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国教师报征文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与你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我幸福走过的是你搀扶的,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当耳畔响起这一首优美的歌谣时。我不由地把目光投向了你,我的良师益友-------《中国教师报》,心中洋溢着五彩缤纷的快乐。
一、初识的喜悦。
在网上,一直听网友们称赞:《中国教师报》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智慧的报纸,是老师们自己的报纸,于是,从一开始起,便对《中国教师报》有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偶然有一天,一同事向我介绍起《中国教师报》,说那是我们一线老师自己的报纸,零距离贴近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报纸,带着一份亲切我借阅了近期的《中国教师报》,每一期有16版,编辑阵容强大,里面精品荟萃,涉及教育热点、难点,新闻跟踪报道,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报道了国内外的最新教育动态,信息量覆盖面非常广……我一页一页、细心地读过去,有好奇转为惊态,有惊态转为感慨,再有感慨触发了许多灵感…… 读着每一期的报纸,我知道了前卫的教育理念,了解了教改动态,知道了班级工作的新方法,许多在新课程实施中迷惑的东西在看了杨伟广老师主持的“创新课堂”栏目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分析后,顿时豁然开朗起来。于是,耳边欣赏着轻快的音乐,眼睛盯着报纸上每一篇文章,成了我最好的休闲方式,我沉浸在文字中,享受着春风沐雨的精神洗礼。
二、相知的感动。
带着这样一份感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督促自己勤积累、多思考,并把自己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感悟和发现写下来,书写是让思想走向成熟的一条有效途径,和《中国教师报》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心情一天天的飞扬起来,学生也和我一起感受着这样一种充满激情的日子,我们一起享受着教育的快乐,一起成长着,原以为平淡乏味的教育生活就这样变得丰盈、多彩起来。
在诸多的版块中我最喜欢的杏坛春晓,她用精彩纷呈的文采征服了我,在抑或热情抑或浪漫的文字中讲述着我们老师自己的思想、故事,而这些又往往能引起我心中共鸣的,把我心中最柔嫩的一角拨开的,她诉说着无数同仁们怀着一颗细腻、感恩的心 1
在孩子间行走,收藏师生间点点滴滴的感动,生活中丝丝缕缕的温馨,我想许多老师也有同感吧。还有班级在线,阅读,新观察,教师教育,健康人生都十分贴近我们一线老师的工作与生活,语言风趣现实。在海内.海外栏目中我了解到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动态,让我能跟的上时代的脚步,在创新课堂中我有了解到别的老师是怎样把新的理念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在读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学会换位思考,知道了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多面镜子去看待学生,用心与心去交流,于是师生的和谐应运而生。我自豪我有一群懂我的孩子,这都归功与《中国教师报》
三、一路前行。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在教师生涯中我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将一路与《中国教师报》相伴,学习并运用,充实自我,培育新苗,一路高歌。很感谢它,让我们认识、了解到广大校外、国内同行工作者们的教学状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反思自身教学,改进自身不足,有效地促进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感谢它,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最后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很感谢它,加强、促进了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省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表达的空间与舞台;很感谢它,它让我们这群基层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让我们在这方热育的热土上继续执着前行,为了一个神圣的信念与一个光荣的使命
希望《中国教师报》能带给我更多的快乐,吹起飘逸的思绪,让我徜徉在求识的海洋!最后,让我用一颗快乐的心祝愿中国教师报越办越好!
地址:马鞍山市含山县清溪初级中学
姓名:詹昌兰
联系方式:***
第2篇:《中国教师报》征文
第八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记得,用心关注孩子们
——读《周芙蓉:走进孩子内心的快乐》有感
一个冷漠不愿与人交谈的孩子,成绩差,性格古怪孤僻,戒备心强。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新手老师,关注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有耐心和责任心。这样的学生,老师与其进行心灵沟通并且从而走进其内心世界,让他重拾对学习的兴趣,对生活的热情,前后表现截然不同。学生能有如此大的转变,不得不感叹,教师的作用真的不容小觑。这个老师的成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与支持。只要用心关注并且努力去做,一定会有收获。
作为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新手老师,愿意将教师作为理想去追求,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刚开始时,因为年轻缺乏经验,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方法。常常会有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大声喧哗,甚至引吭高歌,更有甚者直接导致课堂的中断。课后不交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一切的一切,无疑给我这样满怀冲劲的新老师泼冷水。对此,我感到非常无奈甚至是气愤不已,但又束手无策。但是,渐渐地,经过仔细的了解学生发现:他们内心里都有认真学习,好好听课的想法,但是却因为自控力太差或者学不进才导致这样的或那样的不合理的行为表现。学生会有好玩的天性,常常会为了玩而忽略学习。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为友谊中的小矛盾,亲情中的小疙瘩,或者师生间摩擦而影响学习的情绪。他们好动,总是无法安静地坐下来看书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关注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
学生的许多烦恼,在我们老师作为成年人的角度看来也许根本不值一提。但是,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为了一道无法演算出的数学题而自责不已,为了一篇反复背诵却记不住的文章而难过,为了老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思忖忧虑很久,为了与同桌化解矛盾而写纸条道歉,为了生活的不愉快不顺心而伤心很久。同时,也会为了超过哪位同学而暗自较劲,为了教师的一个小称赞而欢喜不已,为了攻克一道难题而信心大增,为了获得一个梦寐已久的成绩而欢呼雀跃。这就是学生,拥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烦恼。因为小烦恼而心绪不宁,从而影响学习。这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因此,一直在内心提醒自己,我曾经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应该学会“异地而思之”换角度思考,那么你所觉得的那些不可理喻的东西都会迎刃而解或者豁然开朗。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还记得作为学生时我们的这些特点呢?是否用心去关注孩子们的这些变化?其实,用心去关注他们,那你也许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在讲台上,在教室这个场合,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从教师身份出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树立好榜样固然重要。可是,我认为育人应该更为关键。而如何育人,这个是困扰我们大多数老师许久,让人头痛不已的问题。我想,这个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关注孩子们,了解他们内心的诉求和需要。从教师也是学生的角度看,通过工作的锻炼,让自身得到成长是
学习。通过与学生的相处,用心去关注他们患得患失的缘由,感受他们的纯真简单,体会他们对老师的尊敬而非害怕恐惧。用心去关注他们,我们会懂得,他们真的还只是孩子,拥有孩子的任性与吵闹,他们需要我们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并关注内心的发展变化。用心去关注孩子们,你一定会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忧伤而忧伤。
记得,用心去关注孩子们。他们是有情有意的人,会记得老师给过她们的小帮助小赞许。不因一次的违纪而武断的否定他们。用心关注孩子们,无论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和过人之处。用心去关注孩子们,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有违纪吵闹的行为的人,或许可以理解并进行引导。用心用情去关注孩子们,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感受到的。记得,用心关注孩子们的快乐与忧伤。
(于都县 丰田初中 曾艳华 ***)
第3篇:中国教师报征文
篇1:中国教师报征文
原来曾经在《中国教师报》上读过有关《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介绍,但是并没在意。这次在学校“慢教育”读书俱乐部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书,被奇迹的创造者雷夫教师的事迹深深感动。
一开始读的时候,很是诧异,诧异美国的教育跟中国的教育近似,也有应试教育,也有很多问题,也有很多困惑。诧异美国竟然有雷夫这样的教师。读完之后,觉得好教师是教室奇迹的创造者,学生有幸遇到这样的教师,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
教师这个职业,有它的特殊性。学生走进教室,接受教师的教育,这个课堂完全就是教师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对受教育的学生至关重要。有时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择校行为,说到底是选择教师。一些孩子,他们有幸在教室里遇到像雷夫那样的教师,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方向,改变了高度。
雷夫老师将56号教室打造成一个
第4篇:中国教师报专题征文
一本好的书,犹如一盏指明灯,可以给迷茫的读者指明方向。小编收集了中国教师报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中国教师报
第一次见到《中国教师报》,是在2006年的春天。那年,学校第一次订阅了这份报纸,我在图书室里偶然发现了她,并且“一见钟情”。那天,我在图书室里,看得忘记了上课,是查课的领导把我从字里行间揪出来,我的人进了课堂,心却留在了图书室……
从此,报纸一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在校长前头,成为当之无愧的“首席读者”。
我的“处女作”
读得多了,写的欲望便蠢蠢而动。我默默地提醒自己——“这样全国性的报纸,岂是你这样的癞蛤蟆能吃到的天鹅肉?”可是,那一个个灵感的火花却执拗地闪烁着,越来越强。直到我把酝酿已久的东西付诸笔端,封进信封,投进邮箱,那颗心才稍稍平静下来,却又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
让我难以置信的是,
第5篇:中国教师报征文(材料)
《中国教师报》
——我的战旗
教育是广袤的海洋,教师是乘风破浪的战舰,《中国教师报》就是战舰上的战旗!
忘记了具体的日期。我在浏览网站的时候发现了《中国教师报》电子版。从那时候起我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的战友。一个个热点,一篇篇文章,一句句话,......像雪花一样在我干涸的心灵世界里融化,滋润我的心田。
《中国教师报》内容多样性,板块丰富,而且整体设计非常精美。
这里一线教师云集,他们畅所欲言,可谓“百家争鸣”。针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直言不讳。也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这里大都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经验。真让我欲罢不能、爱不释手。一字字,一句句,甚至每一个音节都沁人心脾,让人精神抖擞。也就是在这里,我细细品味其他老师们那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故事,很多时候我感悟良多,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