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原文阅读及译文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1 07:15: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贾岛《推敲》原文阅读及译文赏析

贾岛《推敲》原文阅读及译文赏析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② 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 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

1.A

2. .①想到 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 ③惊讶④祥细

3.B

4.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5.“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韩立马良久 ( ▲ ) ②岛初赴举京师( ▲ )

③遂于驴上吟哦( ▲ ) ④遂并辔而归 ( ▲ )

2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3.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21.(2分)①很 ②参加科举考试 ③在 ④连词,表修饰(每个0.5分)

22.(5分)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炼”“遂”“吟哦”“引”各1分,大意1分)

23.(3分)示例:①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 ②文章不厌百回改 ③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每点1分,意对即可)

参考翻译:

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 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第2篇:贾岛推敲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作诗时,非常讲究铸字炼句,反复苦吟思索,人们耳熟能详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就是他作的《寻隐

者不遇》诗。

有一天,他骑驴访问隐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归,他便在门墙上题诗一首(即《题李凝幽居》),共八句,描绘李凝隐居地的幽静景色,叙述自己来访不遇,以后再来,一同隐居。从李凝隐居地往回走,贾岛一直觉得这首诗的三四句有个字似乎应该改一改,原诗是这样:“岛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究竟用“推”字好呢?还是改为“敲”字好?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思索,总是犹豫不决,不知不觉间用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想把这个字定下来。这样一直走到长安城里,他还是做着手势不断苦吟。这时,当时任长安地方长官的韩愈出门办事,贾岛由于太专心了,一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还不觉得。仪仗队的士兵见贾岛这么放肆,已经冲进了第三节还要向前闯,便不客气地把他揪下驴来,推到韩愈跟前。韩愈问贾岛,为什么无缘无故冲撞他的车骑?贾岛这时已回过神来,连忙说明是由于在驴背上做诗,神情恍惚的缘故,并非有意冲撞。韩愈是有名的文字家,对贾岛的问题也发生了兴趣,不但没责备他,反而立马想了很久,然后说:“用‘敲’字好!”于是,这两句就最后定下来,成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改为“敲”字,是用来反衬李凝隐居地在万籁俱寂中更见幽静,也就是响中寓静,这比在万籁俱寂中无声无息的推门要好。

从此,韩愈和贾岛便成了诗友。

他的佳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等,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耐人回味,传诵至今。他曾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诗后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足见他锻句炼字的呕心沥血。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32岁时离开故乡去洛阳长安两京游历。在韩愈的劝勉下,弃佛还俗,应试科举,因出身卑微,屡试不中,曾作诗讥刺公卿。唐文宗时贾岛在今四川蓬溪和安岳做过长江主簿和普州司仓参军,65岁时改授普州司户参军,未及上任而去世。唐释可止在《哭贾岛》诗中说:“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那么贾岛早年在燕之何地生活呢?《新唐书》记贾岛“字浪仙,范阳人”。贾岛生于779年,卒于843年,当时范阳即河北道幽州府涿州范阳县,包含了今房山一带(房山析出单独设县是后来金代的事,这里不赘述)。明《帝京景物略》载:“今房山有石庵,曰贾岛庵„„有贾岛村,一曰贾岛峪。”

贾岛峪位于房山周口店西北,距房山路程20余里。千百年来,这条美丽幽深的峡谷一直叫贾岛峪,北京市测绘处于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全开房山县内部地图上,还标有贾岛峪村。由于地处煤矿采空区,村民早已迁出,地名也不再标注。但这里青峰乱石,山泉水潭,林密坡陡,鸟语花香,确实是美不胜收。贾岛峪是贾岛的故乡,也是他出家修行的地方,所以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仰慕,把它列为“房山八景”,名曰“贾岛遗庵”。目前峪里尚存一些山居遗址,峪的尽头就是贾岛出家为僧的贾岛庵(原名无相寺)。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沧桑变幻,现在贾岛庵只剩下残存的四五米高的石砌庵基,仍在山坡上巍然矗立着,庵前僧人们用过的石碾上落满了树叶和碎石。

元代孔进士曾来此凭吊,有《贾岛遗庵》诗传世,从中可见当时贾岛庵的情状:

乱峰青抱石溪寒,中有诗人独倚栏。夜月龛灯曾礼佛,秋风驴背偶惊韩。残碑剥落苔封篆,古寺荒凉草压坛。我有新诗吟未稳,推敲相忆路漫漫。

石楼镇二站村,相传为贾岛衣冠墓。墓呈丘状,方圆数丈,高约五尺。墓前建有石亭一座,亭中有大理石碣,是明代弘治年间房山知县曹俊所立,碑文为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书。贾岛墓原有贾公祠、宝顶(贾岛坟)及碑亭,占地130余亩。贾公祠是清康熙年间房山知县罗在公所建,祠坐北朝南,三进殿宇。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现存清代重修贾公祠碑记两座,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据说现已重修对外开放。

第3篇:贾岛推敲读后感

贾岛推敲读后感

篇1:贾岛推敲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习《推敲》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贾岛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本文讲的是他在拜访一位朋友时,因朋友不在,便留下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但在贾岛返回长安时,他认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的不够的贴切,用“敲”可能比较好。

就这样,骑在毛驴上,一手做推得样子,一手做敲得样子。他反复的琢磨。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当贾岛说明原因之后,韩愈也思考起来,认为用“敲”字比较妥帖。

从文中可以看出贾岛是以个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人。就这样,后人用“推敲”来比喻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也让我明白了好作文时改出来的。只有经过反复修改,才会有好文章。

篇2:贾岛推敲读后感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寻隐者不遇》就出自他之笔。有一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贾岛推敲读后感

贾岛推敲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贾岛推敲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贾岛推敲读后感1

伴着日复一日的滴答声,我也来到了属于自己快乐的假期中,终于有充足的时间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了。尽管以前在学校也读国学经典,也时时与圣人同行,但我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他们,真正让我感悟的是在这个夏天。

那一日,我拿着既当作业又当课外书的《笠翁对韵》一书,读到了《贾岛推敲》一文,尽管我不太明白,但我看到诗狂贾岛就为了用一个“推”还是一个“敲”字,坐在毛驴上也不“安稳”,还在用手比划,撞进了京兆尹韩愈的队伍里也不知道。他的用功不仅使我想起了数学家陈景润为了研究数学课题,一头撞在了树上,竟然向树说对不起。还想起了大发明家爱迪生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贾岛《新年》诗词赏析及译文

贾岛《新年》诗词赏析及译文((整理12篇))由网友 “LucyintheSky”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贾岛《新年》诗词赏析及译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贾岛《新年》诗词赏析及译文

新年

唐代:贾岛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译文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反正不是佛教的。

注释

嗟:叹息。

龙钟身:年老的身体。龙钟,年迈。

谁能……北宗人:当时国家正遭受战火,此句表现自己身为佛教中人对战争的无能为力。

北宗:佛教禅宗的一派,以神秀为代表。

篇2:贾岛的的诗词全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贾岛推敲》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贾岛推敲》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岛推敲》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简介《贾岛推敲》是中国古代一个名声颇显的的故事,语出后蜀何光远的《鉴戒录·贾忤旨》,反映了创作诗歌过程中对字句的凝练。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斟酌、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作品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做“敲”,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伊,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贾岛《推敲》原文阅读及译文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贾岛《推敲》原文阅读及译文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