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读后感1200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25 06:44: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启示录》读后感1200字

《启示录》读后感1200字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启示录》读后感12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启示录》作为新约唯一的预言书,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晦涩难懂,因此没有认真阅读。耶稣在启示录开头启示使徒约翰说:“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我想,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忽略这本预言书的重要性。

重点是不单要“念”这书,还要“遵守”其中所说的。不单是为了“有福”的应许,更是因为“日期近了”的提醒!

如此重要的预言书,该如何去念?又该如何去遵守呢?

在一些读者看来,本书的解经方式非常大胆,标新立异,甚至有时会觉得脑洞大开。他们往往看了前言或草草翻阅后就扔到一边。但也有一些读者,看过本书后泪流满面,认罪悔改,生命翻转。显然,随着本书的流传和推广,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读者。

第一种是以传统解经法为基础的批判者。他们认为书中充满了以主耶稣第一人称口吻说的话,先不说启示是否正确,他们首先会发出质疑:这是否违背了十诫?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也就是说,要确保书中所有“主启示说”后面的话都是主耶稣自己的话。这是既严谨又严重的问题,因为不完全的人有可能会说错,但主耶稣绝对不会说错。那么,如果承认人会错的话,本书就有可能不完全是主耶稣的话语。最多算个人读经中的亮光,当然,亮光也会造就人的生命。

第二种是那些没有太深的神学思想,信主多年,又自觉是不冷不热,深陷宗教框架中的人。他们渴望生命成长,追求圣灵引导,但苦于得不到真道喂养的人。当他们看到本书后,也许刚开始心里质疑过,但随着深入的阅读,就越发看见圣灵的亮光。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在这末后的时代,在到处充斥着恩典福音和成功神学的环境中,特别听了多年像白水一样的道,灵里极度贫乏的时候,本书却敲开人心,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启示录,引导人舍己付代价跟随耶稣。用圣经审判自己,脱去宗教的外衣,穿上圣灵的军装,靠圣灵过刚强得胜的生活。他们发现自己教会的传道人并不是以基督的心为心,在教会里拉帮结派,甚至用圣经恐吓信徒。启示录的道使这群人不再属地上任何国度、区域、教派,他们只属基督。这对他们来说,本书就像一团火燃烧人心,使人在家庭生活中和教会事奉中有美好的见证。

坦白讲,我曾经是第一种人,经过内心挣扎,正在向第二种人迈进。不得不承认,这需要放下偏见,从审视者座位上下来,本着圣经的原则来接受。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正是经过察验后,发现本书虽然解经独特,但却用全新的方式,将人带到基督的面前,使人一对一的与恩主耶稣建立关系,实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喜悦的了!

批判者不能相信圣经以外的启示,这是严谨的,毕竟关于奥秘的事,神并没有普遍启示。如果只有少部分人得到启示,确实需要慎思明辨。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但当启示的话语是让人与主耶稣建立关系,脱离宗教,回归舍己的事奉,就应当放下偏见,虚心领受,因为这样的教训是贯穿在整本圣经里的。

虽然说: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他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但圣经同时又说:“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保罗也曾谦卑的说: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保罗虽然只字未提在三层天的启示,但却留下众多的宝贵书信,也许,正是三层天的启示影响了这些书信内容。所以,应该正确看待圣灵启示,要察验,同时不可轻看。对于隐秘的事,要尊重神的`主权,因为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所以,只需要了解那些造就属灵生命的信息,避免占卜算卦。

撒旦在教会中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牠不能阻止你寻求真理,牠就会让你听到似是而非的道,如果你分辨的清,没有陷入网罗中,牠就会制造出不同的神学知识,引导人以“捍卫真理”的名义,最终导致分裂教会。教会中的众多派别就是由此产生。所以,保罗提醒说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将人引到主耶稣的面前,才是需要恒定持守的真理。因为一切没有圣灵的知识都是死的。耶稣曾说过: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所以,当固有的圣经认解与本书发生矛盾时,最好的办法是回到圣经里去,那里有绝对无误的教导,就是纯净的灵奶。

第2篇: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最近读了张仁贤主编的《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一书,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想法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如爱心篇中的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感受最深,读后心头涌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读后感《心灵启示录读后感》。在她的眼中,没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她这种60年如一日的职业真爱非常令我敬佩。

还有孙启明的《一种课堂,两种结果》,尊重篇中的《从尊重做起》,真诚篇中的《用真诚架设沟通的桥梁》,激励篇中的《改变一生的赞美》。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这些平凡的教师身上,我看到的是最真最纯最善的教育情怀和悉心呵护。他们没有豪言壮志的口号,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也没有怨天尤人的抱怨,只是用他们最平凡的行动、最真挚的爱和智慧诠释教育的真谛。惭愧的是我们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却不能豁达的接收每个孩子的缺点,我也不能娴熟的、智慧的开启每个孩子的心智,书中教师的一些教育方法虽然很平凡,却小中见大,犹如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值得我学习。

第3篇:启示录之读后感

《启示录之读后总结》

首先感谢主,能够接受老师的教导,读过柳牧师所著的启示录讲义后获益良多,以前也有这样的课程,也读过类似的书籍,本文一下著作有摘取其他文本于柳牧师之文本及个人读后感想还有个人对>此书之领会.―你们对于启示录有什么感觉?有难的感觉,有恐惧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也许因为这书中充满秘密和启示(关于将来的)。但是,这不是对于启示录正确的理解和感觉。如果我们不是神的百姓的话,那样的感觉(有难的感觉,有恐惧的感觉)是正确。但是,记住启示录是为神的百姓而写的。写启示录的原因就是要坚固初代信徒刚强壮胆,因为他们那时是生活在恐怖当中。当然启示录对我们也有一个信息;启示录的教训不单只限于初代的基督徒,对我们今日的信徒也有它的适应性和应用性;启示录的信息是从他们开始的,为要鼓励他们,成为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胡雪岩启示录》读后感

一、认同的观点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该书所讲述的胡雪岩,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研究。而是从胡雪岩一生的经历上,来总结成败得失的原因,获得启示,并联系到今天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以鉴后人:

(一)德行定终生

胡雪岩的出身很平凡,并非出生在一个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他的家庭教育却决定了他个人方的基本修养。胡雪岩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对他的管教很严,尤其是对于他品德方面的塑造,言传身教。其母亲行为,深刻影响了胡雪岩的人生态度,使他受用无穷,所以胡雪岩一生非常感谢他恶的母亲,换句话说胡雪岩的成功母亲功不可没,因为“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小时候根植于心的东西,最能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再加上自己的领悟和实践,为胡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圣经 启示录读后感

《启示录》是《圣经》的最后一章,相传预言了人类的结局,也是就是世界末日,圣经 启示录读后感。其实在阅读这一章之前,我本不信世界末日之说,无论是《圣经》还是其他著作里面的预言应验了多少,都难掩其诸多局限性,当将过去的世界与现在生活联系起来讲时。《启示录》上写的作者是约翰,相传他是耶稣的第一批宗徒,被流放到一个孤独的岛上时,他预见了诸多幻想,并将其著为书。因为当时犹太人遭受罗马教皇的迫害,忍受了诸多非人的磨难。当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跌到底线时,总会将自我的意志寄托在某些东西上,或许此时的圣灵,以及上帝之说,或许仅仅只是自我的心理安慰。他们遇见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时,便将其归于虚幻的东西。但我始终相信,任何一件事情出现都有其原因,无论是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还是天灾人祸的悲惨际遇,只要用心去寻源头,必会有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读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丛书之一《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之后,我想了很多,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需要哪些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如何教书育人更是一门艺术,一个拙劣的教师和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天壤之别。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何施展你的教育艺术来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本书以一个个优秀教师不同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分为五篇:爱心篇、引导篇、尊重篇、真诚篇、激励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教师该如何对待学生。看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其中的一些事例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对待学生可以是这样的,而且也应该是这样的,以前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多么低级可笑啊。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启示录》读后感12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启示录》读后感12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