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茵芋》文言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1 07:10: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本草纲目草部茵芋》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茵芋》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芫草、卑共。

气味

(茎、叶)苦、温、有毒。

主治

手足枯痹拘挛。用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石南叶、踯躅花、细辛、桂心各一两,切细,装薄布袋中,以酒一斗浸渍。几日后,取酒饮服。每服一合,一天两次。手足只感微痹即止。此方名“茵芋酒”。

脚气病(风气积滞而成,发时甚疼)。用茵芋叶(炒)、薏苡仁各半两,郁李仁一两,牵牛子三两(生,研末),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时以姜、枣煎汤送下。以泻为验。未泻再服。此方名“茵芋丸”。

第2篇:《本草纲目草部白药子》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白药子》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白药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风痰上雍。用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香,去牵牛一半后,共研为末,加防风末三两,和匀。每服一钱,茶送下。

咽喉肿痛。用白药末一两、龙脑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吐血不止。用白药烧存性,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眼烂生翳。用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取五钱掺入切开的猪肝中,煮熟吃下。

痈肿不散。用生白药根,捣烂帜患处。药干即换。

 

第3篇:《本草纲目·草部·白前》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白前》文言文

释名

亦名石蓝、嗽药。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久嗽咳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两(炒过),甘草一两(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猪肉、白菜。

久咳气壅(体肿、短气、胀满、喉中呼吸有声,不能平躺卧下)。用白前二两,紫苑、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后煮成三升,分数次服。忌食羊内,饩糖。

附方

李明珍说:“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阴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本草纲目草部茵芋》文言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草纲目草部茵芋》文言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