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冬景的成语
关于冬景的成语
1、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2、冰封雪盖
解释: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盖,地面上都结成冰了,头顶上还下着雪。
3、银装素裹
解释: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4、千里冰封
解释: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万里雪飘中的万里一起使用。辽阔的北国大地都被冰封上。冰是名词,作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被。
5、林寒涧肃
解释:寒:寒冷 肃:清冷。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出处: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雪虐风饕
解释: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7、冰天雪窖
解释:形容极为寒冷。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
8、鹅毛大雪
解释: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9、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0、风雪交加
解释:风和雪同时袭来。
出自: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
11、山寒水冷
解释: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12、寒蝉凄切
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第2篇:冬之景
在冬日下雪之时,无论多么寒冷,我都会跑出屋,去欣赏这冬之美景——雪的舞蹈。有时我的运气好,碰上一阵大雪,雪花如同顽皮的孩子,争先恐后的从云端跳下来,把一片又一片的绿地变得白茫茫。天上的风比雪更是淘气,它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大时雪孩子就在空中跳起华尔兹,大风那个得意呀,吹呀,刮呀,呜呜的风声中,挟带着一群精力旺盛的雪孩子,全无目的的东窜西跑。这还没闹够,大风又使劲地摇晃树枝、撞击树干,惊醒了那些正跟树枝亲密拥抱的雪花,那雪花像落樱纷纷扬扬瓢落而下,松松软软地盖着大地。当然,这风闹够了,闹累了,也会小下来,让雪花不紧不慢地,剽剽然地落下。再赶上另一位登场,那就美不胜收了。那位明星拨开云雾,空中的雪花,舞得更曼妙了,世上的一切镶上了金边。太美了太亮了,不由自主地人们都迷缝着眼,再看会儿吧,人们背对阳光,伸出手,接住这冬的精灵,啊,美呀,精巧细致的六角图案,看着看着,你不得不佩服第一个把雪叫做雪花的人。
过了一会儿,雪停了,我依然停不住脚步。我在林间漫步,空气是清新的,景色是迷人的。树木,无论是长青的,还是落叶的,这时都有白雪与它相伴。走着走着,我的目光被吸引,那是什么?在光秃秃的枝头,那一点点墨绿,就那一点点,你稍不留神,你就会与它错过。冬芽,对,冬的希望,冬的精神,它让我眼前一亮。它让我精神为之一振。
冬景让我沉醉,冬景让我振奋!
江苏南京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北小之友
第3篇:冬景随笔
冬景随笔
(一)
凛冽寒风数九轮,山川沉默蕴新春。
弹弓树落驱惊鸟,柴院孩童戏雪人。
湖面晶莹冰似镜,田园染蜡谷藏银。
亲朋欣遇冬时节,好酒三巡醉梦真。
(二)
雪花飞舞映山乡,阡陌连绵换素妆。
溪曲无声鱼隐底,村民有兴酒藏房。
寒天冻地人流急,滴水成冰树载霜。
邀请友朋寻乐意,一场豪饮醉心狂。
(三)
冰封翠谷固湖泉,放眼田园雪映天。
山里雀惊寻食嫩,水中鱼静觅虫鲜。
银光闪烁明川景,冷雾轻浮绕岸边。
借饮老乡高度酒,醉时身暖夜无眠。
(四)
山路蜿蜒谷道长,严冬扮靓野绒妆。
晨光树影稀疏照,晚暮乡村满地藏。
人解田畴春化雪,风迎白絮雾凝霜。
农家期盼时年景,梦想随心幸福扬。
(五)
严冬踏雪看山峦,晚暮依云月影残。
美酒能添心里暖,冷天更觉屋中寒。
此时身处吟诗景,径自情连笔墨端。
一季冰封归北国,有朋邀请应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