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练习题和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1 07:16: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法制史练习题和答案

法制史练习题和答案

单选题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

B.商

C.周

D.秦

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

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

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护公有财产

C.保护工商业

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

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

A.《垦草令》

B.《为田开阡陌令》

C.《分户令》

D.连坐法

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令、比、式

B.律、令、科、比

C.律、令、式、课、程

D.律、令、格、式

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

A.《具律》

B.《盗律》

C.《杂律》

D.《厩律》

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台

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

A.《法律答问》

B.《大杜律》

C.《小杜律》

D.《张杜律》

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A.《九章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1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

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

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

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

1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大律》

1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北魏律》

1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

1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

参考答案:1.A 2.C 3.A 4.A 5.C 6.C 7.D 8.B 9.D 10.B 11.C 12.C 13.C 14.D 15.A

第2篇:法制史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法制史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3.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5.简述《大元通制》。

6.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特种刑事法庭。

参考答案:

1.《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按五服制的标准,愈亲近者,卑犯尊,处罚越重;尊犯卑,处罚越轻。愈疏远者,卑犯尊,处罚较亲近者为轻;尊犯卑,处罚较近者为重。这一原则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从而确立了后世法定亲等制度。

2.1902年,清廷命沈家本等为修律大臣,并下达下谕,规定修律的指导思想是:“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此后又陆续发布上谕,反复强调其指导思想,表示绝不能动摇“三纲五常”这一“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

3.宣布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的土地分配方法;确认农民对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权;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为乡村农民大会.贫民团大会.区县省级农民代表大会;确定保护工商业原则。

5.(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即,取消旧贵州的特权无论何人犯罪,都要依法论处。

(2)制定成文法公布于众,使人人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3)执行刑罚时,加重对轻罪的处罚,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6.(1)元英宗至治年间成书的一部法律集成。

(2)共2539条,分为三纲一目,纲目之下又分为若于细目。

(3)内容方面继承了唐宋法典的基本精神。。

(4)是一部有法典性质的法律集成。

7.(1)1927年增设。

(2)1948年公布《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特种刑事法庭审判条例》。

(3)期中规定:在南京设立中央特种刑事法庭,在司法行政部指定地点设立高等特种刑事法庭,负责审理《勘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所规定的条件。对其裁判,不得上诉或抗告。

第3篇:120道[法制史]练习题

法制史演练题

单选:

1、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B A、五过

B、五听

C、五刑

D、五善

2、秦朝把杀伤、盗窃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称为C A、家罪

B、公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是指

A、宋国的“刑器”

B、邓析的“竹刑”

C、晋国的“铸刑鼎”

D、郑国的“铸刑书”

4、“亲亲相隐”原则是()在法律上确定下来的。A、春秋时期B、汉朝C、唐朝 D、明朝

5、封建制五刑正式确立于 A、《北魏律》B、《北齐律》C、《开皇律》D、《唐律》

6.“十恶”首次规定于()。A.《晋律》

B.《魏律)》

C.《唐律》

D.《北齐律》

7.将廷尉改为大理寺是在()。

A.秦代

B.晋代

C.北齐

D.北宋

8.《唐律疏议》指的是()。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国法制史第五章练习题

中国法制史第五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元前216年秦朝颁布了“ 使黔首自实田

”的法令,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

2.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

”事件。

3.秦朝采用“ 法家

”思想作为自己统治思想的基础。

4.秦朝提出“法令由一统”,意思是说,全国不仅施行统一的法律,而且最高立法权属于 皇帝。

5.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 凝脂。”

6.秦王嬴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同时,也首次建立了 制度。

7.秦始皇和李斯等人取消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了

郡县制。

8.秦朝中央行政机关实行“ ”。

9.早在先秦时期,秦国运用法家选拔官吏的思想,提出“ ”。

10.秦朝以 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

1.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法制史练习题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制史练习题和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