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10 07:03: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乌鸦喝水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石、办、法”3个字。

2.能流利朗读课文,感知文中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石、办、法”3个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装有水的瓶子和小石子。

【教与学的过程】

一、 导入。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颜老师带领大家去学习一个故事好吗?首先请出今天故事的主角。

1、(课件出示乌鸦图片)赶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2、乌鸦一身黑黑的,外表不怎么华丽,但它很聪明。

3、师板书“乌鸦”,生跟着老师书空写。

4.师:小朋友,你是怎么记住“乌鸦”这两个字的?出现“乌”“鸟”两字的象形字,相机比较“乌”、“鸟”两字的区别;认识鸟字旁,还能想到哪些字也带有鸟字旁?“鸦”、“鸭”的区别在哪里?了解带有鸟字旁的字与动物有关。让学生说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孩子们看大屏,听老师细细讲来。

1.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配上相应的动画。)

2.故事中的乌鸦在干什么呢?

3.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对,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名字就叫乌鸦喝水,请同学们齐读两遍)

过渡: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随机出示“口渴”和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瞧瞧,句中加点的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4、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

师: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多像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分清楚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口渴需要水,有口才能喝。所以,我们可以用看偏旁,想办法来记忆它们。

5、再读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突出“到处”,体会乌鸦口渴难受,找水辛苦。(指导语言:谁能把这只口渴的小乌鸦,到处找水喝通过读表现出来。)

6.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乌鸦喝到水没有?(注意碰到生字宝宝就要请拼音姐姐帮忙,读准字音。把文中其他不认识的字也标注出来。)勾画文中带有“喝”字的三个词。

三、多种方法识字。

1.集中识字。

⑴课件出示生字,看谁最聪明,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叫出来。

⑵小组或同桌交流记忆这些字的好办法。

(3)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识字。

①比较法识字:“石”与“右”,“为”与“办”。

②猜谜语识字:出示谜语:水车千斤重。层层瓦片并一起。请学生猜谜语。

③对话识字:“为”对“办”说:“兄弟,几天不见,怎么拄上双拐了。“鸟”会对“乌”说什么呢?“右”会对“石”说什么呢?

④理解词语说句子。文中哪个词语和“渐渐”的意思差不多?用“渐渐”说一句话。

(4)去掉拼音读石头样式的词卡。

⑸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和同桌交流交流。

四、巩固识字

1.游戏巩固。

⑴猜字举卡片。击锣鼓送生字,请同学上台当鼓声一停,就开火车读手中的生字。

⑵踩地雷巩固识字。

⑶(今天,孩子们识字表现得真不错,老师编了一首儿歌送给大家)儿歌识字:乌鸦乌鸦真聪明,开大脑想办法。

一个一个石子放,喝着水了不口渴。

2.读文巩固。

(1)把生字宝宝送到句子中读。(都对一句,奖励一颗星)

①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②瓶子里水不多,乌鸦喝不着。

③乌鸦看见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④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指名分段接读全文,再齐读。(注意:不要加字、减字、也不要读错字)

五、识写结合,巩固识字

1.出示“石”“办”“法”三个字,认读后组词。

2.你觉得写这三个字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自由观察)“石”不能出头,“办”左右的点不一样;“法”左窄右宽。

3.电脑出示书写笔顺。

4.老师范写“办”,再强调笔顺,学生书空。

5.提醒写字姿势,检查姿势后全班描红练写,师指导。

6.实物投影学生写的字,评议。

7.学生根据评议再写。播放轻音乐。

六、回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方法认识了不少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只怎样的小乌鸦?说到聪明老师想起来了,据科学家的最新调查表明,乌鸦已经被评为所有鸟类中最聪明的了。课下就去搜集一些关于乌鸦的故事和资料!也可以思考思考课后黄泡泡里的问题。(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

第2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的教案

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的教案

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的教案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长期以来就是小学低段语文的必选篇目,很适合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于瓶口太小,喝不到水。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把瓶子周围的小石子往瓶里装,水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课文内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掌握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水的过程。

4、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掌握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水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想象乌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喝到水以及“喝”和“渴”的`区分。

教学准备:实验用的瓶子、水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和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乌鸦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乌鸦

有认识这两个字的好办法吗?

2、你听过或看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在你的心目中,乌鸦是一只怎样的鸟?

3、板书:乌鸦喝水,谁认识“喝”字?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4、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自读,小组合作读

1、自己读课文,认识生字。

2、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提示:“渴”与“喝”可以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区别。

三、检查:游戏巩固字词,读通课文

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

2、谁能用生字组更多的词语,上来教大家。

3、在小组学习中,你们发现了哪些识字的巧办法?

提示:编谜语、顺口溜、想偏旁、加减笔画等。

4、会读课文了吗?谁愿意读?

四、边读边思,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呢?

1、谁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看看插图,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吗?是哪句话告诉我们的?把它勾出来。“怎么办呢”说明什么?

2、谁把第二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乌鸦的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见到小石子就能想出办法?“几颗小石子”行吗?“石块”行吗?

3、谁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⑴、乌鸦想了个什么办法呢?是哪句话告诉我们的?把它勾出来。

⑵、结果怎样?请小朋友一起读出来。

4、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动手乐园

我们来当一当小乌鸦,试试看,能不能喝到水。

要求:一边实验,一边仔细观察,还要小声的说一说发现什么了。

六、说说想想读读,理解重点段落和词语

1、实验时,你们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你认为乌鸦能喝到水吗?

2、出示课文第三段。

⑴、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些词语?一边读一边强调。

⑵、擦掉“一个一个”、“渐渐”。去掉这两个词,可以吗?为什么?

⑶、谁能用动作表示“渐渐”的意思?“渐渐”可以换成什么词?

⑷、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渐渐——。

七、深入思考,帮小乌鸦再想办法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你想怎样把它夸?

2、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能比小乌鸦聪明。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又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看看能想出多少种办法。

点拨:如果有……,乌鸦就……;如果遇见……,乌鸦就……。

八、教学效果测评

1、读一读,说一说。

2、自由轻声读,分清“喝”和“渴”,不认识的字向别人请教。再试着加快速度,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九、拓展性学习

小声读一读短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再评一评乌鸦喝水的办法好不好,读了以后你想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做动作表示词语意思:“喝”、“渴”、“渐渐”,拿出瓶子、小石子、指指脑袋表示“办法”等。

2、拿出自己做的乌鸦头饰,同桌说说乌鸦长得什么样?他为什么喝不到瓶子里的水?

二、表演:人人变作乌鸦,逐句体会

1、这个故事有趣吗?想表演一下吗?

2、汇报表演,相机指导:

⑴、乌鸦口渴了,心里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该怎样读好这一句?

⑵、找到水时心里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⑶、为什么渴不着水?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⑷、乌鸦渴不着水,心里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⑸、乌鸦的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⑹、乌鸦是怎么做的?

⑺、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这时,它的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会说什么话?

三、读读背背:谁读得好,谁背得快

1、表演得真好。把课文连起来读读,看看读得怎么样。

2、请自认为读得好的小朋友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3、小乌鸦现在遇到一道难题: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很快地背下来?同桌商量一下。

4、背给同桌听。

四、写字

1、今天会哪几个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谁当小老师,教教这些字怎样记?

3、提示容易错的地方。

4、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5、希望老师教一教哪个字?

示范:找、可

6、巡视、指导,表扬姿势端正、写字漂亮的学生。

五、教学效果测评

轻声读音节,看看连成什么词,再写下来。

六、拓展学习

轻声读故事,想想小鸡遇到了什么困难。想想小河周围可能有什么?小鸡可能会遇到谁?你能帮它想多少种办法呢?

七、作业

1.抄写字词。

2.回家把本课的故事表演给家长看。(自选)

板书: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见石子,想办法……

扔石子,水升高——喝着啦!

第3篇:一年级下册语文 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渐渐”的意思,会用“渐渐”说句子。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字词的认读。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什么鸟?(出示图片)乌鸦看上去是又黑又丑,可是,它却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乌鸦反哺”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要孝敬老人,懂得感恩的道理。今天我们课文中的这只小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呢?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质疑)

3、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学探究

(一)、出示导学提纲一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有趣的动画片,大家想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诵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长颈瓶、小石子、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漂亮吗?乌鸦虽然没有华丽的羽毛,但是它很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来了解了解乌鸦,来和它交个朋友呢?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笔画出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

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体会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同学们,你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案

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第二时教案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并背诵文。

2、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学会书写“法”、“终”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并背诵文。

2、学会书写“法”、“终”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我们初学了《乌鸦喝水》一,和小乌鸦见了面,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

出示:乌鸦站在树枝上,嘴里衔着词语卡片,学生读对一个,往下掉一个,你会认吗?(乌鸦、口渴、喝水、看见、瓶子、办法、终于、叼起、渐渐)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图画:乌鸦四处找水。

图上画了什么?乌鸦在干什么?指名回答。(你观察得真仔细呀!)

2、多媒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