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阅读题附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8 07:0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古琴阅读题附答案

古琴阅读题附答案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至令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琴、棋、书、画“四艺” 中居于首位。

“琴” 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具有了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便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 。另外,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 “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 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凝固。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琴成为历代文人具备音乐修养及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也成为他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琴体,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 ,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琴的弦位较长,音量不大但余韵悠长,面板、底板浑厚且共鸣箱体积较小,特别是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这样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使共鸣体振动不充分且有传播阻碍,造成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音色特点。而这些特点,恰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中正平和” “温良敦厚” 及“虚静简淡” 的审美情趣相舍。可以说.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 尚“雅” 的审美情趣。

古琴的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大类型。散音,指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其特点是浑厚宏亮,共鸣性强,余音悠长。按音,指右手弹弦,左手指顺弦依微位按弦所发出的声音。按音没有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相时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也主要是由按音来表现的。泛音,为右手弹弦,左指对准徵位轻点琴弦.得音清亮空灵。泛音清脆、晶莹、纯净、明亮,有金属声,富于弹性,与散音的厚重深沉、按音的沉着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古琴还分为低音区、中音区与高音区三个不同的发音部位.低音区低沉浑厚、古朴苍老.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区则清亮圆润.富有穿透力而又具醇厚之韵。中音区取音“中和” 。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使古琴的散音、按音、泛音及高、中、低音区调和在同一首曲中,使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这恰与中国文人崇“和” 的观念相契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经流传了三千余年,它具有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B.琴体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制成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内部形成狭长的“共鸣箱” ;它以琴弦为振动源.通过弹拨与共鸣体共振而发音。

C.古琴在发音上具有轻微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厚的特点,这与其共鸣箱体积较小、通体表层髹有厚厚的漆胎等特殊的斫制与构造方式相关。

D.古琴的发音部位分低冲、高三个音区。音色有散音、按音与泛音,弹奏时通过高妙的处理手法,它们就调合于一曲,丰富的音色和谐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特殊的斫制工艺,使琴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是古琴具有神奇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B.弹奏者右手弹弦.左手指或顺弦依徽位按弦,或对准徼位轻点琴弦,就能弹出时而厚重深沉,时而沉着多变,时而清亮空灵的音调。

C.古琴音乐的主旋律主要由按音来表现,虽然它不如散音清亮,共鸣性和余音亦较弱,但其音温厚结实,并且与泛音相比也沉着多变。

D.古琴音色的三大类型,特点各不相同;古琴的三个发音部位,乐音各不相同。在琴曲中,这些充满矛盾的不同种音色常常配合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了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B.琴被列为“四艺” 之首,西汉文人公认“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顾况说“众,琴之臣妾也” 。由此可见文人们对古琴的推崇与偏爱。

C.古琴用来禁止淫邪、矫正人心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左琴右书” “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 等古琴音乐观念。

D.古琴特殊的斫制方式决定了演奏者崇“和“尚“雅” 的审美情趣.是因为它所造成的音色特点,与历代文人在音乐上追求的审美情趣相合。

[答案]

43.1. B

2. B

3. A

[解析] 43.1. B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说“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而成” 。

2. B项理解错误,“厚重深沉” 的单调是散音:左手不按弦,以右手弹弦所发出的空弦音。

3. A项范围缩小,原文是“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具有了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

第2篇:阅读古琴回答问题附答案

阅读古琴回答问题附答案

古琴

① 古琴历史悠久,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据文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把古琴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重要场合。《诗经》中已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等诗句,说明古琴在那时就已比较普及了。

② 古琴形制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扁长形音箱,它头大尾小,宽六寸,厚二寸,长三尺六寸五,由两块中空的木板粘合而成。琴面呈拱形凸起,琴底为方形平面。七根琴弦通过岳山(琴头凸起的部分)架在面板上,一弦外嵌有十三个徽点。古琴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例如琴面圆形,象征天;琴底方形,象征地。琴长象征三百六十五天。形制各部分的命名也用意深远:有的从空间角度命名,使琴各部分的名称对应于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物;有的从生命角度命名,古琴就被比作人或凤,有头、项、肩、腰和足。因此在琴人眼里,一张琴就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世界。

③ 古琴的式样很多,不同式样反映了设计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蕉叶式”顾名思义像一片芭蕉叶,它的琴头别具一格,整体线条圆润,生趣盎然。“仲尼式”只在琴体的项部和腰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其简洁流畅、含蓄大方的造型颇能体现儒家中庸内敛的风格。“落霞式”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让人联想到无际的天边、灿烂的晚霞。“正合式”一线直下,从琴首到琴腰没有任何变化,造型朴素大方,颇受琴人喜爱。

④ “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这是说古琴有很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古琴的木质共鸣箱是由一块整木掏空而成,所以能产生深沉、厚实、古朴的音响。古琴的有效弦长一般超过110厘米,琴弦振幅大, 振动时间久, 自然能给人余音绕梁之感。古琴的音色多变,有散音、按音与泛音三种基本音色。散音响亮,共鸣性强;按音温厚结实;泛音清脆透亮。乐曲中三种音色常配合使用,使古琴能细腻精微地表现音乐中的意境和情感。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刚烈粗犷的《广陵散》,悠闲舒展的《渔樵问答》,哀婉沉痛的《长门怨》……都能在古琴的乐声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⑤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高的乐器。它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重要媒介。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情趣与意境都符合传统文人对世界和生命的体认,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内在、寓意含蓄的`精神特征吻合。文人的深度参与提升了古琴艺术的境界,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与琴有关的诗篇和优美传说。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丽,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孤独,陶潜抱着无弦琴弹奏时“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天真……至今读来仍令人神往。

15.根据上文中的相关知识,下列选项中的古琴属于“仲尼式”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16.请简要回答文章第②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古琴的形制进行说明的。(3分)

答:

17.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上文内容,分析我国古琴艺术得到世界认可的原因。(5分)

【材料】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古琴大师管平湖演奏的古琴曲《流水》就被收录其中。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世界公认。

答:

参考答案:

15.答案: C (共2分)

16.答案要点:

(1)古琴形制的基本组成。

(2)古琴形制的象征意义。

(3)古琴各部分的命名。

(共3分。1个要点1分)

17.答案要点:

(1)古琴历史悠久,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

(2)古琴音乐表现能力强,能细腻精微地表现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3)古琴艺术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古琴的形制、命名寓意丰富;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高的乐器;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情趣、意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吻合。

(共5分。历史悠久1分,音乐表现力2分,文化内涵2分)

第3篇:《古琴》阅读答案

《古琴》阅读答案

① 古琴历史悠久,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据文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把古琴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重要场合。《诗经》中已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等诗句,说明古琴在那时就已比较普及了。

② 古琴形制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扁长形音箱,它头大尾小,宽六寸,厚二寸,长三尺六寸五,由两块中空的木板粘合而成。琴面呈拱形凸起,琴底为方形平面。七根琴弦通过岳山(琴头凸起的部分)架在面板上,一弦外嵌有十三个徽点。古琴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例如琴面圆形,象征天;琴底方形,象征地。琴长象征三百六十五天。形制各部分的命名也用意深远:有的从空间角度命名,使琴各部分的名称对应于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物;有的从生命角度命名,古琴就被比作人或凤,有头、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古琴》阅读答案

《古琴》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琴》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琴》阅读答案1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古琴阅读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琴阅读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