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谢迁字于乔余姚人阅读答案及译文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阅读答案及译文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谭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②,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
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孰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俞允之。
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命抚、按官敦促上道。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赠太傅,谥文正。迁竞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
(《明史》列传七十二)
注:①祥禫(xiáng dàn):丧祭名。②讲官: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 务:务必
B.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寝:停止
C.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 厘.:治理
D.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赍:带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哉
B.迁乃遣子正人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 余船以次俱进
D.且足国在节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谢迁善于进谏的一组是()
①及进讲,敷词详切②力辞,服除始拜命
③迁乘间言之④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
⑤除夕赐御制诗⑥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迁做官后曾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建议皇帝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的事。
B.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及尚书倪岳坚持反对。
C.孝宗晚年,宦官违法乱纪,以空名领取粮饷,危害很大。谢迁进谏得到了皇帝的赞同。
D.谢迁善于进谏,得到几任皇帝的赏识,晚年依然得到皇帝的重用,并且待遇优厚。
1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4分)
(2)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3分)
(3)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3分)
参考答案
9A 务 致力
10D 况且 递进关系
11C
12A 以皇帝年轻为理由不对 应该是以礼 为主因
13.
(1)他上疏鼓励太子亲贤人远小人,勤于学习,力戒一味享乐,孝宗很赞赏。
(2)空说禁止没有用,应该命官署收集弊端,详细地奏报给朝廷。
(3)等被告知他生了病,皇帝就派遣太医(去为他治病),并赐给药和食物,道路上尽是派往谢迁家的使者
【参考译文】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1474),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又是第一名。授修撰职,连续升迁至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宦官郭镛提出预选妃嫔以充实六宫。谢迁上言道:“先帝陵墓未完工,理应等待。除服之期也不远了。陛下年轻,请等居丧期满后,再慢慢地商议也不晚。”尚书周洪谟等也同谢迁意见一致,孝宗同意了。孝宗为太子时,谢迁已是讲官,到这时,参加日讲,致力于竭诚启发开导皇帝。日讲前天晚上,他必定衣冠整齐地练习背诵,到为皇帝讲解经史时,对词的`讲解详细准确,获得孝宗多次称赞。晋升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八年朝廷下诏书命谢迁同李东阳进入内阁参预机要事务。时逢谢迁居丧期间,他极力推辞,直到服满才接受任命。升任詹事兼任原来官职。皇太子前往封地,加封谢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疏鼓励太子亲贤远佞,勤于学习,力戒一味享乐,孝宗很赞赏。因为大同发生战事,满足不了供应,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说:“先朝因为南方的赋税重,所以用折银的办法解决,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堪忍受。况且富国在于节省费用,如果花费无节制,即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尚书倪岳也持反对意见,此议于是搁置下来。
孝宗晚年感慨地要治理弊政,而内府诸库及粮仓、马坊的宦官行奸枉法,不能深入追究。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为禁军不隶属兵部,一律以空名领取粮饷,其弊尤为厉害。谢迁趁此机会向孝宗提出来,孝宗命令草拟旨文禁止。谢迁说:“虚言禁止无益,应该命官署收集弊端,详细地奏报朝廷。然后严格订立条约,违犯者必诛,那样积蠹可望除掉。”孝宗表示同意。
世宗即位,遣使慰问谢迁。谢迁于是派儿子谢正入朝致谢鼓励皇帝勤学、师法祖先、纳谏。世宗用褒奖的语言做了回复。嘉靖二年(1523),又下诏命有关部门去慰问。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遣官员带着自己亲手写的诏书到谢迁家起用它,命巡抚、按官敦促他上路。谢迁时年七十九岁了,不得已接受任命。谢迁任职数月后极力请求离去。世宗对待他更加优待,天寒免去上朝参拜,除夕日赐御制诗,有病时则派遣太医去为他治病,并赐药和食物,道路上尽是派往谢迁家慰问的使者。谢迁终究在第二年三月辞官回家。十年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第2篇:谢迁字于乔原文翻译
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一起来看看这篇谢迁字于乔文言文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谢迁字于乔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谢迁字于乔原文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谭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②,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
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孰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俞允之。
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命抚、按官敦促上道。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赠太傅,谥文正。迁竞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
谢迁字于乔翻译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1474),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又是第一名。授修撰职,连续升迁至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宦官郭镛提出预选妃嫔以充实六宫。谢迁上言道:“先帝陵墓未完工,理应等待。除服之期也不远了。陛下年轻,请等居丧期满后,再慢慢地商议也不晚。”尚书周洪谟等也同谢迁意见一致,孝宗同意了。孝宗为太子时,谢迁已是讲官,到这时,参加日讲,致力于竭诚启发开导皇帝。日讲前天晚上,他必定衣冠整齐地练习背诵,到为皇帝讲解经史时,对词的讲解详细准确,获得孝宗多次称赞。晋升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八年朝廷下诏书命谢迁同李东阳进入内阁参预机要事务。时逢谢迁居丧期间,他极力推辞,直到服满才接受任命。升任詹事兼任原来官职。皇太子前往封地,加封谢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疏鼓励太子亲贤远佞,勤于学习,力戒一味享乐,孝宗很赞赏。因为大同发生战事,满足不了供应,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说:“先朝因为南方的赋税重,所以用折银的办法解决,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堪忍受。况且富国在于节省费用,如果花费无节制,即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尚书倪岳也持反对意见,此议于是搁置下来。
孝宗晚年感慨地要治理弊政,而内府诸库及粮仓、马坊的宦官行奸枉法,不能深入追究。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为禁军不隶属兵部,一律以空名领取粮饷,其弊尤为厉害。谢迁趁此机会向孝宗提出来,孝宗命令草拟旨文禁止。谢迁说:“虚言禁止无益,应该命官署收集弊端,详细地奏报朝廷。然后严格订立条约,违犯者必诛,那样积蠹可望除掉。”孝宗表示同意。
世宗即位,遣使慰问谢迁。谢迁于是派儿子谢正入朝致谢鼓励皇帝勤学、师法祖先、纳谏。世宗用褒奖的语言做了回复。嘉靖二年(1523),又下诏命有关部门去慰问。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遣官员带着自己亲手写的诏书到谢迁家起用它,命巡抚、按官敦促他上路。谢迁时年七十九岁了,不得已接受任命。谢迁任职数月后极力请求离去。世宗对待他更加优待,天寒免去上朝参拜,除夕日赐御制诗,有病时则派遣太医去为他治病,并赐药和食物,道路上尽是派往谢迁家慰问的使者。谢迁终究在第二年三月辞官回家。十年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第3篇:谢迁字于乔原文翻译
谢迁字于乔原文翻译
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一起来看看这篇谢迁字于乔文言文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谢迁字于乔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谢迁字于乔原文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谭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②,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
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
第4篇:孙燧字德成余姚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燧字德成余姚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燧,字德成,余姚人。弘治六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正德中,历河南右布政使。宁王宸濠有逆谋,结中官幸臣,日夜诇中朝事,幸有变。又劫持群吏,厚饵之,使为己用。恶巡抚王哲不附己,毒之,得疾,逾年死。董杰代哲,仅八月亦死。燧以才节著治声,廷臣推之代。十年十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燧闻命叹曰:“是当死生以之矣。”遣妻子还乡,独携二僮以行。
时宸濠逆状已大露,南昌人汹汹,谓宸濠旦暮得天子。燧左右悉宸濠耳目,燧防察密,左右不得窥。时时为宸濠陈说大义,卒不悛。阴察副使许逵忠勇,可属大事,与之谋。先是,副使胡世宁暴宸濠逆谋,中官幸臣为之地,世宁得罪去。燧念讼言于朝无益,乃托御他寇预为备。先城进贤,次城南康、瑞州。患建昌县多盗,割其地,别置安义县,以渐弭之。而请复饶、抚二州兵
第5篇:字登之余姚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字登之余姚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成国公朱希忠卒,其弟锦衣都督希孝贿中官冯保援张懋例乞赠王,大学士张居正主之。有年持不可,草奏言:“令典:功臣殁,公赠王,侯赠公,子孙袭者,生死止本爵。懋赠王,廷议不可,即希忠父辅亦言之。后竟赠,非制。且希忠无勋伐,岂当滥宠。”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受指居正为删易其稿。有年力争,竟以原奏上。居正不怿,有年即日谢病去。十二年起稽勋郎中,历考功、文选,谢绝请寄。除目下,中外皆服。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尚方所需陶器,多奇巧难成,后有诏许量减,既而如故。有年引诏旨请,不从。内阁申时行等固争,乃免十之三。南畿、浙江大祲,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而江西亦岁俭,群乞有年
第6篇:《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阅读及答案
《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阅读及答案(锦集10篇)由网友 “眼里有奎” 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阅读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阅读及答案
《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二年,擢御史。疏请召还曹于汴、刘宗周等,而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顽钝,秉忠、应元俱引去。又数陈边事,力诋大将马世龙,忤枢辅孙承宗意。时帝在位数年,未尝一召见大臣。尊素请复便殿召对故事,面决大政,否则,讲筵之暇,令大臣面商可否。帝不能用。四年三月朔,京师地震三,适帝体违和,人情惶惧。尊素力陈时政十失,末言:“陛下厌薄言官,人怀忌讳,当国者昧安危之机,误国者护耻败之局。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