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敌与竞争意识人生哲理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1 07:16: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假想敌与竞争意识人生哲理

假想敌与竞争意识人生哲理

有段时间,我的.小狗染上了挑食的毛病,不论我喂什么,它都不好好吃,一心只想吃肉。

不能给它惯这个毛病!我想,饥饿是最好的老师,不给它喂,等它肚子饿了自然会主动去吃的。

然而饿了一整天,它还是不肯吃东西。

我走到它的饭盒跟前,想把饭盒收起来,就在这时,它突然怒吼一声向我扑来,吓了我一跳。

原来它以为我要抢它的食物。

我后退两步观察。

只见它狼吞虎咽,几口就吃完了一根火腿肠。

我看得目瞪口呆。

吃完一根,它又舔着嘴唇,摇着尾巴又向我来要了。

用这种方法,我让它吃了几根火腿肠。

这就是假想敌的作用。

小狗需要一个假想敌,来激发它的生命力,人又何尝不需要假想敌呢?没有假想敌,就没有竞争意识;没有竞争意识,多数人都将陷于平庸。

第2篇: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或许,现今社会的标语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适者生存。但人们是否想过,失去了心灵的圣洁,遗弃了传统美德,抛开了人性的善美,即使你在物质上战胜了他人,但在精神上你永远只能是个傀儡!所以,守护心灵之美,才能在竞争中立足,拼搏乃至取胜!

美国的体育仍出现多起兴奋剂丑闻:著名的女飞人琼斯在国际体联查出一直服用兴奋剂之后取消了其世锦赛冠军头衔并禁赛三年,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试问,用虚伪、作假换来的荣耀,只能如黄粱一梦,消逝无踪。真正能毅然不屈地立于体坛,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竞争当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然而,人们的自私自利、贪慕虚荣正一点点地抹杀心灵深处的正义力量。古人曾曰“成人之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尊老爱幼的美德正从人们的世界一点点蒸发、褪尽乃至消亡!为什么?是因为所谓的竞争意识,是因为“成大事者,必有牺牲之必要”,是因为“只要能达目的,手段并不重要!”北大教授于丹曾说:“只有心灵之勇,才能战无不胜!”那么,心灵之勇来源于何处?来自于2500年的中华文化精髓,来自于那些传统美德的升华!竞争意识当然也是必需的,但绝不能以牺牲传统美德为代价!

记得在某书中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位将领争夺将军宝座,相约丛林驰骋骏马以断胜负,行途半路,其中一位脱疆失神,马嘶 而去,另一位眼看事态紧急,奋力直追,最终救了脱马之将,以德服人,成为了将军。那时候,他并没有在关键时候驰马而去,心中的善良让他不顾危险去营救他人,这“德”,就是传统美德,优秀品德,而在真正的较量中,勿忘人性的本源!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也需要树立竞争的意识。但我们更需要做一个守护传统道德的人!2002年湖南的文科状元曾说他的成功取决于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他传承了勤学好问,不耻于学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也明确学习也是一种竞争,要想领跑在前线,就必须明白自己的不足,别人的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诚然,聪明的人会选择让良好的修养成为竞争中的法码,而愚昧的人只会在你争我夺中忘却自己的本性,物质世界的突飞不需要冷血的对战,更多的是,人性化的交流和坦然的竞争!

守护心灵之美,才能在竞争中立足,拼搏乃至取胜!

2、根扎地下,叶触云里

高2006级7班 毛一苇 每一个人都有一棵生命之树,或是娇小,或已繁茂。生物书上说,一片森林的树根都是相互依存的,集聚地生长有利于土壤的疏松,以便获得更多的养分。树木在依赖中竞争同存、相互间可以获得更多的滋养,以维护生态的和谐。

“根扎地下,叶触云里”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社会和谐共处的定律。郑渊洁说过,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老姜,那这将是一个怎样的辛辣的社会。“文敌诗友”的元稹与白居易,由于政治的主张不同,曾经针锋相对,敌意盎然,可当元稹听说白居易被谄遭贬,却觉中惊起,泪湿青衫。于丹说过,生命是一次流放,总有一些至信至理的东西值得我们追随。的确,我们不能因为竞争,而丢失了一些美好、最根本的美德,不能因为追求叶的繁茂,而放弃根的相握。

实际上,万事万物互为矛盾也互为统一,我们竞争是为了维护这个世界上的美好,而我们守住道德也是为了更有序地竞争。美国的“钮扣大王”,起初只是一家很小很平凡的杂物店。可是,店主为了更加方便顾客,甚至去很远的地方进一些获利薄的钮扣,就是为了守住心中为别人的美德,出乎意料地赢得了很多客源,打败了同类竞争的很多商店。弗莱明的父亲曾是一名很贫困的农夫,那个年代物资贫乏,所有的农民都在辛苦种田。当一名小孩落入水中,其他的人都出于担心救上来的是个“拖油瓶”而视若无睹,可是弗莱明的父亲却救起了小孩,而这一救,救出了一个诺贝尔奖励——小孩的父亲是有钱的绅士,为了报答农夫,把弗莱明接走并给予了他很好的教育。

没有根的树,无法长存;没有道德约束力的竞争,终会误入歧途。我们竞争时,是否可以携着美德一起上路?让我像《致橡树》中一样:根扎地下,叶触云里。在竞争的丛林中别让美德寂寞得如一颗老人的心。

3、给咖啡加一点糖 高2006级7班 王越

有人认为只有喝黑咖啡才算真正地喝咖啡,加了糖会破坏咖啡的口感。然而糖会使咖啡变得更完美。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也只有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竞争意识在外交场显得尤为重要,一位出色的外交官必须有进取和竞争的意识,如若不然他们就不能很好地捍卫国家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尊严。

但是仅仅拥有这些,他还称不上出色。他必须还具有其他的品质。周总理无疑是成功的外交家,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时他丝毫不退让,在谈判桌上与对方争取到底,这才让我们取得了重庆谈判的成功。但在他的铁和硬的背后同样有着柔如水一般的包容: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禁止美国一切官员同中国官员握手,因此,一次会议结束后,周总理照例走去与那位美国官员握手,而美国官员并没有伸手,只是象征性地摇了摇他的肩。而当72年尼克松访华时,那条禁令解除了,周总理仍然迎上去与尼克松握手。周总理并没有因为过去的遭遇,而记恨美国也让尼克松丢一次面子。

他宽容了过去的过失,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钦佩。

不仅外交场上需要竞争与美德的结合,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结合,设想一下,某一天大家开着车在路上,但每个人出于内心的竞争意识,不讲谦让,不允许别人超车,不允许别人开得比自己快;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加速、超车。这样整个公路就成了赛车场,交通根本无秩可言,只会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当然邻里间若没有谦让与包容,为小事都要争到你死我活,那么,楼道、小区、乃至整个社会便毫无安全可言。

宽容与谦让,并不会消磨一个人的竞争意识。相反,只有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才是读懂竞争内涵的人,也只有他们才会真正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好比如糖会让咖啡变得完美,而不是咖啡的败笔。请记住喝咖啡时给咖啡加一点糖。

4、没有牛奶的面包是干枯的高2006级7班 邓立婉

记得当年公私合营的时候,有人问那位率先进行公私合营的民族资本家为何要这样做。他的回答如此简短有力:“是的,我是一个民族资本家,但我更是一位中国人。”所有人都为他高尚的爱国情操而感动。

今天,在某公司的招聘会中,主动让座的张媛媛却因自己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被谢绝聘用。于是整个省城的人都为竞争和美德的取舍而争论不休。

这让我觉得有一丝荒凉。在商品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已经开始对美德产生了质疑。美德是什么?美德就像是一杯很香醇的牛奶。竞争和利益是什么?它们就像是一块很厚实的面包。两者搭配,才会显示出奇妙的美味。中国的确是饥饿得太久了。所以在物资丰富后,总有许多人不顾一切地吃面包充饥,顾不上喝一口牛奶。可是他们是否想过,这样吃了会噎着吗?没有牛奶的面包是干枯的。它会让进食变成一个机械的过程,失去灵魂,失去意义。

现在的竞争如此激烈,但若人们在此间忽略了美德,它就使竞争变得坚硬和生冷,变得没有价值。

在信息技术行业独占熬头的美国微软公司,2001年被控告,罚金60亿美元。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产品的捆绑销售。这会造成竞争的不公。对于这样丧失道德的行为,社会是会给予遣责和否认的。即使当时会带来丰富利润,也会加倍偿还于最后的罚单中。欲速则不达,忽略了美德的竞争是没有生命力的。

所以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要走自己发展,又会兼顾其它国家的共同发展之路。我觉得这是对的。只有宽厚待人,再强大自身,才是真正的强大,才会被世人所接受,才会真正拥有坚实的基础,才会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

我们应当在具备了传统美德的前提下竞争。的确,竞争要靠手段。但是竞争的根本不是手段,是实力。只有在保证自我良心湿润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可靠的,有意义的。我想我们不应该在竞争的形式上迷失自我,而是抓住竞争的根本,竞争的核心。

是故,勿忘传统美德,亦会使竞争散发馨香。

我们中国人通常是像羊的,温柔尔雅,带着孔夫子的教导及传统美德的熏陶,而外国人则是一只只充满活力及野性的狼,锐意进取,拼博争取,强烈的表现与征服欲。地域的文化差异,在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狼与羊的结合,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相辅相成才是永不败的关键。

狼为羊提供前进的动力,狼就像羊心中的动力泵,不断地鞭挞着羊前进。就像清朝末年,统治者们以天朝上国自居,读书人研究孔孟之道,满口的之乎者也,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当“夷人”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工业革命,发展科技与经济,雄心勃勃地想将中国归入自己的版图时,清政府并没有觉悟,以至“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诸多国难国耻的发生,中国人民忍痛着将近一百年如地狱般的苦难,这说明什么?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传统美德将会显得那样地软弱无力缺乏生机及抗争的能力,而人们把入世比为“狼来了”,这又是一只狼,带来竞争威胁及机遇的狼,在外国大量优质廉价的商品销入国内时,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敢不敢驾驭这只狼,使自己的产品赢得市场,这就要强烈的竞争意识来打气,锐意进取,同时用传统美德的微笑面对每一个竞争者。

羊守候狼的灵魂及道德底线,泰戈尔说过“缺乏道德的勇敢是最可怕的犯罪”竞争意识如果没有传统美德的规范,就会出现不平等竞争经济诈骗等诸多法律不容,道德不齿的行为,像:黑心棉等为代表的假冒伪劣商品,品牌盗版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真正有效果的竞争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原谅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是守候道德诚信做事的产物,韩信蒙受胯下之辱,如果他逞匹夫之勇,拔剑杀了那个无赖,他也不可能辅佐刘邦成就千秋霸业,也不可能成为“多多益善”的怀阴侯,道德永远都是市场竞争的标杆及最终归宿。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要切实坚立竞争意识。“道德是规范人生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用中华传统美德修身养性。只有狼与羊的结合,才会创造永不败的神话。

第3篇: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

“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话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应聘者一个座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做准备时,一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关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张媛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保持这种美德。

你如何看待此事呢?请以“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为话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上面的材料,考生在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合作,则是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指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提倡竞争,更要提倡合作。

在研究性学习中,不同课题小组的竞争,同一个小组成员的竞争,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他们争分夺秒,忙个不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假想敌与竞争意识人生哲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假想敌与竞争意识人生哲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