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开好头 走好路 (改写字)
开好头,走好路
——小学生写字教学浅谈
云和县城西小学吴晓莲
[摘要]赏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说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练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写好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同时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热爱祖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写端正正的字做堂堂正正的人为人生幸福奠基
小学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而写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国大文学家郭沫若曾讲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是总要把字写得符合规范,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草草了事,是容易误事的。”这句话道出了写字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规范地书写祖国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专心、细心、谨慎、沉着等学习品质。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特别重视写字教学,重视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千百年来,古人总结了许多汉字书写的规律。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只教学生依葫芦画瓢:这横要短,那撇要长;也不能告诉学生总结成果的一二三四。这些做法看似省时高效,而实际学生“只识鱼而不知渔”,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去甚远。教师应该向学生指明目标,切合学生实际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规律。在练字的同时积极开动脑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下面,就写字教学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赏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我在写字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分不清好字和差字,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方式写。有的字写得不是向右倒、向左倒,就是不注意字的笔画特点,撇不像撇、捺不像捺。我想这和学生对汉字缺乏正确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我觉得要想让学生能够创造美,那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而我们的汉字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的明朗线条经历了几千年地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富有自然的美感,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独特的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欣赏优美汉字的机会,指导学生学会欣赏。
1、创造审美机会。在写字教学中我们要多带领学生欣赏名人名家的作品,而身边同学的优秀作品更具有说服力。适当地加以解说,让学生积累更多美的形 1
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平时,每周我都会在学生的抄写本中选出一两本较好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供学生欣赏学习,还有我将外出拍来的一些书法作品也让学生欣赏。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个写字不认真的同学,抄写一踏糊涂。针对这个情况,我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把他叫到讲台上。只见他红着脸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讲。而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将班里另一本写得清清楚楚的作业本拿给他看。当他看完后,我把他自己的作业本再拿给他看,顿时,他的脸更红了,一种想说又没说的样子。我知道自己的措施有效了,我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就叫他回座位了。还有一回,我班有个学生的字写得不好,于是我同班主任商量。把他安排在四周同学写字都比较好的位置,让他随时都有学习的机会。
2、指导学生欣赏美。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先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间架结构。在教学中我用让学生给字盖房子的方式,按字地布局给字画出方格,这样学生知道字的长短、宽窄、高低。如“女”字学生通过画房子就明白了,“女”字的横要写得长一些,撇点的点也要写得长一点和撇差不多齐平。为了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变化,我又出示“好”字,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异同。这样学生就在兴趣黯然中掌握了字的间架结构。然后,我们再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笔画美。汉字笔画是相对而言的,有粗细、长短、曲直、斜正的变化;用笔的提按、藏露;排列的疏密、开合、伸缩、争让等的配合和呼应。又有不同笔画的自身特点:如长横的静止之美,短横的照应之美,撇、捺的刚劲、飞动之美。这些汉字笔画的独特的形式美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从而养成对汉字笔画美的辨析能力。
二、说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
其实,汉字地书写规则与我们的为人处世原则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的时候,我经常通过说字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在情趣黯然地学习中掌握写字规律,养成良好品行。
如在生字“坐”的书写指导中,一开始,我故意把“坐”的两个“人”字写得很大,然后问学生:“老师的‘坐’字写得好不好?”。在学生回答后,我及时进行总结:“是呀,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把这两个‘人’写得太大了,这多像两个任性的孩子啊!你瞧,他们坐在凳子上还要把脚伸出来,坐没坐相,真是不守纪律啊!他们这样害得整个字都不好看了,有损字的整体形象。我们可不能像他们一样,我们在家要做个听父母话的好孩子,在学校要做个听老师教导的遵守纪律的好学生,爱集体不做有损班级形象的事情。”在我的启发下,我再让
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说说。结果有位学生的看法让我大吃一惊。他说,两个小朋友坐在一起看电视,非常友好,不推来推去,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你看,这就是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做老师的还真不能小瞧他们。面对事物,他们完全有自己独特地体验,只不过需要我们老师营造情景,适当引导而已。
再如,对“秋”字进行书写教学时。我对学生说:“左右结构的字,就像两个挨在一起的小朋友,要懂得礼让别人,我们看那‘禾’就很有礼貌得缩进了一只脚,腾出地方让‘火’可以舒舒服服地伸出两条腿。我们的同桌同学也一样,要互相谦让,友好的坐在一起,不能因为他多占了一点桌子或多坐了一点椅子而闹别扭。互相谦让能让我们更加愉快地生活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
还有教“囚”字时,我叫学生自己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结果有位学生说:“我发现人做了坏事,坐在房子里就是囚犯„„。”
这样一来,枯燥的汉字就变得生动有趣了,空洞的道德品质教育也变得形象了,真正实现了“双赢”。我想说的是,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但是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挖掘。
三、练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语文教育即习惯教育”。同样,好的学习品质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的学习品质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而练字恰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好渠道。
1、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品质。
写字是一项需要眼到、手到、心到的全身心投入的机体活动过程。写字时必须专心致志,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不仅写不好字,甚至还可能写错字。如果我们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都要求学生聚精会神,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养成了习惯,不仅在写字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在做其他事的时候也能很专注、很投入。曾经有个学生,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为了这事,我们老师和学生家长不知伤了多少脑筋,也不知想了多少办法,总是效果不好。有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这位学生比较喜欢写字,而且写得也还好。于是我和家长商量,决定鼓励该学生参加书法兴趣班。结果不长时间,家长高兴地跑到我办公室,说自己的孩子自从参加书法兴趣班以来,做事竟然有了很大改变,注意力集中时间比以前长多了。听到这里,我真为该学生高兴。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品质。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书写标准的正楷字。因此学生在书写之前要细致的观察笔
画,认真地分析字形;书写的时候一笔一划都要认认真真,把每一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这样踏踏实实地训练,能帮助学生改掉注意力不集中、急躁马虎等不良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细致认真的学习品质。在开始训练时,我让学生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在房间里写,我把要写的字放大。挂在墙壁上,让学生面对字认真观察。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我则在旁边进行适当地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地训练,我发现学生地观察越来越细致,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有个同学在观察后明白:“笔”字的造字意义,上面是竹子,下面是毛。我一听到这里,趁机拿出毛笔,让学生摸摸,看看。
3、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力。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字是一个最能锻炼学生毅力和意志的活动,学生要想写好字必须经过艰苦地训练。字写久了,手会酸;坐久了,会不耐烦;炎热的夏日,蚊蝇叮咬,热汗淋淋;数九严寒,冰天雪地,手肿脚僵;来宾喧哗,节日鞭炮声声„„这一切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次严峻地考验、就是一次次毅力和意志力地锻炼。在我们班,我就发现这样一个情况,练过书法的和写字比较好的学生,相对来说意志力就比较强。碰到问题首先会自己先解决,而平时写字不大好的学生一碰到问题就会问我。同时班级里作业写不好的学生也往往毅力不强,上课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
可以说:写字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品质,还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还可以对学生渗透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育。
“开好写字之头,走好人生之路。”人能写字,字同样也能“显”人。让我们一起重视写字教学,一起培养学生写端端正正的字,做堂堂正正的人,为他们今后走好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年3月。(2)于永正:《教海漫记》,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3)刘新群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4)钟祖荣、刘维良:《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5)范柏南 《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王深根、毛建华:《新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7)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8)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山西教育报刊社,2007年4月。
第2篇:写字课教学设计 胡凤春改
“写字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指导,使学生掌握“撇”的不同写法以及撇在字中的间架结构安排。
2、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撇”的运笔过程,指导写含“撇”字的结构安排。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上写字指导课。在写字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要想写好字,都应该注意些什么?(生自由说)
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想写好字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老师这里有一首写字姿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希望同学们把它记在心里,每次写字的时候都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出示写字姿势歌,生齐读)头正身直两脚平,身离桌子一拳远。
手离笔尖一寸长,笔杆微微向后斜。拇指不能盖食指,两肘平放一条线。本子放在正中间, 左手按本右手写。
二、学习新笔画及指导写字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是由一些基本笔画组成的,要想把字写好,练好基本笔画是基础。老师已经教大家写了横和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撇!
(板书:撇)
2、出示带有撇的生字:同学们,你能从这些字中找到今天的主角吗?
丢、爬、种、诉、质、季、乎、龙、3、找到这些撇后,你有什么发现?(指生说)
其实,撇还有很多兄弟,而这两个撇只是其中的两个。它们虽然长得很像,但他们的名字可不一样,一个叫平撇,一个叫竖撇。
(教师出示横撇和竖撇,贴在黑板上)
4、怎样才能把撇写好呢?我们先来看看平撇的写法。
5、学习习近平撇及“丢”字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我们在写这个笔画的时候要注意:平撇,顾名思义,就是要写得平一点。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把它写得平而短,撇出的时候要快、要有力度。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
(2)教师再次范写,边写边说。
(3)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随着老师一边写一边说)(4)请同学们在纸上自己写一写。
(5)刚才我看到同学们把这个平撇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不过,要把一个字写好,光把一个笔画写好够不够呢?(不够)是的,我们要把它放到一个字当中去,和整个字融为一体,并且写好其他笔画才行。那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来写一写呢?(敢)好,我们来试一试!(6)出示:丢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丢”:第一笔为平撇,写得短而平。上部书写时注意笔画间布摆均匀,横画要有长短之分。下部撇折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要写得稍长一点。
B、师根据学生发言随即范写。(边写边讲要领。)C、学生自由书写。并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D、请同学评一评黑板上的两个字。
6、我们学会了平撇的写法,那竖撇对我们来说就简单多了!
(1)竖撇和平撇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知道它们的一点区别。竖撇,顾名思义,就是要先竖再撇的,中间有一个竖的过程。
(2)师范写竖撇。
问:你还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平撇书写时要快一点,而竖撇在书写时要慢一点。如果说平撇是需要两步就能写好的话,竖撇需要几步呢?3步。(示范)
(3)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自己写一写。
(4)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看来,老师要拿一个难一点的字考考大家了!看看哪些同学学得最快,写得最好!
(5)出示:“爬”
A、请你仔细观察,找到“爬”字中的撇,再仔细看看,应该怎么写这个字?
B、说一说:第一笔为平撇,写得短而平;第二撇为竖撇,长而取弧势;第四笔捺要写得长一些。右边的“巴”写得小一点,竖弯钩的弯钩不要写得太长。
C、教师边说要领边范写。然后学生自己写一写。并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D、评一评黑板上的两个字。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学习贵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书写其他六个带撇的生字,看谁写得最漂亮。
(教师个别指导)
“写字课”教学设计
兴隆乡直小学
胡凤春
第3篇:乡愁
《乡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来抒情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像,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由选读“爱国思乡”主题的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象及作品巧妙的抒情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方式〗
1、坚持以读为本。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引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形象来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
第4篇:乡愁
《乡愁》
一、教学目标把握诗中的意象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板书课题、作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一:同学们有没有一两个月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由此我们可以想起很多古人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例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媒体示图)尤其是
第5篇:乡愁
《乡愁》公开课教案
武义县桃溪中学 鲍舍健
一、教学目标:1、2、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乡愁之深; 品味语言,学习精巧的构思。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难点:
1、了解诗歌的意象,仿写。
四、教学过程:
(提前一天发下导学案,让学生自学、练习。)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我们做了《导学案》自学题,都做好了吗?谢谢大家。现在就要个别考考大家,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
2、(顺时导入)什么是乡愁?你有过乡愁吗?
2、是啊,乡愁是我们每一个人想念魂牵梦绕的故乡,想念自己最最亲爱的父母亲。1972年1月的台北,一场冷雨潇潇而下,洒遍千山万水,也打在诗人余光中的心头。不知不觉,他已经离开大陆故乡20多年了。情难自已的诗人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动人的《乡愁》。(板
第6篇:乡愁。
乡愁,是心灵深处最美的花朵
正西中心学校
盖俊峰
乡愁是一份沉重的爱。离开故土的游子,默默将爱收藏在心底。在异乡打拼,心里异常孤独,对着城市的钢筋水泥,对着那些永远都不可能与之说心里话的人,心中充满惆怅。在寂寞的时候,对着荷塘月色,想起故乡的袅袅炊烟,想起脸上堆满皱纹满头白发的爹娘,想起故乡的那条清澈的小河,想起儿时的玩伴,心中不由泛起甜蜜而酸涩的涟漪。
乡愁是一份深沉的爱。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
乡愁,承载着游子多少牵挂,多少痴缠的情感,多少浓烈的爱意,多少望穿秋水的期盼。
对母亲的牵挂,是乡愁中最浓烈的爱。想起母亲年轻时那乌
第7篇:乡愁
乡愁 余光中
教学目标:
1、注意诗歌的朗读技巧,能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理解本诗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抽象情感的写法。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教学重难点:
1、2、注意诗歌的朗读技巧,能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本诗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抽象情感的写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5年4月,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带着对祖国的思念,更带着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对大陆进行了访问。使乡愁让连战访问了中国大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乡愁情感的世界。回顾古诗词中有关乡愁的诗句。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