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学前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 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China state council iued the Several Opinion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which clearly proposed that pre-school education face many crises such as a difficulty of many child stay outside pre-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he shortage of education fund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out perfect mechanism of pre-school teacher and early education system, without-balanced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different area.(第一段已经翻译完了。)
在《意见》中明确指出,政府鼓励多种社会力量举办不同形式的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采取大力支持的举措。虽然这一政策的颁布实施,解决了“入园难”的问题,缓解了我国幼儿教师师资不足的困难。Several Opinion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learly st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a variety of different forms of organized social forces kindergarten, private kindergarten to take strong support for initiatives.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enacted to addre the problem of entering a kindergarten, easing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编制外幼儿教师的产生。It also led to a lot of preparation produced outside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本研究以不同形式幼儿园中的编外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作为切入口,研究编制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关于编制外幼儿教师(outside-teacher-form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的职业认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In this research, I take different forms of supernumerary kindergarten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ional identity as an entry point, the overall statu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study prepared outside profeional identity and related factors, outside-teacher-form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the profeional identit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本研究中的问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琳琳关于《上海市保育员职业认同的调查表》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小伟关于《非学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调查表》相关问卷内容,经过综合整理而成,只是做了很小的改动。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of Shanghai East Normal University of China, Chen Linlin on “Shanghai nursery profeionalidentity survey”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Li Xiaowei on “non-pre-school preschool teacher profeional identity survey” related questionnaire, madeafter a comprehensive finishing with a little changes.在重庆和成都辖区内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69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在编幼儿教师54人,编制外幼儿教师215名,对20名编制外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运用了SPSS21.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后(不会
翻译),结果如下:In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69 preschool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in Chongqing and Chengdu, of which 54 in the series preschool teachers, 215 outside-teacher-form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 20 of the interviewees were conducted outside the preschool teachers.(一)、从本研究范围来看,编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编制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均值M=4.10,略高于理论中位数M=4.06(Sample median;)。高于编制内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M=4.06)。
(二)、编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呈现“虚高”(virtual height)状态。主要原因是编制外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深度认识,导致了这种情况的产生。From the scope of the study, preschool teachers‘profeional identity supernumerary is higher overall level.From the results, the preparation of profeional identity outside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mean M = 4.10,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theoretical median M = 4.06(Sample median;).Higher than in the prepar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ional identity(M = 4.06).(Two), supernumerary preschool teacher profeional identity presents the overall level of “High”(virtual height)state.The main reason is the lack of depth in the prepar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outside the knowledge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ional identity,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this situation.(这个是问的朋友,都不太专业)
(三)、编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幼儿园性质、幼儿园等级、教师年龄和教龄、职称和职务、工资、专业和是否为师范这几个变量上差异显著,而编制外幼儿教师的学历的差异性不明显。其中,幼儿园性质、教师年龄和教龄、职称和职务对编外幼儿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归属感影响最大。Teachers’ ages and seniority, job title and duties, salaries, profeional, and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on several variables significantly.Among them, the nature of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age and seniority, job titles an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upernumerary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rofeional occupations emotional sense of belonging.对于编外幼儿教师出现的这些职业认同的特征,笔者提出了以下整改意见:
(一)、建立完善科学的编外幼儿教师入职制度和管理制度标准,从严执行。
(二)、更多关注编制外幼儿教师的群体。For profeional identity characteristic appearances of such supernumerary preschool teacher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correction to:(a)To establish a sound scientific supernumerary preschool teachers entry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s, strict implementation.(b), Pay more attention to outside-teacher-form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
关键词:编制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生词本
第2篇:学前教育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及家园合作意识的逐渐强化,幼儿早期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家长和老师都认识到,要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家园合作平台。虽然近些年家园合作已取得不小的进展,但总体上还是差强人意,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家园合作 行为习惯 共同观念 家园沟通 家园环境 教育方案
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已经促使人们对幼儿的习惯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幼儿习惯的养成是通过周围各种复杂环境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因此幼儿要发展好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建设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就是其所处的两大环境。然而在任何一个环境中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来慢慢实现。这种共同努力也就是所谓的家园合作。怎样来实现完美的家园合作呢?我从各方面去寻求方法和答案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家园教育观念、目标、思想趋于一致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来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是家园合作的基础。只有观念思想一致才能谈合作,才能合作好。在转变观念上幼儿园要把只有学校才能教育孩子的观念变为开放的家园共育的观念。家庭一方要对传统观念中的“养是父母教是老师”的观念否掉,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方面的承担起来。在观念一致了之后还要共同提高一下教育观念的科学性,因为经调查表明不少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我园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每当家长会园里都会给家长发关于科学教育的书籍,并且时而请讲师给家长们宣传科学教育观方面的知识。当家园共同用科学的教育观去教育孩子时,那么此时形成的合力,必将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增添希望。
家园在教育目标上要想趋于一致首先应当为习惯确立标准,并且把这个标准当成培养孩子的目标,并一起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其次家园内部成员之间的教育目标也要一致。如果,一个严、一个爱,这样做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家园目标一致很重要。
在思想上趋于一致就需要家园共同了解当今社会儿童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当今社会环境具有现代气息,所以家园要拥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同时要知道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必须在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加强对幼儿的行为指导。家庭教育要尽可能配合幼儿园教育思想来教育孩子,适时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
总之,家园必须用同样的科学教育观念武装自己,在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作用的同时坚持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并重的原则,形成观念一致的教育合力,使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家园勤沟通,为家园合作做好保证
传统意义上的家园沟通通常是家长会,都是教师说家长听,会中几乎没有交流和重要的讨论,因此家长没有参与性。很多关于孩子的发展问题也不能解决。除此之外与家长基本就没有其它的沟通方式了,这中间的教育就会出现断层,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被忽略了很多。所以要想家园合作好就要经常进行沟通和讨论,及时的对孩子问题予以解决。
(一)家园反映表
家庭与幼儿园各自对幼儿的每日情况进行相互的反应,并且把情况都记录在各自反映表里。家园可以很容易的针对幼儿的习惯进行讨论研究,从而准确的制定出适合每一个幼儿的培养方案,这样有效的沟通才不会耽误孩子良好发展。例如,我在实习中有效地运用家园联系本,每天都记录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情况等,家长也每天给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我也能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更有利于家园合作。
(二)进行家访
园里教师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家访工作,了解不同孩子在家的生活表现、成长过程、个性发展情况等,让家长填写幼儿调查问答卷,和孩子们多交流、做游戏成为朋友等。我园有些孩子生病在家休养,老师很关心他的健康,也会进行家访。这样家长和孩子心里都很高兴,喜欢上幼儿园。
(三)召开有活力的家长会
开会的时候家长要有主动性和参与性,对于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都认真属实的反应给老师,老师也要详细的回答家长的问题,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把家长会变成一场座谈会。
(四)开放半日活动
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幼儿园进行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观摩老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将集体教育活动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在幼儿家长面前,使家长看到孩子在园的生活,了解到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活动之后,家园之间互相讨论提些建议,为半日活动做个总结。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家园沟通紧密,对孩子的了解将会是全方位的,不会造成对孩子的忽略。家园勤沟通,合作有保障。这不仅可了解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还可满足老师的教育需求和孩子的心理需要。
三、优质的家园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
由于幼儿主要在家庭和幼儿园成长和发展,所以家园环境好坏对他们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有句话说“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也可以造就人。”正因如此那么就要把家园的环境创造好,让孩子有一个优质的环境氛围。下面分别讲讲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创造。
(一)创造完善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方面父母要创建一个好的家庭环境。首先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其次是让孩子生活在爱的海洋里。除以上两个重要方面还可运用以下方法。
1、家庭要有好的生活规律
家庭中家长在生活作息方面的一些习惯,孩子通常会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做到生活有规律,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来影响孩子。
2、给孩子一个娱乐活动区
良好的现代家庭物质环境应从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方面着眼。做一个幼儿游乐的场所,并且要做到娱乐设施全面。通过这个娱乐天地孩子就有了自由创新的环境。
3、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增添生活情趣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如热爱科学、爱好音乐文艺、注重文化修养等。给他们讲故事或者放些轻音乐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里。
4、创造亲切温馨的家庭气氛
一个家庭的温馨亲切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首先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尊重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其次是父母要对孩子关爱和信任,不能什么事情都武力解决问题。家庭环境对其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使其受益终生。
(二)创造健全的幼儿园环境
在幼儿园方面由于孩子多,老师顾不来。所以有些被忽略的孩子在心理上必然有些失落,那么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创造一个可以提高幼儿自信度的环境,当一个孩子能够融入环境的时候,他的好习惯养成也会变得简单。所以要实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创建幼儿园环境。
1、关怀的氛围
在集体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主动的调动其积极性,让其与他人成为朋友、伙伴。一个幼儿园如果以人为本,就会将自己的心贴近孩子,真正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孩子们在感受关怀的同时也会学着去关怀他人。实习中我们老师都尽心尽责的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天冷了给他们加衣服,睡觉时耐心的守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我们也换来了孩子对我们的爱。
2、重视对孩子发展的投入
所说的投入是多方面的,这些投入包括:在音乐视频设备上多投入,通过音乐和儿童碟片的熏陶可以增加孩子对艺术的理解;在心理方面多关注,由于孩子们的心理不稳定,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产生剧烈变化,甚至产生阴影,那么就要多和孩子谈心,用些专业的心理老师多和孩子沟通;在交际语言方面,多多训练孩子的沟通能力,这将会使他们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阅读学习方面,多投入些儿童书籍,让孩子们共同享有好的学习的环境;休息运动方面,注重孩子的午睡时间,让孩子休息好,注重孩子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
3、制定规范的幼儿园规章制度
规范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幼儿的权利和安全,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们知道任何事都是有规可循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和自理的能力,那么这个规章制度就是成功的。所以用合理的规章制度去完善幼儿的管理也会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
可见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那么就要去设计一个好的环境,再让这个好的环境去设计我们的孩子,为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助把力。
四、制定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案是关键
凡事都要从早抓起,孩子的习惯也是一样。在孩子的发展期,家园要共同研究针对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并一起执行。首先家园要先认识习惯,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不是由遗传得来的,是后天形成的,只要教育得法,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仍可以改变。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以及未来事业的成功。在了解这些之后家园就需要制定出一套方案,为幼儿好习惯的养成做保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定标准立原则
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所需培养的好习惯确立个标准。比如在生活方面的习惯标准:早起早睡、刷牙洗脸、自己穿衣等。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立出一些明确的原则,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哪些事情是在多长时间里一定要做好的。
(二)多多鼓励孩子
幼儿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园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比如我园老师就常用口头表扬、奖励小粘贴等方法来鼓励幼儿,效果非常不错。
(三)开展亲子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不仅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还增添了乐趣。这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使他们变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
(四)反复练习和强化
通过反复的练习,强化一定的程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和累积,使幼儿逐步养成好习惯。
(五)科学引导孩子
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我们园的一个孩子特别的任性,究其原因都是他父母的娇生惯养,我们已经和家长做了沟通,建议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能总是纵容孩子。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利用游戏培养孩子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方法。例如我曾在幼儿堆积木的时候教导他们要懂得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七)把爱和严结合起来
由于家长爱孩子,因此在有些时候孩子犯了错也会妥协迁就孩子。例如当孩子在商场非常想买一件东西的时候,不给买孩子就闹,这个时候一般家长都会心软,总这样就会惯坏一个孩子的。所以既要有爱也要有严,家长可以暂时的不理孩子,让他们感到家长的威慑,知道什么都要有个度,这样孩子就会自觉的养成好的习惯。
(八)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幼儿必须掌握的能力,家长老师要早些教会孩子学会自己穿鞋,系扣子等能力。要知道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从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除此之外家长应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集体中的一员,也能让幼儿逐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我园也要求孩子自己学会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良好习惯,时间长了孩子们都变得很主动,老师看在眼里也非常高兴。
(九)培养孩子的礼貌
礼貌主要是指待人接物要有礼节。实施时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大小,提出具体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和规范,促使幼儿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实习期间,孩子们早上见到老师都会说一声“老师,早上好”。我觉得这就是在点滴的事情上让孩子学会礼貌的好方法。
家园合作只有研究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才是硬道理,因为只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以上这些方法对于培养幼儿的习惯很有效果,在家园合作的努力下对幼儿认真的教导培养,相信幼儿养成良好行为好习惯不是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很清楚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有效办法,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合力培养必然给幼儿带来更趋于完善的教育。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家庭和幼儿园都应尽的责任。请我们家园合作!
【参考文献】
1、唐骏波 《习惯主导人生》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高石 《儿童全面素质教育法》 改革出版社——2001.23、凌小云 《成功家教》 重庆出版社——2001.14、施良方 《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张曙光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儿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第3篇:学前教育论文
语言——幼儿成长的助推器
摘要:语言在幼儿成长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首先从儿童生理特点谈论语言的发展,其次,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最后运用多渠道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发展关键期培养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人之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语言——运动中的声音
声音是有精微能量中最粗糙的一种,其频谱横跨15赫兹至超过20000赫兹这么一个广阔地带。人的语言频率处于125赫兹到8000赫兹之间。20000赫兹以上的高频振动超出了我们的听力范围,但我们的骨骼和皮肤能感受得到,这些振动影响了我们队语言的理解。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