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26 07:0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辨认这些图形。

2、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初步的、形象的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两个学生一个相对面颜色相同的长方体(相对面可拆下),一个学生两个小正方体,板书的小黑板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小朋友带来的物体都放在桌面上(四人一小组)

你们的桌面上有许多的物体,请小朋友动手动脑把它们分一分,想想哪些物体应该放在一块,为什么?(音乐停就停手)

提问各别小组: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哪?(因为一部分是长方体,一部分是正方体)

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贴出板书。

二、新授

1、认识长方体

1)自主探知

认识图形是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遇上的内容,你们想学好它吗?好,就让我们先来认识长方体吧。

师手拿长方体实物教具,问:看到长方体,你们想学获得些什么有关它的知识哪?(几个面,每个面什么样,各个面有什么特点,生活中哪些是长方体,长方体是不是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大家提得真不错,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学习方法,让你不仅能回答出同学们的问题,还能获得有关长方体更多的知识,你们想学吗?

课件出示:摸一摸、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

师:

摸,就是摸长方体的各个面,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看,就是看长方体各个面是什么样的

比,就是比各个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请同学们把这四个任务读一读。

比完后再请同学们举一举你周围有长方体的例子。

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

师巡视,参与一些小组活动。

在比时,老师适当提示把它的六个面拆下来对比。

请小组代表发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发现了长方体的哪些特点?

摸:面是平的

数:6个面(问:你们小组是怎么数的?)

板书:6个面

看:每个面都是长长的方方的或长方形

比:学生可能说颜色相同的.面一样大,老师引导黄色的是长方体的哪两面,红色的呢,绿色的呢?也可能说上下,左右,前后一样大。

课件演示并说明:上与下对着,左与右对着,前与后对着,这样对着的面叫相对的面。相对的面怎么样?(一样大)

板书:相对的面一样大

说:我们小组想到了————是长方体。

请三个小组代表分别汇报。

2)师出示

问:是不是所有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哪?看老师拿着的这个长方体,仔细看它是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

可见长方体分两种,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另一种是四个面是长方形,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你们事来的长方体里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例子吗,找出来给组员看看。

3)课件演示,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什么?

这个长方体可神奇了,他会变,仔细看,它怎么变

长方体变得这么长还是?

长方体变得这么宽还是?

长方体变得这么高还是?

同学们在自已的努力和组员的帮助下,不仅认识了长方体,还学会了认识图形的本领,你们还能通过摸、数、看、比还认识正方体吗?板书:正方体

请同学们拿出正方体,小组开始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问:在比的过程中,你们小组是怎么比的?(用两个正方体比,画一个面比,折一个面比,剪一个面比。)

电脑演示6个面重合。

板书:(正方体实物)

6个面

每个面完全一样

小结:正方体的特点。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结合板书说明相同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的,不同点是长方体只有相对面相同,而正方体每个面都相同。)

三、练习。

1、书上“做一做”

实物长方体和正方体大家会辨认了,如果把它们画在图上,你们会辨认吗?我这有道题。请一位同学把题目读一遍。(投影)并请行做完的学生把书拿到投影仪上反馈。

2、拼一拼

,教师手上有二个小正方体,我把它们拼在一起,成了?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分别用劲个和4个正方体能拼出长方体?师巡视,选取摆得好的在屏幕上投影展示。(有两种情况,并说明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下面,请你们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个大正方体,你们会吗,试试看。

二、猜一猜物体的形状。

老师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着一些东西,看,你猜,老师手里拿着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

猜错的同学别灰心,还有机会,看,这回老师手里拿个什么形状?这回呢?

出示一个

问:为什么都猜错了?

可见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看几个面?

五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都学到了哪些东西?

第2篇: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三册63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并直观感受它们的特征,能从实物中识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和口语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教具,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纸盒、茶叶盒、积木等。【教学过程】:

一、交流复习

这节课老师分给大家一些玩具,是想和同学们一起玩,玩的时候你认真看、认真想,还会学到很多数学知识呢!教师这儿有些卡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吗?(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二、体验探索、交流新知

1、自然过渡

师:看一看桌面上的玩具,上面有没有你认识的图形?指给同学看。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拿长方体教具)在玩具中找到这种形状?

2、初步长方体

师:像这种物体形状,我们叫它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

师:找找还有没有长方体,放在自己身边。(有认不准的先放在一边)

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看,介绍它的名称。

注意学生口形正确,手势规范,并要求学生指出来。师:摸一摸长方体有什么感觉?小组内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发现“平平的”面。

师:“平平的”是长方体的面。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指导小组活动,互相看一看,说一说。师:谁来汇报? 生:长方体有6个面。

师:(以学生的方向观察)这样观察的时候,我们通常说,这是长方体的前面,这就是它的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看着自己的长方体说一说。

师:谁来指给同学看(调转长方体方向)老师要考验一下。

生边指边说。

师:长方体的这些面是什么形的呢?小组内交流一下,把你的发现指给同学看。

指导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发现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有的同学发现长方体

上有正方形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若没有发现,继续启发。师:是不是所有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呢,再仔细找找看。生:有的是正方形

师:你看得真仔细,指一指这上面有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

小结:看来,有的长方体6个面全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

师:(拿长方体教具)看长方体的上面,下面大小怎样,还有哪两个面大小一样,小组内讨论。

生:前面后面大小一样,左面右面大小一样。

师:长方体的对面看起来大小一样,真的一样吗?怎样验证一下呢?

生:用剪刀剪下来,再重合比较。

师:这个办法好不好?真聪明,为了让同学们看起来更清楚,教师给这个长方体做了一件衣服,再给它做个记号(前、后、左、右、上、下)谁来剪? 学生操作验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好的办法,现在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想想长方体的样子

师:你想像的长方体是这个样子吗?(贴图)师: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

生:桌面、桌腿、课本、文具盒、字典、衣橱……

3、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拿不正方体教具)它是不是长方体呢?为什么? 生:它的面是正方体,没有长方形。师:这种形状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生:正方体

接着板书课题、正方体 师:找找桌面上的正文体

学生找出正方体放在身边,注意看学生找的是否准确。生:小组交流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大小怎样?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汇报 生:正方体有6个面、大小都一样。

师:同学们发现正方体的每个面大小一样,下课以后也可以验证一下。

师:想一想你见过的正方体。生:魔方、色子、妈妈缝的沙包…… 师:(出示图)它是什么形状(贴图)

(把课题补充完整: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它们在课本63页,打开课本看一看,你还有没有疑问?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完成P63做一做:连线题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学得这么快!我们现在轻松一下,做游戏。第一个游戏:看口形找一找。(长方体、正方体)

第二个游戏:摸一摸,猜一猜。(先请同学帮忙演示:拿一个长方体,闭上眼睛摸一摸,说:长方体。然后将给学生做)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两位新朋友是

? 生:长方体、正方体。

五、作业:

师:下课以后,看到长方体、正方体就指给同学看。

第3篇: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夜猫”为你整理了“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 推荐度: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推荐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教案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教案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参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探究的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2)通过摸一摸,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平面特征,丰富对长方体、正方体表象的认识,为进一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学习作好准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的直观,让学生亲历长方体、正方体形体特征的探究,并通过亲手分解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获取对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研究表面积问题积累丰富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发现几何形体的奥秘,感悟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的兴趣,感受“空间”的深广与内涵。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探究,借助于实物的直观和摸一摸认一认,剪一剪,展一展的操作实践,进而获得对二者形体特征的全面认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三册第23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2.例1、做一做、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位置平面图幻灯片,幻灯机,录音机。

3.长方形、正方形拼组成的机器人及长方体、正方体拼组成的机器人。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组成的机器人于黑板。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有学问了,不信呀,跟着教师来看看。大家看机器人的手、脚和脖子,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谁能说说长方形有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图形的名称.

难点:辨认这些图形.能够区别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复习准备

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投影片)

( 二) 学习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1)出示长方体实物(装墨水瓶的纸盒、火柴盒)

师:同学们看这个纸盒和火柴盒,谁知道它们是什么

形状?学生能回答可由学生回答,不能回答老师告诉学

生,并板书:长方体.

(2)看一看、摸一摸.

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实物,看一看它的形状,摸一摸每个面.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怎样正确地数出?(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有六个面)

师: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相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