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6 07:03: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验算。

2、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明白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验算。

设计意图: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这一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对本节课来说并不难,本节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验算的优势,平时能自觉地运用验算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小老师,批作业:

78÷3=16( ) 54÷3=17( )

86÷2=43( ) 85÷5=17( )

65÷5=13( ) 70÷5=12( )

90÷5=16( ) 78÷6=13( )

57÷3=18( ) 63÷3=21( )

2、反馈,揭题。

(1) 展示批改作业。

(2) 你们认为这次作业做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方法。

二、教学新授。

1、刚才你们批作业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对还是错的?举例说明。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重点方法。

(1) 重新算一遍的方法。

(2) 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

(3) 尝试用第二种方法判断其它题。

(4) 经过尝试,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来验算除法确实可行的,只要将商与除数相乘,如果所得的积等于被除数,那么商正确,如果不等于被除数,那么商就错误。

3、出示几组算式算一算,你发现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验证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

84÷3 90÷6 78÷2 60÷4

28×3 15×6 39×2 15×4

4、小结:通过这些题的计算,我们能验证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除法算式中的商与除数相乘确实等于被除数。乘除法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就是验算除法的最好方法。(板书方法)

5、教师示范书写除法验算的规范格式。

例如: 7 8 ÷ 3 = 2 6

2 6 验算: 2 6

3 7 8 × 3

6 7 8

1 8

1 8

三、巩固练习

1、把除法算式和验算的乘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84÷6=14 13×7

78÷2=36 29×3

91÷7=13 14×6

87÷3=29 36×2

2、计算并验算。

98÷7 68÷4 80÷5 99÷9

3、填空。

( )÷4=16 ( )÷5=15

( )÷7=12 ( )÷6=14

4、把本班四个小组前三天的数学回家作业错误的题数制成统计表,进行思想教育。(略)

问:面对这些错题,你现在能用什么方法解决了?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题目中有验算要求的,要写出验算竖式,没有验算要求,怎么办?

五、作业:《作业本》

第2篇:《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验算。

2、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明白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验算。

设计意图:

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这一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对本节课来说并不难,本节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验算的优势,平时能自觉地运用验算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小老师,批作业:

78÷3=16()54÷3=17()

86÷2=43()85÷5=17()

65÷5=13()70÷5=12()

90÷5=16()78÷6=13()

57÷3=18()63÷3=21()

2、反馈,揭题。

(1)展示批改作业。

(2)你们认为这次作业做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方法。

二、教学新授。

1、刚才你们批作业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对还是错的?举例说明。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重点方法。

(1)重新算一遍的方法。

(2)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

(3)尝试用第二种方法判断其它题。

(4)经过尝试,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来验算除法确实可行的,只要将商与除数相乘,如果所得的积等于被除数,那么商正确,如果不等于被除数,那么商就错误。

3、出示几组算式算一算,你发现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验证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

84÷3 90÷6 78÷2 60÷4

28×3 15×6 39×2 15×4

4、小结:通过这些题的计算,我们能验证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除法算式中的商与除数相乘确实等于被除数。乘除法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就是验算除法的最好方法。(板书方法)

5、教师示范书写除法验算的规范格式。

例如:7 8 ÷ 3 = 2 6

2 6验算:2 6

3 7 8 × 3

6 7 8

1 8

1 8

三、巩固练习

1、把除法算式和验算的乘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84÷6=14 13×7

78÷2=36 29×3

91÷7=13 14×6

87÷3=29 36×2

2、计算并验算。

98÷7 68÷4 80÷5 99÷9

3、填空。

()÷4=16()÷5=15

()÷7=12()÷6=14

4、把本班四个小组前三天的数学回家作业错误的题数制成统计表,进行思想教育。(略)

问:面对这些错题,你现在能用什么方法解决了?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题目中有验算要求的,要写出验算竖式,没有验算要求,怎么办?

五、作业:《作业本》

第3篇: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 72÷8= 72÷4= 7×6= 8×9= 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参考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参考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参考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P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

例4以计算100元钱可以购买多少本练习本为背静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使学生利用乘除法关系,教学用乘除法验算除法,并且学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2)使学生进一步利用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

师:文具店里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热门19篇)

编写教案可以提前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案的编写应注意到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注重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教改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篇一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书例4的情境图。

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1.让学生汇报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2.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范文(20篇)

教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以便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教案编写方法和技巧。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篇一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1.列三组题.

426=728=724=。

76=89=18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板书:

2.设疑引出课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除法的验算》教案

《除法的验算》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除法的验算》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除法的验算》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减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除法验算教学反思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除法验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法验算教学反思1

本堂课在教学前对例题做了重新的设计,把书上的小男孩带36元去买蛋糕,每3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还有是小女孩带了65元买蛋糕,每6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从而解决有余数与没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我在教学时把这两个例题做了重新的修改,该成了我们班老师和同学一共44人,如果每4人一块蛋糕,可以买多少块?还有一个例题时全班43人,每2人一组学习,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剩几人?虽然觉得教学更生活化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可是在教学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让本来觉得精心设计的我觉得让设计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