平定后,在那里设置郡县,命王复以尚书身份掌管布政、按察两司的事务。当时边远之地刚刚平定,战火还未平息,事务繁重,王复根据需要制定相宜的政策,都很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考虑。”他又请求说:“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设立卫所,安置驿站,以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积累食盐,让商人输运粮食到交趾,充实军粮储备。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就给他们公田。”他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应该让广东由海运二十万石去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百官,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布晓谕皇帝的恩德和旨意。告诫下属官吏对百姓不要骚扰,一切用清静无为的方式治理当地,上下安定。

当时群臣中因犯小过被贬到交趾的很多,王复都加以救助和周济,区分出贤明的人与自己共同做事。因此贬谪者有归家之感。镇守的宦官马骐恃恩宠欺辱百姓,王复多次制裁、抑制他。马骐诬陷王复怀有二心。皇上察出这并不真实,不过问。仁宗即位后,王复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王复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回时,交趾人民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呼号哭泣不忍分别。宣德七年(1432),皇上让王复到南京任官。第二年王复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后,加封他为少保,参与辅助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的机要事务。留都的文臣参预机要事务,就是从王复开始的。李隆采纳王复的意见,政局宁肃,百姓安定。正统五年(1440)正月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成化初年,赠谥号忠宣。王复丰姿修整,不苟言笑。历事六朝,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恕,向使人信服。他当官不为赫赫之名,对待微小的事情无不小心谨慎,为国忧劳忘记家事,年老更加忠诚。他自己的日常供养非常俭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待宾客和周济贫困而已。当初,成祖写下十位大臣的名字,命解缙品评,(解缙)只对王复评价说:“持心平易正直,为人的确有操守。”没有丝毫贬抑他。

第2篇:“黄福,字如锡,昌邑人”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未几,拜工部尚书。永乐三年,陈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书。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已,复职,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阯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阯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能靖。仁宗崩,督献陵工。

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于是编氓籍, 定赋税, 氓籍:户籍

B. 上下帖然 帖然:安定的样子

C. 甄其贤者与共事 共事:共同生活

D. 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 参赞:参与辅助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B.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C.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D.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福经历六朝,颇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级提拔他;成祖虽把他列入奸党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时,他开起了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的先河。

B. 黄福为政有方,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因事制宜,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帝的'恩德和旨意。

C. 黄福为官清廉, 不事家产。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家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罢了。

D. 黄福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他对被贬到交阯的官员加以拯救和周济,并且和他们共事。而对侍宠欺压百姓的马骐,黄福则多次压制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5分)

(2)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5分)

参考答案

4. C(共事:共同做事)

5.C

6.D(不是所有的被贬官员,而是“以细故”和“贤者”。)

7.(1)当时边远之地刚刚平定,战火还未平息,事务繁重,黄福根据需要制定相宜的政策,都很有条理。(“定”“军旅”“繁剧”“宜”“咸”各1分。)

(2)他自己的日常供养非常俭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而已。(“约”“妻子”“周”“匮乏”,各1分,语句通畅1分。)

二: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于是编氓籍 氓:百姓

B.臣固应死 固:确实、实在

C.军旅未息,庶务繁剧 庶:众多、各种、多种

D.素孚于人 孚:信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 意北亦尚以口舌动也

B.公正廉恕,素孚于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公为我献之

D.忧国忘家,老而弥笃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福才干深受各位皇帝倚重。明太祖破格提拔他为工部右侍郎,建文帝时深受重用。索然名列成祖奸党名单,但是成祖没有听信李景隆指摘,恢复了他的官职。

B.黄福做事符合实际,都很有条理,上书请求减轻赋税,兴办学校,置办官师,鼓励交通运输,抚慰父老,禁止官吏扰民,因此上下都很顺从服气。

C.黄福在交阯为官不畏豪强,多次抑制马骐仗着自己受宠爱就虐待民众的行为,曾经遭到马骐的诬陷,离开交阯的时候,民众哭泣不舍,

D.黄福很有个人修养,他注重仪容,公正廉洁,宽恕他人,被人们信任。做官不为名利,做事情严谨细致,非常节俭,只给妻子和孩子提供衣食,俸禄都用来招待了宾客。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3分)

(2)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能靖。(4分)

参考答案:

16.B(表让步,本来)

17. B(A,因为/凭借;B被;C当做看做/替,给;D递进/承接)

18. D(俸禄不是都用来招待了宾客,而是用来接待宾客和周济了缺衣少食的人。)

19. “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3分。断错<含错漏多>1-2处扣1分,3-4处扣2分,5处起扣完,扣完为止)

20.(1)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谕圣上德治之意,告诫下属官吏不要苛刻、侵扰人民。(2)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

(7分,第⑴句3分,第⑵句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翻译: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曾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很赏识他,把他越级升为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期,他深受信任和倚重。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黄福是其中之一。成祖入京师后,黄福迎接并归附。李景隆指责黄福是奸党,黄福说:“臣固然应该死,但被看为奸党,则臣心中不服。”皇上置之不问,给他恢复了官职。不久,他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三年(公元1406年),陈瑛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他被改为北京行部的尚书。第二年因事获罪,被逮捕并被关押到牢狱中,被贬谪充当为事官。不久,他得以官复原职,督运安南军饷。

安南平定后,在那个地方设置郡县,皇帝命黄福以尚书衔掌管交趾布政司、按察司的事务。当时边远的地方刚刚平定,军队尚未歇息,事务多而繁杂,黄福因事制宜,处理地都很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方面考虑。”他又请求道:“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请设立卫所和驿站,以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给予商人们运销食盐的权利,再让商人输运粮食到交趾,通过这样来充实军粮储备。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则以公田的产出补足。”他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去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驻军,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谕圣上德治之意,告诫下属官吏不要苛刻、侵扰人民。一切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因为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情被贬谪到交阯的有很多,黄福(对他们)都加以拯救和抚恤,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的感觉。镇守宦官马骐依仗受宠侵害百姓,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有谋反异志。皇上觉察出这并不真实,不追究。仁宗即位后,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回来时,交趾人民搀扶着他一路相送,哭号泣涕不忍分别。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仁宗逝世后,他总督献陵工程。

黄福有丰姿,身材修长仪表整洁,不苟言笑。历经六朝事务,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洁宽恕,一向得到他人的信任。他当官不图赫赫之名,办事无论大小都很谨慎。忧国忘家,越老越坚定。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而已。当初,成祖写下十位大臣命解缙品评,解缙只对黄福写下这样的评语:“秉性率直,为人确实有原则有操守”,没有丝毫贬抑他。

第3篇:马周字宾王原文及译文

马周字宾王原文及译文

导语:马周(601年-648年),清河茌平(今山东茌平县茌平镇)人,唐太宗时期宰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周字宾王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 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王复,字如锡,昌邑人》原文及译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复,字如锡,昌邑人》原文及译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