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读后感700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8 07:08: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纪念白求恩》读后感700字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700字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700字篇一

记得小学学习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受到多少触动,除了要求背诵默写的最后一段,其他的内容在脑中早已模糊不清。如今重读一遍,感慨颇多。

以前看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词,总觉得是书本中的东西,是我用来应试的一个词语,从没想过要把它用到生活中去,或者说,它对于是有距离感的。可如今重读这一词,细细想来,它是如此的贴近生活。舍友中午要洗澡,帮她带份午餐,可以是它;数次排练,几经删改,只为能给化院新生呈现出一场完美的迎新晚会,可以是它……其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高大上,它真的是一个很普通、很寻常、很亲切的词汇,是一种只要你留心就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的行为。哪怕有一点无私心的帮助,无杂念的付出,甚至一瞬甘愿奉献的念想,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都是值得被肯定的,而这一点,我们要将它积累汇聚成河,这一瞬我们要将它延长直至永恒。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诚然很好,但我们无法事事时时都将它做到。古语有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试想一下,当你极度饥饿时,你发现了一个小面包,而另一个饥饿的人恰巧也发现了它,你不可能将救命的面包拱手让给别人,因为这样的后果是你会被饿死。可是假如你还不是很饿还可以再撑一会,你可能会将面包让给他人。也许,白求恩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理由,没有那么多利益的加加减减、逻辑判断。这或许是他能令人敬重、学习的原因吧。

除了白求恩在利己、利人上的选择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对职业技术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怪不得蓝翔技校,新东方厨师这样HOT。我们对于任何一门技术,只要决心学习了,就要认真对待它,要知道,它远远比金钱、爱情、友情来的可靠。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这门职业又不同与其他职业,它关系到一个生命是凋零还是继续,是残疾还是健康,它需要高超的职业技术做基础,同时它也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做保障。白求恩能做到技艺和道德兼有,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令人钦佩的。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700字篇二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伟大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这篇议论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文中写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大家学习他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抗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于第二年11月2日在河北唐县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把他国的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为了他国利益而牺牲。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国际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实在太可贵了,太感人了,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做得到的。读到这里,我觉得白求恩同志太伟大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党也要学习他这种国际主义的精神。

文章第二段用对比手法道出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别的同志对工作极不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漠不关心、麻林不仁、冷冷清清的。多么好的同志啊,不但对工作负责,对同志对人民也很热忱。我联想到社会上有些人,对工作很不负责,拖拖拉拉啊,和别人聊天啊,拈轻怕重啊,等等。对于自己有好处的同志就假装热惺惺。对于自己没有好处的同志就看见他都不高兴。那样的人一定要学学白求恩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我由这句话想到自己,我写作文写一遍就算了,就不再修改了。考试时取得了好成绩,就不想着要加倍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了。学习了这课后,我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在作文上、学习上做到精益求精。

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们长大后要像他那样对工作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让共产主义精神闪闪发光。

第2篇: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又一次地读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

在文章的开头,毛主席首先饱怀深情的怀念了白求恩同志光辉的一生,“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去年春上到延安,手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接下来,毛主席赞颂了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随后,毛主席将白求恩与某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同志与鄙薄技术工作的同志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重视技术,医术高超的国际主义战士形象,也对一些工作挑肥拣瘦,认为技术工作无出路的人以批评。最后,文章说道:“我们要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成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主席的这几句话,令我感受颇深。是啊,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正如俗语说:“做事先做人。”

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到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甘愿奉献到永远。但一味地讲求奉献是不够的,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也影响学生对他的看法。一个良好师德的教师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地提高,逐渐完善自我,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尊重与热爱,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另外,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只有这洋,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的需求,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完善自己。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具有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的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核心。敬业精神的关键是教师品行。教师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一个好的教师应能追求言传身教、铸造灵魂的崇高境界。既自然文明又举止优雅,时刻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一个楷模的形象。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敬业精神还体现在教师的忠诚上。忠诚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都会自动、自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都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始终坚持以一颗平常人的心态。默默地耕耘在三尺讲台,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敬业精神也表现在教师的恒心上。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敬重教育事业,就要潜心研究业务,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雄心,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底蕴。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象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党和国家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为此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其实,只要每个人都有像白求恩一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和谐社会的建成也将指日可待。其实,做一个高尚的人,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白求恩一样的人。

最后,让我们每个人都铭记这段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3篇:《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细细口味以后,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设若将“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这个词形容一个人,这个人当属白求恩。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满腔热忱。他为了救死扶伤,宵食旰衣,付出自己的全部。可以说,哪里有战争,有伤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手术台上,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依然镇定自若地为病人做手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更是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的后人学习的。在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毫不利已、专门为人”呢?即使做到了,那他只不过是做到“无私奉献”罢了,那么“毫不利已”呢?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世界上如此多的人,总有那么一些人是做到的,那么其他人呢?其他人是不是连“奉献”都不懂了呢?有的人说“人不为已、天诛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二零一七年六月,在张志刚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重温了纪念白求恩这边文章。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抗日战争,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中国。他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为中国的解放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七十八年已经过去,但他那种精神,那种力量,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橡六面对巨大困难的时候,他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抱怨工资低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坐下来想想我们为橡六做出多少贡献;当我们抱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公司所面临的更巨大的困难;当我们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能给公司带来多大收益。当我们的大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放弃小我,埋下头,默默的为集体做贡献;当我们公司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读有感

这篇文章写于1939年12月21日,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而作.整篇文章充满着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及深深的敬意,为以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去世感到深深的哀伤,同时,毛泽东还回顾了白求恩再世时为我们党所做的一些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并对白求恩的这种品质进行了升华,提出了我们要作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白求恩,全名是诺尔曼.白求恩,于1890生于加拿大的一个牧师家庭,他是一位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也是著名胸外科医师.他于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德意志法西斯匪徒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于1938年3月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纪念白求恩》一文简单记叙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高度评价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白求恩的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这些精神当中有一些与现代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不过其中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却值得现代人类的学习与支持。

今天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继续学习白求恩的这种精神,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重读老三篇,重读《纪念白求恩》,会有更现实的意义和更深刻的体会。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别人,自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篇1:《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几十年前,有这样一段话曾经被全中国的人倒背如流:“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有许多事情已经大大地改变,但它震聋发聩的感召力量却丝毫没有衰减。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似乎太大,太空,太深沉,似乎和我们平常实际琐碎的工作学习生活没有什么切实的关系。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我们的一生,不就是由这些实际琐碎的事情构成的吗?在生命开始的时候,“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计划、一个目标;而在一生结束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一个总结、一个评价。所以,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大,也不那么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仔细地想一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对生活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纪念白求恩》读后感7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念白求恩》读后感7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