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六单元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六单元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六单元
1、7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9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 或 3 × 4 = 12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和 相同加数的个数 相同加数 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11、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第3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③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
第4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公式:
(1)长方形:
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a+b)×2
长=周长÷2—宽字母公式:a=C÷2—b
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b=C÷2—a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
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
(3)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a=S÷h
高=面积÷底字母公式:h=S÷a
(4)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