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判断方法探讨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3 07:16: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判断方法探讨论文

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判断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广播电视传输通道保护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微波通道受阻或者是微波通道衰落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证微波传输的质量,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的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的故障判断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广播电视;微波传输;故障判断

当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微波传输通道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也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为了更好的保证传输通道的正常运转,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得到解决。

1微波传输通道的保护

首先,必须要对系统予以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稳定运行,防止通道出现阻塞的情况。规划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对微波渣开展频率站址的深情和备案工作,同时还要对广播电视专用通道技术上的要求予以详细的规定,在审核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微波传输通道进行全面的保护,这样也就可以更好的避免城市规划对微波传输信号构成不利的影响。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微波传输信号的故障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出现的具体位置,用较短的时间找到出现故障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处理,这样也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微波信号的通畅传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就是微波传输通道具有非可视性,所以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传输身为和传输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还要对不同的参数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此外,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从技术的层面去对传输路径中的余隙宽度进行计算。此外,必须要重视环境对传输通道运行质量影响的分析,因为微波传输通道所跨越的区域相对较多,这样也就使得监控工作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对微波传输通道进行有效的保护。

2微波传输通道故障排除

为了掌握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排除方法,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介绍。A微波站和B微波站最近出现了接收电水平下降的情况,同时自动提升了发射的功率,在询问和调查之后,两个微波站都不是因为天气的因素出现了传播衰落的情况。之后,技术人员对本站设备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所有的设备都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首先对天馈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这一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反应就是充气机干燥剂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如果其颜色变浅或者是直接变成了蓝色,那么就证明天馈系统处于非正常的运行状态。采用专业仪器对馈线进行测试,检查馈线是否正常,如果馈线出现了异常,可以首先对其进行除湿处理,如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就直接更换馈线。之后,在天线后端直接连接上频谱仪,对接收电平参数值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频谱仪上显示的数据和标准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就需要对天线进行适当的调整,直到其处在正确的方向上。如果在经过了上述的检查之后还是没有发现出现故障的原因,就有可能是微波传输中受到了阻碍,从而使得接收电平下降。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专业化的软件来对微波电路进行全面的检查,特别是要对电平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其次是借助传输路由图来对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物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检查中,网络提供的图像会有一定的延时,无法直接的反应出微波传输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靠微波传输路由图来对提高其测量及查询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微波衰落以及解决措施

3.1微波衰落的影响分析

在广播电视信号微波传输的过程中,因为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衰落现象,这样也就使得接收端的接受电平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样也就使得载波干扰比与载波噪声比不断的下降,从而也影响到了信号的可靠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信号传输中的衰落问题。

3.1.1地面传输环境的影响

广播电视微波信号一定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进行传播,其在不同类型的传播断面上,有着不同的反射系数和电平损耗,比如说A类断面的城市在传输条件上存在优势,B类丘陵及平原的传输条件一般,而C类断面是田地和水面,其传播的效果最差。因此,为了可以更加严格的控制断面对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的负面影响,一定要对反射波和对直射波的影响,此外,反射也成为了影响信号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3.1.2气相因素的影响

气相因素会对微波的传输距离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此外,它也是微波传输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微波传播的整个过程相对较为漫长,所以也比较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能耗,特别是在山区当中,其气相条件存在着非常强的复杂性,在大雨之后可能会使得微波信号的传输出现反射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使得微波衰落的速度大大提升。

3.2抗衰落采取的措施

为了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系统自身的性能,不断的提升微波传输通道的功能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抗衰弱方法,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对系统本身的要求较为严格,在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减少信号衰弱的不利影响。采用分集接收的技术,也就是在接收端将一些关联性不是很强的多路收信及机输出信号予以全面的整合或者是筛选,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控制信号衰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倘若是微波站,在经过了数字化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充分的结合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的形式控制传输中的信号衰弱问题。采取自适应均衡技术,借助采用TDAE均衡器来控制微波传播当中信道和时间的选择,这样就可以使得相位失真不严重的部分处于均衡状态。采用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对接收的信号分别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进行处理,从而恢复原来信号质量,极大的减小了信号与信号之间的干扰。使用环网自愈网。微波电路当中如果在中间的站点当中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就会对所有站点的正常运转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建立环网自愈网,从而使得一个方向上的信号在出现中断的情况下可以从另一个方向传输信号,保证了信号的连续性。

4结论

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通道的信号质量就可能会下降,广播电视微波通道也有可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故障,这会对信号的传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微波传输通道当中的故障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发生故障的真实原因,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解决故障。

参考文献:

[1]吴国舜.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判断方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

[2]李程飞.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效率[J].西部广播电视,2015(08).

[3]李瑞珍,白锐.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效率[J].西部广播电视,2014(23).

[4]鲁景飞.提高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效率的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

第2篇:微波传输广播电视论文

微波传输广播电视论文

1数字化传输优势

1.1便于信号存储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目前电子技术以及数字化网络基础发展的基础,而半导体存储基础是使得电视信号可以多帧存储,这种效果若使用模拟技术是无法达到的。例如在制式转换以及帧同步问题上通过帧存储器可以全面的实现,从而丰富了电视图特技效果。

2数字改造在干线微波中的应用

2.1调频模拟微波设备

、数字微波收发信设备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在中频信号调制中都使用的70MHz中频调制器,通过对信号进行上调,达到微波频率后进行传输,但是在微波传输中模拟微波设备还具有限幅中放,但是数字微波信号就免去了这一环节,对原理的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二者原理基本一致。在模拟微波期间中,现在使用的都是固态化的,例如原有的行波管被现在的线性放大器以及FET效应器所取代,因而推动了现代化的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发展。

2.2实际应用问题

频率稳定度方面遇到的问题。中频调频调制是模拟微波进行信号传输的主要方法,微波介质稳频设备是主要的变频本振设备,最大的稳频度数量级可以达到10-4,而在数字信号的传输中,电视信号主要通过数字微波传输,即采用中频数字调制,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继而通过信号的QPSK调制进行信号的调制,通过将信号变至微博频率,从而进行信号的和传输。

这种信号传输需要发射器具有较高的线性指标,并且在微波本振源的要求上,频率稳定度相对较高,其稳频数量级应当大于10-6,并且稳频技术大多为双重稳频技术,即介质稳频+锁相稳频,从而达到规定的要求。相位噪声方面遇到的问题。在传输中,模拟微波传输主要使用的为调频方式,因而在系统相位噪声上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数字微波传输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为相干解调的方式以及QPSK调制的方式,继而进行电视信号的传输,所以在相位噪声的要求上需要小于-70dBc/Hz。线性功放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在应用要求信号的调频模拟功放区域在非线性区域,因而在一开始的变频器上还会增加一个限幅放大设备,从而保证发射机的工作质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将模拟微波设备予以改造,转变为数字微波设备的方式是可行的,通过实践分析证实了这一理论结果。在我国的某些城市的广电局等单位已经率先进行了模拟微波改数字微波的尝试,开了一个好头。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1.4GHz、2GHz、7GHz、8GHz广播电视微波设备,改造起来是不难的,基本上和进口NEC的设备差不多。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的1.4GHz微波设备由于不是线性放大器,改造难度要大一些。某省广播电视模拟微波改数字微波的一个具体方案先对一个模拟微波信道进行改造。原来传输1路电视信号、2路伴音信号,扩容到4路电视信号、8路伴音信号、1路数据信号。信号源前端采用压缩编码设备。目前国际上都采用MPEG-2国际标准来传输PAL-D数字电视信号,电视信号压缩到6Mbids,图像质量就能达到广播级的水平。因此确定信源按MPEG-2标准对PAL-D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压缩编码,压缩的比特率为8.448Mbit/s,伴音信号按IEC268-15标准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利用数字化传输进行信道传输。在经过中继站的转播后,为了保证信号中不累积噪声,提高节目信号的传输质量,消除传输距离的影响,其中频调制主要采用QPSK调制的方式,解调则采用同步相干的.方式。虽然该种方式可能会产生一定得噪声累计,但是这种噪声低累计不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在扩容升级中,改造方案能够快速辩解的进行升级,压缩编码码率的变化节目传输容量便可以根据其改变而改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结束语

广播电视技术中,微波传输技术开始广泛的应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中,通过数字化的信号传输,提高了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质量。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微波传输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其中的技术应用以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这极大的推动了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和研究。

第3篇:提高广播电视的微波传输通道效率论文

提高广播电视的微波传输通道效率论文

摘要 :对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效率进行分析,介绍提高广播、电视微波传输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微波传输;效率;广播电视

1影响传输效率的因素

在广播电视业中,广播信号的发射一般是通过广播站点的微波传输来进行。随着科学的进步,微波发射的效率和发射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微波设备本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为了保证微波发射系统的正常工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放,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对微波发射设备的故障有足够的了解。由于微波发射设备主要通过微波来进行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和传输,受限于微波本身性质的影响,微波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信号的衰减就会影响广播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在实际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微波信号会因为多种原因而产生信号强度之上的衰减。在实际的生活中,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微波传输数字化的广播电视的论文

微波传输数字化的广播电视的论文

1广电微波传输网的数字化改造

广电微波传输网的数字化改造由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组成。一期工程主要起示范作用,它涉及到4个微波站。

1.1整体设计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委员会的建议,新P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射频波道配置应该与原有的射频波道兼容。考虑到对传输速率的要求,此次微波传输数字化改造工程在原模拟电路路由基础上进行,采用34Mbii;s准同步数字体系,“1+0”的传输模式进行配置,使用的频段仍为原模拟微波设备的广电专用频段6GHz/8GHz,并采用QPSK调制方式,在利用原有站址、天馈线和铁塔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6GHz/8GHz、34Mbit/s的PDH数字微波传输设备,PDH复用设备,网桥和相应的附属设备来实现。电路设计完全按电信方式接口,除传输电视、广播节目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判断方法探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判断方法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