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中学生“织围脖”弊大于利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2 07:05: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17优秀议论文:中学生“织围脖”弊大于利

2017优秀议论文:中学生“织围脖”弊大于利

中学生“织围脖”弊大于利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上浏览的中学生沉迷于其中。

微博——一种社交网络——已经对中学生产生了影响,其影响相当严重。由于微博的使用,中学生能提供一些信息并且能传播一些不良信息,使得沉迷于微博的中学生大大增多。

微博的`广泛在于中学生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且能与微博中的陌生人聊天,对此产生了兴趣;中学生还对于微博传播的不良信息感到好奇,对此沉迷于微博中。因为在微博上常常有博客回复他们一些难以解答的疑问及观点,使中学生能通过微博的方式了解一些信息。微博的另外一个作用在于:只要有博客发表内容,立刻能传遍各地,并且在一瞬间的时间能让读者看到博客发表的内容。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发生这种类似的问题,例如:微博上有人对一些产品做出推销,让一些消费者对此感兴趣,并且掏钱买次品货;一名中学生因为长时间沉迷于微博,对此每天发表一千多字的文章,让博客浏览,却没见过这名中学生写过一千多字的作文。微博,一种传播的工具,却让中学生陷入这个局面。

对此,我们对于中学生“织围脖”表示反对。因为“织围脖”使中学生沉迷于微博,并且成绩一落千丈。

第2篇:“织围脖”也需看场合

“织围脖”也需看场合微博等新媒体应用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用微博与网民互动也日益成为一道新的风景。但是,在隆重举行的会议、审议讨论的现场,过于频繁的微博更新,源源不断的“图文直播”,难免让人产生疑问:太过积极“织围脖”,是否会影响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

毫无疑问,微博如今已成为代表委员了解社情民意、问政于民的便捷渠道。通过微博征集民意,“晒”议案提案,互动交流,既帮助代表委员不断完善议案提案,又增进了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从两会开始至6日12时,已有361名代表委员在新浪开通微博,引来超过500万网民关注,就是最好的说明。

然而,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如果会下“织围脖”可算履行职责的一种方式,会上大量“织围脖”难免让人产生“耽误正业”之忧。翻看一些“热门”微博,不少被“狂转”之贴均发自会议进行时。为了“直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一名委员从启程登车到抵达会场,从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至返回宾馆,4小时内连发近50条微博。6日上午,正是代表委员分组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时间,新浪的代表委员微博专区依然热度不减,仅9点至11点便滚动代表委员微博30余条。个别代表委员甚至“客串”起记者,推出大量图文直播。

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重托,依法履行神圣权利,政协委员承担重要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二者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年一度的两会,会期短暂却内容丰富,尤其是今年的两会,时逢“十二五”开局之年,更需要代表委员聚精会神,集中智慧,群策群力,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开良方、献良策。如果在重要场合把大量心思用在“织围脖”上,难免赚了“眼球”,却可能耽误履职。

代表委员“织围脖”,不急在一时一刻。在两会期间“临时性开博”,不如把微博建成长期与网民沟通的平台;用微博赢来“粉丝”围观,也需要用高水平、有见地的议案提案为百姓建言。代表委员履职不仅限于两会,人们期待着,代表委员能把微博真正作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渠道,汇社情,商国计,不负人民厚望。(记者崔静)

第3篇:织围脖必备的说说短语

织围脖必备的说说短语

1、来自天城的青青,独步天涯,浪迹四海,亦无憾

2、生活,磨去的不仅是性格的棱角,还有爱情的光彩。

3、泪水可以调和色彩吗?也许会更淡,也许会更艳

4、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女人自己上

5、眼中的世界已然不是地狱,因为天堂之秀重注我心

6、都被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骗了。资深也会碰钉子。

7、曾经张狂过,曾经任性过,曾经如此的骄纵,曾经,一切皆因曾经的年轻与美貌。

8、人生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以解忧,惟有吴悠!

9、孔子说,自已设计的东西不好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向别人讨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10、有时候,你说的话可能会伤到别人,但有时候,你的沉默会让人伤得更深。

11、我没有足够的色彩去描绘你的美丽,更没有出色的文采来表达我对你的情意,我却有一颗真挚的心。它为你跳动,随你欢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一,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

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利于弊。但我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因为中学生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构成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优秀议论文:中学生“织围脖”弊大于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议论文:中学生“织围脖”弊大于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