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2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粽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粽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3
在我的记忆中,还记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欢乐;我还记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我还记得“棕包分两鬓,艾束着危冠”的心境……
在端午时,家家户户吃粽子,在无事时总会有阵阵粽香陪伴。端午节是中国四大节日之一,又称天中节。
带上五彩绳,步行来到东城河畔,人们正高兴赛着龙舟,嘴里不停的喊着加油,加油。看着渐行渐远的人们很快分出了胜负,不尽想起投江的屈原,汨罗江畔,寒风飒飒,你独立江边,你仿佛听到战火纷纷。“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一曲铿锵《离骚》你选择赴死。
走在小路上,小餐馆的人们泯着一口雄黄酒,就是完美的节束。回到家,浴室里弥漫这艾草的香味,人们这一天都会用艾草洗澡。
吃上一顿团圆饭,当然粽子是比不可少的,那粽子沾上点糖,嘴里顿时有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指不定可以让人回味无穷呢!
晚上,来到古色古香的稻河古街,五彩斑斓的彩灯显得十分的和谐,小孩子们绕着喷泉池旁跑来跑去,路人都觉得他们天真可爱呢!泰州的端午节就是这样,大家团团圆圆,高高兴兴的!
回家后,我打开《离骚》,滚滚江流,涛涛风景,你的另一种风骨沉淀江底,去纪念屈原的一生。
在这节日里,人们对屈原的缅怀,不仅仅是仍下粽子怕鱼儿把屈原的尸骨啃噬,还把自己对屈原的思念裹进粽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平淡又天奇。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4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而今天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伤心欲绝,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居民知道屈原是个好官,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划小船变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馋诞欲滴,只要我一闻到味,我的食欲就会被挑起.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湖面上,有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群众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
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
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
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
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7
星期天就是端午节了,所以星期五我们举行了一场包粽子比赛。我们准备第一节课包粽子,第二节课写粽子,第三节课尝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大家都熟练地拿起一张粽子叶,我也不例外。我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筒(筒底下要是尖的,不能漏),然后开始填米。开始还一切顺利,可到了盖粽叶这一步我就怎么也包不好了,不是个扁扁的三角形;就是盖上后漏米。同学们都说我们这一组是“一点就通”,可没人“点”,可我觉得我是“百点不通”啊!奶奶在家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还是一点不会。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这个粽子该尖的地方不尖,该圆的地方不圆,真不成样子,不过我还是很重视它,把它放进了我的小盆里。
开始写粽子了。所谓写粽子,就是包粽子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作文。我虽然包得不好,可写起来是“下笔如有神”。我写了一行又一行,很快交了上去。老师问:“怎么这么快?肯定没好好写。”我打趣地说:“我这是速成作文,保证质量!”
终于开始我们最喜欢的环节:尝粽子了!老师把煮好的粽子发给我们,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虽然这些粽子不如家里包的好吃,不过在我们心中,各种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因为那是我们全心全意包出来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理解更深了,我还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粽子,这样包不行,再换一种方法包。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8
端午节,我就想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简单的儿歌就道出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到端午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
在我的家乡也一样,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在为过节准备。端午节的前两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场买粽叶,糯米,回到家以后,奶奶先把粽叶放到一个盆子里,用水浸泡,使它变柔软,然后把糯米洗净,用水浸泡,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奶奶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椎体,然后再把糯米填到这个椎体李,填满以后,用其余的粽叶把它紧紧的裹住,接着用麻线把它困起来,奶奶就像这样一个一个的包着,不一会,一串粽子就包好了。终于到了端午这一天,妈妈一早就出去买菜了,奶奶从冰箱里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不久也回来了,这时妈妈拿出在市场买的艾叶,把它挂在门上面,然后准备菜肴。
经过了一天的准备,我们的晚餐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为先人屈原祈祷后开始用餐,这是电视里也在播放赛龙舟的画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听到我们的祈祷,不会刚到寂寞。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他的延续不仅是龙的节日,还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9
在5月28日,我与母亲、姥姥、姥爷来到江边踏青,我所看到的一切让我非常伤心与失望。
成堆的垃圾铺在先前鲜又嫩绿的草地上,空中已不是昔日的蓝,显得有时灰暗;江水已不是昔日的清,显得有些污浊。时不时有塑料袋从头上拂过,幼稚的小孩子们还在追着白色泡沫垃圾。路旁的花枯了,草也被人踩扁了,小食品的包装袋与冰棍杆被风吹得满地“飞舞”。江风吹来,一股臭气熏鼻。就算大家看到此情此景,还是向地面投置烟头、空瓶——没有人愿意去清扫,没有人愿意去维护,没有人愿意去管理,没有人愿意去在意。
我静静地拾起一张报纸,将它扔进垃圾桶内。可能路人认为我很可笑,可能大家认为我很愚蠢,但我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做为一个冰城人,人们应该为城市甚至说是为自己付出你的微薄之力。
不一会儿,龙舟比赛开始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最能展现团结的节日运动。而此时此刻龙舟比赛正在我的面前,一个个坚持而又团结的身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团结在此时此刻也成了俊姿。飒爽英姿的他们以整齐的动作挑战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江边的人们也发出了人声鼎沸的加油声、祝贺声,第一艘龙舟为2号船,团结永远是他们的口号,所以胜利也属于他们。
在这个粽香万里的五月中,我静静的陷入了沉思,人们为什么不能团结一致地保护冰城的环境呢?我默默地看着早已污黑的江水,不禁叹到:冰城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第2篇:家乡端午节风俗作文
家乡端午节风俗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端午节风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第3篇: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
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1
粽子,是在端午节一定要吃的食物。据传,在端午节那一天,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人民为了不让江底的鲛鱼啃噬屈原的尸体,纷纷往江中投放粽子。
在家乡,包粽子这个风俗在端午节时尤为盛行,可以说是家家都在吃的食品。它用糯米制成,三角形、长方形都有,中间加入蜜枣,也有加肉馅的,最后用粽叶包起来。
儿时的端午节,在家乡温馨的祖宅里,最难忘的是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奶奶会教全家人包粽子。她先用水把粽叶洗干净,然后把糯米一
第4篇: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范文
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范文1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与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
第5篇: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
第6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吃粽子了。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沉浸在端午佳节的喜悦中。我不免有些好奇,端午节为啥要吃粽子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问了妈妈,可是妈妈也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上网查询,终于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亡国之痛,悲愤的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亡,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让我对屈原肃然起敬,也更加热爱起包粽子这个习俗了。于是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厨房里。哇!包粽子的食材摆满了一大桌,晶莹剔透的糯
第7篇:写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
写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写家乡风俗端午节作文1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和传说,而每个习俗又都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让人回味。真正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纪念楚国的大夫屈原”这个故事。据说那时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都划出自家的小船捞救,一直划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尸体。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场面甚是壮观。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原大夫
第8篇:家乡风俗作文之端午节
家乡风俗作文之端午节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风俗作文之端午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风俗作文之端午节1
不管是小村庄,还是大城市,家家户户都要拜年。说它是年俗之首,也并非是,只不过在我心中,它是那样高等的宝座罢了。
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大年三十的前一天贴对联,初一去庙里拜佛求平安,初二去外婆家拜年,初三到岗上给去世的亲人上香、烧纸钱······令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就是给外婆拜年。
大年初二那天,美丽的小雪花在空中飘飘悠悠地飞舞着。爸爸带我们来到了外婆家。我们下了车后,从后备箱里拿出几箱早已备好的礼品,然后悄悄地推开大门,想给两位老人一个惊喜。
“外公外婆新年好!!!”我高声喊道。
外公外婆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