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形容读书多的词语
形容读书多的词语
读书,能够让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了解更多平常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形容读书多的词语,欢迎阅读!
1、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2、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1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15、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6、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0、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1、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3、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4、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5、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6、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27、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9、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31、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32、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33、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34、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6、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37、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38、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39、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40、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41、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42、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3、枕籍经史: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44、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4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46、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47、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48、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49、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0、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第2篇:形容读书多的四字词语
形容读书多的四字词语
读书,能够让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了解更多平常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形容读书多的四字词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形容读书多的四字词语:
学富五车、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书读五车、书富五车、书通二酉、读书破万卷
博古通今、汗牛充栋、知识渊博、多文为富、通儒硕学、秉笔直书、闭户读书、不刊之书
博览群书、闭门读书、白面书郎、白面书生、伴食中书、刺股读书、咄咄书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丹书白马、掉书袋、读书得间、读书君子、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读书三余、丹书铁契、丹书铁券、大书特书、读书种子、奋笔疾书
奋笔直书、废书而叹、燔书阬儒、焚书坑儒、燔书坑儒、飞书走檄、黄耳传书
狐鸣鱼书、黄麻紫书、洪乔捎书、衡石程书、衡石量书、据鞍读书、家书抵万金
借书留真、尽信书不如无书、寄雁传书、临池学书、立地书橱、立地书厨、两脚书橱
目不识书、目不知书、牛角挂书、牛角书生、囊萤照书、飘零书剑、曝书见竹
磬笔难书、骑牛读汉书、琴棋书画、弃书捐剑、磬竹难书、罄竹难书、然荻读书
史不绝书、书不尽言、书不尽意、手不释书、书不释手、胜读十年书、世代书香
书读五车、书画卯酉、书空咄咄、识礼知书、十年读书、书囊无底、书缺有间
诗书发冢、书声琅琅、书声朗朗、四书五经、书生之见、书通二酉、书同文,车同轨
书香门第、书香门户、书香人家、书香世家、三余读书、识字知书、徒读父书
摊书傲百城、通书达礼、摊书拥百城、无巧不成书、文弱书生、悬石程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乡书难寄、学书学剑、殷浩书空、燕颔书生、有脚书橱
有脚书厨、一介书生、博采众长、博采众议、博大精深、博而不精、博而寡要
博古通今、博览古今、博览群书、博览五车、博洽多闻、博识多通、博硕肥腯
博施济众、博士买驴、博通经籍、博闻辩言、博闻多识、博物多闻、博物君子
博闻强记、博物洽闻、博闻强识、博闻强志、博文约礼、博学多才、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褒衣博带、博弈犹贤、沈博绝丽、沉博绝丽、地大物博、峨冠博带
繁征博引、高冠博带、兼览博照、兼收博采、米盐博辩、旁求博考、旁收博采
旁搜博采、旁征博引、洽博多闻、强记博闻、强识博闻、仁言利博、瘦羊博士
通古博今、通今博古、汪洋浩博、学识渊博、由博返约、远溯博索
关于读书的句子
1、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2、在科学著作中,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
3、有创见的书籍传播在黑暗的时代里,有如太阳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是凭着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
4、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想摆脱令人烦恼的胡思乱想,不妨去求助于书本。书本总和蔼可亲地欢迎你。
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6、愚昧使人落后,知识使人前进。
7、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9、对于善于读书的人,决不滥读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10、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11、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
12、无人阅读的书籍就好比是一块木头。
13、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
14、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5、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候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下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
16、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17、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可是,当你读书而思考得很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18、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多多益善。
1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0、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21、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好像沙上行走者的足迹: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但如果要知道他在路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24、中学时代读在那里的书卷,是一生到死也不会遗忘的基本知识。
2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26、应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读书当作一个任务那就收益甚微。
第3篇:形容多的词语
形容多的词语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多的词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形容多的词语1
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成百上千、成千上万、不计其数、不胜枚举、不可胜数、数不胜数、俯拾即是、恒河沙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书多:汗牛充栋
人多:水泄不通、坐无席地、挥汗如雨、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1、比比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比,处处;皆,全,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2、不计其数
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