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周易与人生智慧
周易与人生智慧
作为一个国君或将帅,能够在消息极为闭塞的情况下,能在不用一日便能了解情况,明白情敌,由于能及时了解情况,自然能早豫防之,如能这样,自然是贞正吉祥的。
一、解析
1. 解释阴、阳的含义
答:“——”、“—”。这两根线不同,前者是虚线,后者是实线。这两根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线其实是我国古代先民为表达他们对“天”“地”“人”的认识所发明出来的两个符号。 这两个符号古人给他们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做“爻”,“爻”者,交也,含有“交错”和“变化”这两重含义.。
那根虚线人们通常叫它“阴爻”,实线人们通常叫它“阳爻”,也就是说“——”“一”分别代表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所共有的两种属性,这就是:“阴”、“阳”。阳代表刚健、运动、积极,因代表柔顺、静止、消极。阳是主动的,阴是被动的。阳是主导的,阴是从属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按照其性质分为阴阳两类。“阴”“阳”是我们祖先从对天文、地理、人文的观察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两个带有根本属性的概念.。
天地万物无一个能够逸出阴阳之藩篱。天地万物莫不抱阴负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
《易》以道阴阳。——《庄子》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阳中有阴:顺境中暗藏危机。
阴中有阳:困境中包含机遇。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
2. 解释周、易的含义
答:周:《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汉 郑玄
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
——唐 陆德明
郑玄虽认为《周易》中的“周”是“周普无所备”的意思,但也认为《周易》是周朝人写的,他在《易赞》中说:“夏曰《连山》,阴曰《归藏》,周曰《周易》”讲周易就是周朝写的
《易经》的说法,就是因孔颖达的《正义》而来的
易:1.在危难中求生存的智慧。
2.阴阳变化为易。
3.运动变化无不果。
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参同契
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说文》引
“易”有三义:
不易,变易,简易。 ——郑玄
其他的一些说法:
有的说“易”像蜥蜴之形;
有的说“易”是古代筮官的官名;
也有的说“易”就是“变易”。
周易合起来的意思是:周到圆满的变化。
3.潜龙勿用:
答: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
∙ 开始阶段,有利的条件,容易导致冲动,昌进,因此爻辞告诫要“勿用”。
∙ 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潜心修炼,务实基础,这才是爻辞说的“潜龙”。
∙ 机遇总是向那些准备好了的人微笑。
∙ 成功=能力+机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 过早成功不是好事。
∙不要过早的.暴露自己,要积聚力量。
4.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答:乾卦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小成阶段,环境不利,缺乏机遇。“利见大人“就是重在寻找机遇。
∙ “见龙在田“,已由地下走到地上,小成,但仍旧是脆弱的。没有机遇不能蛮干。 ∙ 如何找到潜在机遇:低姿态。
∙ 要找到可以依靠的有知识,有权势的贵人。
5.履霜坚冰至:
答:坤卦 初六:履霜坚冰至
∙ 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 履霜坚冰,阴气开始凝结。顺数阴道,以导致“坚冰“。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事物的发展,通常总会有苗头。要察微而审慎客观地思考之,以求避免不堪,应对不虞。
6.君子以做事谋始:
答:讼挂 初六:君子以做事谋始
告诫人们做事一开始就要想到结果,要从事情的起端就止息事端,消聣芥蒂,防患于未然,免得自陷于争讼的泥沼中。
做任何事,要谨慎思考,三思而后行,筹谋,以止事端,防患于未然。
7.介于石,不终日,贞洁:
答:豫卦 六二: 介于石,不终日,贞洁
∙ 虞翻曰:与小畜道,应在五。终变成离,离为日,得位,欲四争复初,已得休之。故“不终日,贞洁“。
∙ 侯果曰:的为居中,柔顺正一,明豫动之可否,辩趣舍之权宜。假如坚石,不可以变,应时则改,不待终日。故曰豫之正吉。
∙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作为一个国君或将帅,能够在消息极为闭塞的情况下,能在不用一日便能了解情况,明白情敌,由于能及时了解情况,自然能早豫防之,如能这样,自然是贞正吉祥的。
8.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
答:遁卦 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
∙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 通达。小有利之占问。
∙ 《象辞》说: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不用以恶的方式对付小人,而是采取严厉的态度,挂冠悬芴,自甘退隐,远离小人。
∙ 山高退远,敬而远之。隐忍而退,要持中,不偏向哪一方。
二、从六十四卦中任选一卦,并分析解释其意义
— 乾卦:元亨利贞。
— 初九:潜龙勿用
— ∙ 开始阶段,有利的条件,容易导致冲动,昌进,因此爻辞告诫要“勿用”。 ∙ 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潜心修炼,务实基础,这才是爻辞说的“潜龙”。
∙ 机遇总是向那些准备好了的人微笑。
∙ 成功=能力+机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 过早成功不是好事。
∙不要过早的暴露自己,要积聚力量。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小成阶段,环境不利,缺乏机遇。“利见大人“就是重在寻找机遇。
∙ “见龙在田“,已由地下走到地上,小成,但仍旧是脆弱的。没有机遇不能蛮干。 ∙ 如何找到潜在机遇:低姿态。
∙ 要找到可以依靠的有知识,有权势的贵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易若厉,无咎。
∙ 变化阶段,有利的条件,容易导致冲动,昌进,因此爻辞告诫要谨慎。
∙ 已达到发展的临界点,谨慎才能完成飞跃。
∙ 企业大多败在这一时期。
∙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否九五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整合阶段,条件不利,“或跃在渊“就是具有潜龙的特点。
∙ 完成飞跃后第一任务还是潜心修炼,务实基础,因为企业已进入新层面,面临新环境和新问题。关键是新思维。
∙ “或跃在渊“也意味着,如果应对不善,会被重新打入深渊。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鼎盛阶段,有利的条件,无往而不利。
∙ 龙飞在天上,本身就是“大人“。
∙ 注意发展的极限才能做到持盈保泰。
上九:亢龙有悔。
∙ 终结阶段,条件不利,因为走向了发展的极限。
∙ 如何持盈保泰?或跃在渊。
∙不断开始人生新的周期。
乾卦蕴含的人生哲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牵挂卦象告诫人们要象天运行的那样,永不停息的努力前进,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应该以仁爱为本,才能为优秀人物;人的行为应该美好善良,才能够符合礼仪规范;博施财物给群众,才能够和谐美好善良。
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胸怀大志才会有大的发展,只有自强不息才会真正通达顺利,但一定要坚守正道、谦虚礼让、声场之运反而招致灾祸,,要懂得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一大自然规律。顺其自然,谨慎地适应变化,善用刚与柔的法则,掌握进退之要则,才能确保祥和和安全,才能通达,这才是胸怀大志者之要道。
第2篇:《〈周易〉与人生智慧》课程心得体会
《〈周易〉与人生智慧》课程心得体会
8月20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熙国先生作了《周易与人生智慧》专题报告。听了孙教授的讲解,我对《周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周易》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民族之魂,它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千百年来在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又是一部哲学著作,《周易》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处世方式之中。
我个人同意孙教授的观点:《周易》全书之理集中体现在乾卦和坤卦上,即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但是,整个世界是没有绝对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人、事、物都不可能呈现真正的全阴或全阳,都是阴与阳相互结合而成的。也就是说,整部书里的道理都是建立在这两卦相互合作又相互对抗的基础上的。乾卦代表天道的规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刚强的代表;坤卦代表地道的规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柔弱的代表。简单的说,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有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结合而成的,也就是常说的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但这两面不会是绝对的,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存在的,是无法分清的,人也是如此。《周易》这本书的性质,很多人将其看作是一本占卜之书,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非常多,北大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老先生就是这样认为的。对于算卦这一说法,也不能完全说《周易》没有这个功能,但在我看来,《周易》只是一种推理加预测的学问,更多的是一种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书里所展示的各种卦的表现形式。在个人看来,应该是在知道了人的前因之后,通过分析,看符合哪一卦所揭示的道理,再对照此卦来进行推理分析,得出事物以后的走向,进行预测;而算卦则是先拿一个卦来往事物身上套,也不问前因后果,随便就用各种方法得出来的卦进行解释,这明显是不负责任的;当然,易有多种解法,对于高手来说,不管你是得的是哪一卦,他都可以通过对细微的观察来知道大致,然后根据对易的理解来预测,而非局限于卦辞的说法。我同意孙教授的看法,《周易》是一部综合性的文化典籍,是我们祖先实践方式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我们祖先对世界的看法认知,它反映了西周时期古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周易》主要阐明的是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三大法则。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正所谓要“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适应这个不断在变的世界,要以平静的心态来应对各种变化。很多时候,突然而来的事情把一切都改变了,一切计划都被搅乱了,易经告诉我们,事情往往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西方谚语里也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所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人生成败,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去追求,安然等到结果的到来。
世间的变化不是乱变,有规律的变。学习易经就是要把握这种变化的有序和规律,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异曲同工。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是完全可以后天养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学、勤思,培养洞察大局的眼光。另外,还要主动地适变、应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能预测到所做的事情有没有远大的前途。若前途渺茫,就要主动生变,尽可能尽早地减少损失,完后去谋求另一番洞天。
通过周教师对《周易》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的将来指明了方向。
一要与人为善,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借力于社会环境和其他人,所以就要与人为善,努力地帮助别人,营造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要厚德载物,要用宽广的胸怀对待别人的失误与不足。要会协调和驾驭矛盾,工作学习中会产生矛盾。
三要耐得住寂寞,“初九,潜龙勿用”。如果时机不到,就要修养素养,静以待时,时机来临,举而用之。人生当中每一段积累都不会白费 ,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四要有恒心,“立心勿恒,凶。”现实世界错综复杂,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很容易迷失方向。我们必须平心静气地思考,规划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然后耐心地走下去。时机到来之前,我们要学会等待、耐心等待。等待是痛苦的,未来有着极大不确定性,是对信心、韧性、心智的极大考验。同时又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们要牢记所肩负的使命,应当把目光放得更远些,把自身发展想得更宽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些。用业绩来回报组织的培养,用才智来答谢领导的信任,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同时要居安思危、反骄破满,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努力推进跨越式科学发展。
第3篇:《周易》三大人生智慧
《周易》三大人生智慧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
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事简而意深”,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张居正对《周易》爱不释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并宣称“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周易》的人生智慧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自强不息”的人生之道
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取法是八卦创设、《周易》成书的基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天道运行图:“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继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