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1 07:12: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学生状况分析

六年级只有10人,大部分学生都是爱学习的,但是善于动脑的学生不多,所以尖子生较少,同时还有两个男生学习很困难。

三、复习的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

2.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必治和化简比。

4.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8.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重难点

1、重点

(1)分数四则运算。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难点

(1)分数四则运算。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3)圆面积计算的推导。

五、复习措施

1、本册内容共分四个内容,每个内容一点带面进行复习,突出重点,讲练结合。

2、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强化各部分知识的练习。

3、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和晚自习重点有针对性地辅导学困生。

七、课时安排

1、分数乘法和除法1课时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课时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2课时

4、圆的有关知识1课时

5、综合练习2课时

第2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以下为大家分享的是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一是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 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同时在复习中突出核心概念及核心方法。二是加强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把学习迁移到新的情境。三是积累教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四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学整理知识,回顾、反思所学的方法与策略。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复习阶段,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调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优等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总复习目标:

1、理清已学的数的概念,弄清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 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按顺序进行混合运算,能根据数字特点,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3、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解方程,初步建立函数思想。

4、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能正确判别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能熟练地用比例解应用题。

5、牢固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与总价;运走的、剩下的与总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等等,能根据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应用题。

6、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通过画线段图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强化对应思想,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7、进一步掌握五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四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来分析解答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能根据实际正确处理结果。通过数形结合、头脑情景模拟再现等解题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观念。

8、进一步掌握读统计图表的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与作用,能根据统计图表预测统计项目的发展规律与方向,会制作统计图表。

三、复习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⑴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⑵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内数的大小。⑶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⑷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⑸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⑺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⑻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⑼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⑽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⑾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⑿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⒀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⒁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⒂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数的运算。⑴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⑵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⑶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⑷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⑸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⑹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⑺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⑻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⑽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代数初步:⑴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⑵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⑶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aχ±b=c,aχ±bχ=c)。⑷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和化简比。⑸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⑹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⑼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⑴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⑵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⑷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⑸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⑺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图形与测量。⑴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

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⑷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⑸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⑺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 60°,90°角。⑻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⑼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⑽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⑿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⒀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图形与变换。⑴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⑷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⑸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⑹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⑴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⑵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⑶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⑷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⑸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⑹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⑺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⑻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⑼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⑽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⑾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⑿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⒀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⒁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⒂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⒃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⑴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⑵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⑶能根据简单的问题,

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⑸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⑹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⑺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⑻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2、可能性。⑴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⑵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⑷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⑸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⑹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⑺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如列表、画图、猜想与尝试、从特例中开始寻找规律等)。

5、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应用题的复习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百分数、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的基本要求:其次应用题的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开放性,给应用题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命因素,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心理需求。如甲、乙、丙三人做出租车回家,当行到全程的时,甲下车;当行到全程的时,乙下车;丙到中点才下车。他们3人共付车费144元,你认为甲、乙、丙3人怎样付款最合理?简要说明理由。等试题的练习。

1、复合应用题。主要特点是规律性不强,关键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采用分析法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答。

2、列方程解应用题。主要训练学生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进行列方程。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找准单位“1”的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用比例解应用题。判断成什么比例,然后写出数量关系后列出比例。

第3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

(二)一、填空。

1、把一根长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2、15×表示()。

53、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一个数十亿位上的数字是8,百万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的数字是最大321

三、解方程。1- x=0.5x-:x=0.8:10

435

四、应用题。

1、只列式,不计算。

(1)一种衣服原价128元,现在促销打八五折出售,现在售价是多少元?(2)一种衣服原价128元,现在促销打八五折出售,便宜了多少元?(3)一种衣服现在促销打八五折出售,便宜了19.2元,原来售价是多少元?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是(),它是()位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是()。

5、():18=

8

=25÷()=32=()%

6、4时15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一)填空(共24分,每题2分)

1.我国目前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一百七十三万九千七百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8.12%。

2.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的地图上,育才小学到少年宫的路程是3厘米,实际路程应该是()千米。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如果将三角形按边分类,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4-5.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30()一辆小货车的载重量是2()

小轿车的油箱容积约37()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

6.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甲、乙两数的比值是,若甲数和乙数同时乘0.469,则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8.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比甲数多()%,甲数比乙数少()%。

9.若a: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1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和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的口算,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能应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能力,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能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和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乘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