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颐和园》课文说课稿
《颐和园》课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颐和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想方设法研究它、解决它。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放松他们,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来参与阅读,并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源进行设计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开路先锋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为课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进行整合,特别适合于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把网上的一些资源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会把学生引进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也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
3、依据课改的新理念进行设计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自我学习、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在读中去感悟,在读、看、思、议中体会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了都会得到发展。
三、教学方法
1、谈话激趣法
学生在交流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时,教师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情境在现法
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以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3、以读促读法
在教学中,实行多项互动,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用声音读出美、用心灵感受美。
4、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文本,做颐和园中的一名小导游,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进行解说、介绍,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课的伊始,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让学生整体感知对课文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作下铺垫。
(二)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重点游览了哪些景点,把这些表示地名的词语标上记号。为进一步感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学习课文
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读文,想一想,在这里你都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在书的旁边做一做批注。
第2篇:《颐和园》说课稿
年组教研课
《颐和园》说课稿
王锐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板块第一篇《颐和园》。它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写景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贴切的过渡,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二、说目标
在粗浅理解教材后,我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基于课标、基于学情,根据文本内容和表达特点,还有单元导语与课后习题,我制订以下目标:
1、借助过渡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意;了解叙述的顺序,理清文路。
2、以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说重难点
根据中段的阅读目标,我把
1、理清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明白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把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
为了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达到目标,我主要让学生采用朗读法、对话法、想象法、圈划法等,来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整体感知
1、认读词语
2、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概括介绍颐和园的一句话。引出第一自然段,男女生分读。再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把颐和园的特点浓缩成两个字,随机板书:大、美。
(二)品读,触摸语言 这是课堂的重难点所在,将文路、教路和学路结合起来。我主要分四步走:
第一步:悟言之有序——在初读中,明白作者记叙的顺序
作者给我们介绍颐和园,是按照什么顺序的?(板书:游览顺序)生读二到五自然段,我再问: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请用波浪线划出来。
3、我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学习交流:(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我最后问:你读完这些词句,发现什么?(作者的观察很有顺序——言之有序;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些词句,你能猜到作者着重要介绍的景物吗?请把它们圈出来。(板书:长廊、佛香阁、昆明湖)
第二步:悟言之有物——在细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
1、学习“长廊句子”(1)找到相关句子。
(2)感受怎么表达?你发现什么?(板书:颜色、长度、美丽)
(3)体会语言:“273间,间间不同。”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思?(全部是不同的)(4)我接着问:文中像这样的表达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读一读!“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2、学习“佛香阁”句子(1)生读三四段;
(2)作者先后怎样观察?请你圈出表示作者在不同的地方观察的词语。反馈:板书:抬头一看—下面—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
(3)怎么介绍“佛香阁”?出示句子研读——你能调换一下词语的顺序,也能将将它介绍清楚吗?——比较一下,哪一句更顺口?
(4)怎么介绍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让你想起怎样的词句?(水平如镜、优美画卷……)——你能给“滑”字换一个字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水静、水平、水美)
3、学习“昆明湖”句子
(1)作者观察到什么?读第五自然段(2)交流:板书:堤岸、石桥、垂柳、小岛(3)重点介绍什么?怎么介绍得清楚?
第三步:悟言之有法——在总结中,回顾作者的观察的方法
1、讨论:作者是怎样介绍清楚的?
2、梳理归纳:准确选择观察点——有顺序介绍——多角度观察
(三)总结写作方法:首尾照应、移步换景、总分总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思路的设置中,我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在教学中尽量把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促进教学的优化。
第3篇:颐和园说课稿
颐和园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颐和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
第4篇:《颐和园》说课稿
《颐和园》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颐和园》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颐和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它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课将与《长城》和《秦兵马俑》共同带领我们欣赏我国的“世界
第5篇:说课稿《颐和园》
《颐和园》说课稿
五常市实验小学 胡书阳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颐和园》第一课时。下面我就从以下七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这组课文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组编的,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当中很少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认识,很难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准备了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颐和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2.四年级
第6篇:《颐和园》说课稿
《颐和园》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颐和园》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颐和园》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颐和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设计理
第7篇:《颐和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之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8课《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旅游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教育方面: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发展方面: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