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党组织生活开展的读书月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动力,毕竟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地静下心阅读过一本书,好好地平抚一下近期忙乱波动的心灵。而且我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增加了不少,心里也不得安静。这一次的读书我相信会给自己一份精神支持,从而助于我理清思路,总结一些心得。
结合读书月方案,我精心选择了这样一本书《点一盏心灯》。一串又一串的四五百字的小故事透露出一个又一个朴实的人生道理的,虽然和近期学习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着实给我一份心灵的感动。阅读《点一盏心灯》,我觉得是一次心灵的熏陶,我可以找到源于心里的那一份支持。
这本书的内容很真实平凡,所述说的源于生活的小故事,折射出的人生道理却给我很大的体会。一个个很淳朴的主人公:天真的小徒弟、孤僻的老太太、偷药方的华佗、勤俭致富的富翁、身经百战的老兵等,这些生动地蕴含着106个人生大道理,很多很多都给了我一定的心灵洗礼。但是最难忘的莫过于老尼姑说的那一句话:“心里有一盏灯”。即使是在黑暗的地方,她都不会觉得黑,反而会更加的平静,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思考。
想想自己常常因为各种人与事的困扰陷入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不能很好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身体将会被我们弄得疲惫不堪。因此很有必要在自己无助难堪的时候找寻心中的那一盏灯,用它来支持你摆脱困惑。相信这种时候,心灯往往比外界的支持来得重要可靠,因为它完全是属于你的动力。结合自己的学习,我真心感受到这句话的份量。想想自己面临的压力,虽然很多很大,但这已经是事实,前面是很迷糊,但是生活还是继续,这时我们不妨让心灵保持平静,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既照亮了自己更照亮了别人。
看过《点一盏心灯》一书的人都会知道里面还有一则重要的小故事,即盲人拿灯走夜路。试想想一个看不见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盲人的一番话使我备受启发:”我虽然看不见,但可以为别人照明,也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倒我了。我看不到他们,但我照亮他人,帮他们指引了路,也让他们减少一些挫折,也不会撞到我,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我想说这是一份智慧,应该好好领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重要,为他人多着想对自己也是一份回报。
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读完《点一盏心灯》的感受,我会想到六个字:成人即是成已。一方面我们要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之光驱散浓重的黑暗,照亮脚下的人生路,自己找寻心灯;另一方面是多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要知道个人与他人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书的题记说道: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一盏心灯。”我想这一句话已经足以概括我的心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了。
第2篇: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岁月萧萧走过,成长充满蹉跎,遥远漫漫的成长之路,漆黑;那么让我们点起心灯照亮前进的道路。
——题记
穷游书海,收获的,铭记的,感动过的,有许多:或是刻骨铭心的教益;或是感人肺腑的真实事例;或是时时用,天天见的百科知识。
自打二中的“小蓝鲸”书屋成立以来,我和同学便以此地作为我们的据点。每逢书屋开放日,我们都会带上自己的书卡以及那个蕴含真理的笔记本。
有一天,我无意间与他相会,便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总是与他的同伴藏在了书柜的犄角旮旯,披着朴素的披风,披风上面便是造就了他的人以及赋予给他的那个神圣的名字——《点一盏心灯》。
从此,我便向他学习,向他请教,求知,求实以及求学。他总是向我介绍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奇人怪事,好人好事,当然更多的则是向我诉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向我分享,和我一同进步。
可是有一天,他却不在为我倾诉,为我分享,和我一同感悟。也许,他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留给我的,却只有对他的不断思索,不断品味,以及在回忆中感悟,在成长中发现了吧!
当我和他分离之际,我闭目思索:是否,我应该在空闲之际,闲暇之余,重翻他的`历史遗迹,品味他的心灵意境。接着,我做了,我带上了我的心灵,同他一起,走上了心灵深处的旅行。
并且在这期间,我也认识到了,我也学习到了: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不因失去而后悔,而要学会在失去中收获,吃亏是福。再同别人交往时,要学会奉献;站在他人的立场,换位思考。也许,还有很多,只是我还没有寻找他的另一些足迹。
“点一盏心灯”用书籍照亮前进的道路,用知识填平其中的坎坷,铭记失败的经历,寻找成功的方法,在成功中进步,在失败中成长。一步一个脚印,一生一个追求,只为踏上人生心灵的旅程。
第3篇:《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放弃的魅力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墉的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集。刘墉旨在点一盏心灯,让人可以看清双眼无法看清的人世风景。
这本书里收集了一百多个小故事,有亲情、有战争,有人世的虚伪与真实,也有人生的欢愉与苦闷。其中共有十八篇小故事,每则小故事可能就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其中的他、她和它,其实都有可能是正在为生存汲汲营营的我们。
度过喧腾的国庆长假,再次回味其中所展示给我们的社会的缩影,依旧发现它所描绘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如此之真;它对人生的意义的诠释是那么得贴近现在的生活。刚刚毕业的我,极力寻找一方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断努力追求自认为适合自己的东西。然而回顾自己的汲取经历,我却发现,其实这条路两边的风景更美。
就像刘墉所说,“取是一种本事”、“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不否认自己是拥
第4篇:点一盏心灯
点一盏心灯
一盏灯可以照亮周围,一盏心灯却可以照亮不够清晰的双眼,点亮整个人生。
酸甜苦辣,是生活的滋味,所以会疲惫、会迷茫。悲欢离合,是生活的滋味,所以会痛苦,会失落。喜怒哀乐是生活的滋味,所以会流泪,会伤心。人生的路总不会是平坦的光明大道,我们需要一盏灯来照亮前行的路,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执着。给自己点一盏灯,驱散路途上的迷雾,温暖迷失的心,照亮前行的路。给自己点一盏灯,驱除生活中的阴影,融化冰封的心,迎着风雨前行。给自己点一盏灯,消除一路上的烦恼,滋润风干的心,坚强走向未来。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迷茫,缺少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坚定选择的勇气,少了一盏心灯来照亮前行的道路。2014年,满怀着对工作的期待与向往走进
第5篇:点一盏心灯
暮霭沉沉,茫茫楚天,印记他们的是步履匆匆;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陪伴他们的是旷世悲凉;君弃朝厌,多情离别,等待他们的是归程无期。
这不是梦幻,这是历史,谁也不知道“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帝王碾碎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梦,将他们逐出朝廷,逐出京师,逐到人烟荒寂的边陲,热闹离他们已是目不能视,耳不能及的“曾经沧海”,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没有想过,他的惩罚给了他们一片寂静,让他们的心灵在灵魂与生命的打磨中,在无边的沉默中,燃了一盏光明之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革旧立新,是你为人臣子的意气风发;厌俗嫉恶,使你不受污垢的高洁志向;奸人恶语,使你遭受一逐千里的贬官之行。“巴山蜀水凄凉地”,在那个民化未风的穷山恶水中,你体味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怆然而涕下”,而正是这苍茫的寂静中,山水打磨了 你的性情,洗去了
第6篇:《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
【篇一:《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点一盏心灯》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故事中的我,是一个坏小子,经常捉弄盲人陈大爷,直到有一天黑夜,陈大爷为我照路回家。他说照亮别人也是照亮自己,不至于让别人碰到他。自打那儿以后,我再也没有捉弄过陈大爷,反而热心帮助陈大爷了。
为什么“我”在一夜之间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因为陈大爷说他不怪我,在黑暗中,所有人都是盲人,他能点上一盏灯,去照亮别人,不让别人碰到他,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呀!太多太多的人其实都需要点上一盏灯呀!那盏灯,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
我小时候也经常给家里惹乱子,妈妈经常给我讲道理,告诉我要懂事,要做一个好孩子。所以我才从以前不听话、淘气幼稚的“坏”小孩,变成了现在懂事明理,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妈妈的教育就是在我心头点燃的明灯
第7篇:关于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关于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篇一: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妈妈向我推荐阅读刘墉的《点一盏心灯》。我随手翻阅发现这本书并不是什么经典的小说,也不是什么优美的散文,更不是什么有着完美的结局的情节书,这只不过是一本不起眼的“道理故事书”,但是在本书里却隐藏着106个人生的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这话说来不假。《点一盏心灯》大部分都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小故事,很亲切、很平易什么天真的小徒弟、孤僻的老太太、偷药方的华佗、勤俭致富的富翁、身经百战的老兵等,其中还有语文课上常提到的第三人称,什么老王、老温、老曹……,可以被替换为每一位读者,仿佛发生在自己身旁的事。此外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寓言形式的童话故事、禅玄趣味的对话,乃至令人莞尔的幽默小品。其中有一则我很喜欢。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长辈,以爱吃鱼头闻名,每逢家里吃鱼,子女们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