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计划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9 07:09: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文化工作计划

2011年文化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文化工作发展思路,开拓创新,把我县文化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一、夯实基础,全面开展群文工作

1、以打造精品力作为重点,全面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做大做强现代民间绘画品牌,筹建现代民间绘画画院,返聘滕建国老师为画院院长,组织开展民间绘画创作培训;挖掘传统花灯戏资源,推陈出新,创作两台传统和现代花灯戏;开展全县性的“红歌会”歌咏比赛,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唱红歌,颂党恩。

2、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载体,努力构建文化服务网络。加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建设力度,建成电子阅览室,配齐支中心机房设备,开办网上图书馆。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载体,使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联网,把各级文化资源覆盖到23个乡镇和机关单位,为广大人们群众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3、以国家加大文化保护为契机,着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重点申报滕代远故居、满公祠和尧市乡小江村古民居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面推动全县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打造我县的现代民间绘画、端午盘瓠节和花灯戏三张文化名片,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我县文化品牌。

4、以服务群众为目的,努力营造和谐文化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和谐文化环境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免费开放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政策,实现我县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免费开放,开展各类文化服务项目;坚持送文化下乡,开展农村文化辅导,积极举办各类节庆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二、依法行政,5、以严格管理为手段,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联合综治、公安、教育、工商、消防、电信等部门,建立健全网络监控平台,全面推行二代身份证实名上网识别系统、“网乐潇湘”网络监控平台,用技术手段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实现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基本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同志为网络义务监督员,发动社会力量监控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第2篇:文化工作计划

“九五”期间,四方区文化事业在已经取得全国文化先进区的基础上,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大力繁荣社区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以及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都完成了“九五”规划所制定的目标,文化设施配套完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网络进一步健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十五”四方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五”期间,四方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总书记“xxxx”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进一步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群众文化活动为主线,以网络化管理和队伍建设为保证,以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繁荣、创新、提高为目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全面落实文化部提出的新世纪社会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建设的新思路、新标准、新要求。抓好群众文化三大板块,实施好文化事业发展三项工程,即:抓社区文化,抓广场文化,抓品牌文化。把争取社会效益与增强文化事业自身实力结合起来,全力开发街居文化网络工程,开发文化产业工程,开发人才资源潜力工程,最终实现文化事业管理效能上的飞跃,全区文化面貌上的飞跃,文化成果上的飞跃,努力把四方区文化事业向更高水平推进。

一、办好一会一节

充分利用现有糖球会举办形式,挖掘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以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每年糖球会是四方区既定的文化旅游项目,在以会养会,以会办会的前提下,突出展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重点弘扬时代主旋律。同时要解放思想考察市场,推出代表四方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逐年提高文化活动项目的档次和品位,不断扩大地区影响。

继续组织举办每年一届的群众艺术节,旨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把艺术节真正办成人民群众自己的节日。艺术节要以《海云潮》创作为基础,文化广场为舞台,自娱自乐为形式,展示提高为目的,调动驻区单位的积极性,给驻区厂企、部队、学校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展示企业文化的空间。要依靠社会力量办文化,尝试将艺术节推向市场,使公益文化和市场文化在互动关系中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两馆”建设

“十五”期间,四方文化馆,四方图书馆要大力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群众文化功能作用,发挥各自优势,改造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坚持公益导向,开展对外服务,充分发挥大文化的综合性。进一步发挥“两馆”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作用,逐步形成以“两馆”为中心的四方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大环境。“两馆”要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解决好文化系统内业务人员能进不能出的弊端,让干部队伍转起来,建立实行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定岗定责、量化管理机制,建立积极扶持和奖励专业人员搞好艺术创作签约和奖励机制,鼓励文化干部开拓进取运用经济手段运作文化活动奖励机制,争取在全国、省、市各艺术门类作品评选中,有更多作品入选。

文化馆要以争创国家一级馆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部门责任制,提高各部门培训、辅导、创作水平,促进文化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群众艺术团要定期开展活动,提高演出水平,增加活动内容,形成有一定规模、具有代表四方文化艺术水准的文艺团队。充分发挥业务干部专长,开设各艺术门类的学习班,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实行定期下基层制度,进行社区文化调研,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图书馆要巩固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努力按照国家一级馆的要求达到藏书标准。建立特色数据库和地方文献库,为我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在发挥阵地优势,以图书为主题,利用读书俱乐部、书社、读书节、艺术团体等形式开展活动,并紧紧靠近社区,深入学校、部队、厂企,搞好特色活动,并建立读书教育基地。组织举办图书讲座,鼓励家庭藏书,让读书爱书好风气蔚然成风,充分发挥青岛市图书馆分馆作用,形成地区馆藏特色,为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三、社区文化

“十五”期间,社区文化应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为基点,把文化网络进一步向街道居家委会、居民楼院以及家庭延伸,逐步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社区文化网络,重点下移,功能延伸,把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建设新型社区的文化网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㈠计划XX年,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全部达到“文化先进管区”标准。

㈡XX年重新修订文化先进管区标准,使创建工作向更高水准看齐。

㈢继续开展以居(家)委会为单位的“五个一文化工程”,XX年,全区“五个一文化工程达标率为100%。

㈣培育特色文化街居,评选优秀文化家庭,做到社区文化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有特色。

㈤依靠社区力量,社区文化社区办,加强社区横向联系,发挥驻区单位优势,摆脱社区文化单纯依靠政府财政的困局。

四、文化广场与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活动内容涵盖面广,观众参与面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在我区现有的海云、海琴、海伦、四方、海鹰、海燕、海风广场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我区文化广场的优势,搭建社区文化大舞台,在争创省优、市优文化广场活动中,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置。

争取资金立项重点改造两个文化广场,完善文化广场舞台,看台、更衣、配电功能,使其成为四方文化工作新亮点。同时也要形成布局合理的街道级、社区级文化广场,成为区域性文化标志。为解决东西文化设施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十五”期间,在东部(河西)建设一处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广场。

五、团队建设

“十五”期间,重点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㈠成立以文化馆业务干部为主体的“社区文化辅导队”,要求社区文化辅导队每周参加社区文化调研一次,协助文化站文化员制定街道文化发展规划,辅导街道文化骨干,指导组织街道文化活动。

㈡继续办好以文化馆牵头的群星艺术团,不断发现吸纳社区文艺人才,定期活动,定期培训。

㈢街道文化站大力培养社区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吸引广大文艺爱好者参加不同文艺形式的文艺团队,做到队伍落实,阵地落实,活动落实,各街道文化站必须拥有十支百人以上的文艺团队。

六、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培育精品文化活动,开展城区文化交流

“九五”期间,我区尝试组织举办了少儿自绘文化衫大赛,暑期少儿漫画大赛等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经验,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再精心组织1-2项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争取实现一项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扩大城区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四方区的知名度。

七、文化市场

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积极培育和发展四方区已经形成规模的各类文化市场,引导文化市场向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争取新建1-2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和1处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市场,学习文化市场管理法规,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加强执法培训和监督,提高执法水平,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监督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扫黄打非”行动,实行日常检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专业执法队伍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净化全区社会文化环境。

八、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开发文化资源,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十五”期间,文化干部要打破旧的体制,旧的观念的束缚,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的规律,学会用市场经济手段运作的方式,利用文化人的创意和品牌意识,策划由知名企业赞助的各项文化活动。

依靠社会力量兴建文化娱乐设施,加强驻区企事业单位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文化成果共享。

理顺业务建设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努力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方面文化经营活动,开发现有文化资源,拓宽文化产业渠道,充分发挥“两馆”业务专长,在争取社会效益的同时争取经济效益。

在总结过去五年四方文化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十五”规划,这是新世纪里的一条新的起跑线,我们将面对历史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我们一定会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目的,四方文化一定会更加繁荣。

第3篇:文化工作计划

文化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个企业都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和文化氛围,这是企业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没有统一或固定的操作模式,它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探索和总结。桑芭丝的企业文化建设也需要长期的,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近期工作目标及计划如下:

一、完善和规范现有宣传媒体,为企业文化建设疏通渠道。

1、广播系统的技术改进,改用电脑设备进行数字录音、音乐下载、播音合成等,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广播水平。

2、制定和启动日常广播计划,规范广播组稿、编辑、播音等作业流程。以提升广播的认知度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文化工作计划

2007年文化工作计划

在2006年一年的工作基础上,2007年,我文化站按照文体局文件精神的要求,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各项工作。现有计划如下:

一、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

在各村成立秧歌队,使农民群众在农闲时期有充分的娱乐空间。

二、开展办报宣传工作

在镇政府,每月举办一次宣传板报。内容包括计划生育,致富信息,先进事迹,防火,交通等等相关法律知识及镇里的中心工作等。为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政府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三、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为进一步开展我镇的生态建设,在主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到各村屯,开展宣传工作,宣传生态建设的要求以及标准,退耕还林的法律法规,使农民群众最大的了解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的意义。

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中,文化站认真开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文化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