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秀才原文翻译注释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4 21:55: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赠李秀才原文翻译注释

赠李秀才原文翻译注释

《赠李秀才》作品介绍

《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2卷第27首。

《赠李秀才》原文

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

作者:唐·杜牧

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

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赠李秀才》注释

①上公: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冯集梧注:“疑是西平王(李晟)家子孙,以集中多及此一家也。”

②骨清:骨相清奇。眼如冰:形容目光炯炯有神。凤羽:即凤毛。

③徐陵数岁时,宝志上人见之,以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事见《陈书》本传。

《赠李秀才》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杜牧的诗全集栏目。()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第2篇:《赠李秀才》唐诗原文及注释

《赠李秀才》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2卷第27首。

【原文】

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

作者:唐·杜牧

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

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注释】

①上公: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冯集梧注:“疑是西平王(李晟)家子孙,以集中多及此一家也。”

②骨清:骨相清奇。眼如冰:形容目光炯炯有神。凤羽:即凤毛。

③徐陵数岁时,宝志上人见之,以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事见《陈书》本传。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第3篇:《酬裴秀才》原文翻译及注释

《酬裴秀才》原文翻译及注释

作者:唐·高适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

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酬裴秀才》注释

①秀才:唐代应进士试的人“通称谓之秀才”,见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②飘荡:指动荡不定的客游生活。与物永:随岁物四时变化永无休止。永,全诗校:“一作华。”按《文苑英华》作“华”。

③年:全诗校:“一作身。”按《文苑英华》作“身”。

④长卿:司马相如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无以自业”,“家居徒四壁立”。

⑤季子:指苏秦,其嫂称之为“季子”(小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此以苏秦自况。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赠崔咨议》-原文-翻译-注释

《赠崔咨议》-原文-翻译-注释

作品介绍

《赠崔咨议》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9卷第7首。

原文

赠崔咨议

作者:唐·李白

绿骥本天马,素非伏枥驹。

长嘶向清风,倏忽凌九区。

何言西北至,却走东南隅。

世道有翻覆,前期难豫图。

希君一翦拂,犹可骋中衢。

注释

①咨议:《新唐书·百官志》:“王府官……咨议参军事一人,正五品上,掌汗谋议事。”

②绿骥:骏马名。

③伏枥驹:凡马。枥:马槽。

④倏忽:转眼之间。九区:九州。

⑤“何言”二句:庾肩吾《爱妾换马》:“渥水出腾驹,湘川实应图。来从西北道,去逐东南隅。”

⑥翦拂:修剪洗拭。《文选》刘峻《广绝交书》:“至于顾盼增其倍价,翦拂使其长鸣。”

⑦中衡:即中道,道路的中央。

翻译

绿骥本是天宫之骏马,那不是伏枥之驹。

长嘶一声迎向清风,倏忽之间游遍九州。

为什么从西北来,却到东南海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赠李秀才原文翻译注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赠李秀才原文翻译注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