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手电筒亮了》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5 07:05: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手电筒亮了》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手电筒亮了》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手电筒亮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对电池产生兴趣,初步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乐意参加安装电池的探索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常用电池若干个(1、2、5、7号,) 大小不同的电筒若干个(分别使用1号、2号及5号电池) 录音机、磁带 黑猫警长图片 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尝试从多角度发现电池的差异。

1.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提问:“桌子上有什么?”(电池)

“这些电池一样吗?”(不一样) “它们有那些地方不一样?请你从篮子里分别拿两个不一样的电池来比一比,找一找。”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比较,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提问:(1)“你们发现这些电池那些地方不一样?”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发现这些电池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粗细不一样…

提问:(2)“这些电池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师生共同小结:这些电池的一头都有一个小帽子,另一头都是平的或是凹进去的。

二、初步了解电池的用途,并探索为大小不同的电筒安装电池。

(一)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了解电池的用途。

提问:

1. “这些电池有什么用呢?”(能让电筒亮起来;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让录音机响起来…)。

(二)播放《黑猫警长》视频,引起幼儿安装电池的兴趣。

提问:“刚才是谁呀?” “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怎么帮?”

教师提供不同型号的电筒,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安装电池,让电筒亮起来。

2.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一起讨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你是怎样装电池的,电筒才会亮起来?” 教师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举典型事例。

3.幼儿操作结束,教师组织:“请装好电池的小朋友赶快把亮起来的电筒送给黑猫警长!”

4师生共同小结:电筒的大小不同,它们也需要大小不同的电池,大电池装在大电筒里,小电池装在小电筒里。为电筒安装电池时,要让电池上有小帽子的一头先放进去,第二个电池也是一样,然后盖紧盖子,打开开关,电筒就会亮了。

延伸活动:

1.让活动中没有正确安装电池的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2.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使用电池的物品,并尝试自己安装电池。

3.环保教育:不乱扔废旧电池。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第2篇: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电筒亮了》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电筒亮了》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电筒亮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对电池产生兴趣,初步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乐意参加安装电池的探索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常用电池若干个(1、2、5、7号,)

大小不同的电筒若干个(分别使用1号、2号及5号电池)

录音机、磁带黑猫警长图片

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尝试从多角度发现电池的差异。

1、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桌子上有什么?”(电池)

“这些电池一样吗?”(不一样)

“它们有那些地方不一样?请你从篮子里分别拿两个不一样的电池来比一比,找一找。”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比较,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3、幼儿交流。

“你们发现这些电池那些地方不一样?”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发现这些电池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粗细不一样…

“这些电池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师生共同小结:这些电池的一头都有一个小帽子,另一头都是平的或是凹进去的。

二、初步了解电池的用途,并探索为大小不同的电筒安装电池。

1、教师提问:“这些电池有什么用呢?”

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了解电池的用途(能让电筒亮起来;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让录音机响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录音机里装电池的情况,并放录音让录音机响起来,引起幼儿安装电池的兴趣。

“刚才是谁呀?”(黑猫警长)

“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怎么帮?”

教师提供不同型号的电筒,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安装电池,让电筒亮起来。

3、幼儿操作结束,教师组织:“请装好电池的小朋友赶快把亮起来的电筒去送给黑猫警长!”(教育幼儿要节约用电)

4、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一起讨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你是怎样装电池的,电筒才会亮起来?”

教师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举典型事例。

5、师生共同小结:电筒的大小不同,它们也需要大小不同的电池,大电池装在大电筒里,小电池装在小电筒里。为电筒安装电池时,要让电池上有小帽子的一头先放进去,第二个电池也是一样,然后盖紧盖子,打开开关,电筒就会亮了。

6、再次放录音,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让活动中没有正确安装电池的幼儿继续操作练习。

2、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使用电池的`物品,并尝试自己安装电池。

3、环保教育:不乱扔废旧电池。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第3篇:中班科学教案《手电筒亮了》

中班科学教案《手电筒亮了》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手电筒亮了》,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对电池产生兴趣,初步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乐意参加安装电池的探索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常用电池若干个(1、2、5、7号,)大小不同的电筒若干个(分别使用1号、2号及5号电池)录音机、磁带黑猫警长图片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尝试从多角度发现电池的差异。

1.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提问:“桌子上有什么?”(电池)

“这些电池一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手电筒亮了教案(模板17篇)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对于教学的成功非常关键。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进行及时修正和调整。创新的教学思路可以在教案编写中得以体现。

手电筒亮了教案篇一

1.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的导电材料。

2.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干电池电珠。

a.幼儿回答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电珠电池铜片。

结论:光有电珠和电池手电筒是不会发光的,必须有铜片把电珠和电池连接,电珠才会发光。铜片是可以通电的导线。

2.实验:寻找能通电的导线。

(1)问题:除了铜片,还有哪些是常用的导电材料?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提供材料,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

(3)总结: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金属都是可以导电的吗/非金属都是不可以导电的吗?

手电筒亮了教案篇二

在一次慰问老人的活动中,一位幼儿被一只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手电筒亮了教案大全(18篇)

一份好的教案应当包含清晰的教学目标和适宜的教学策略。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步骤的安排,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流畅。此外,教案中的学具和教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使用何种教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教案编写能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以下是一些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手电筒亮了教案篇一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

2、能自主动手操作探索灯泡发亮的方法。

3、初步感知金属能导电的特性。(重点)。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1、灯泡与单节电池的连接图示、小兔子情景图片。

2、每组一套实验材料: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铁钉、铁丝、电池、小灯泡、记录纸、水彩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手电筒亮了教案(通用14篇)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写的一份详细教学计划。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手电筒亮了教案篇一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

2、能自主动手操作探索灯泡发亮的方法。

3、初步感知金属能导电的特性。(重点)。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1、灯泡与单节电池的连接图示、小兔子情景图片。

2、每组一套实验材料: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铁钉、铁丝、电池、小灯泡、记录纸、水彩笔、裸漏的电线。

自主探索用电线等物体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一、出示情景图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的一位好朋友小兔子,它呀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手电筒亮了教案(汇总18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应注重反思和调整,不断提升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连贯性。下面是一份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物理教案,希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手电筒亮了教案篇一

我们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探索,因此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手电筒的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产生对光的兴趣,通过游戏来发现问题,在实践操作、探索中初步了解光的穿透现象,尝试边操作边记录实验结果。头一天在班上我出示了手电筒,告诉了孩子们我们可以和手电筒做好多的游戏,引起了孩子的兴趣。第二天已经有一部分孩子带来了手电筒,在收集手电筒阶段就印证了我的猜想,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催着我,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和手电筒交朋友呀?”,由于手电筒收集了几天,第四天,在孩子的再次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手电筒亮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手电筒亮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