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空调机房冰储冷管理论文范文
空调机房冰储冷管理论文范文
一、工程概况
阳泉供电局生产运行计量楼位于阳泉市德胜东街和三角线交叉口北侧。该大楼总建筑面积11507平方米,楼高地上15层,地下2层。中央空调面积10153平方米,建筑设计高度63.3米。根据甲方要求冬夏季均考虑空调,采用电力作为能源。夏季采用冰储冷空调系统、冬季采用水储热空调系统,采用此方案不仅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电力容量,而且充分利用了夜间廉价的低谷电力储存冷热量,满足在电力高峰期的空调冷热负荷需要,节约系统运行成本,冷水主机、电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容量和功率将大大减少。以下主要介绍冰储冷,对水储热只作一简介。
二、冰储冷空调系统工艺设计及设备造型
1、本工程按冰储冷空调分量储冰模式设计,经计算空调系统需配备空调工况制冷容量为85RT的双工况螺杆冷水主机两台,储冰装置储冰容量为800RTH,主机耗电量62KW/台,双工况主机可分别在空调和制冰两种工况下运行。
2、储冰装置:双金属芯心冰球空调系统经温州体育馆,上海锦都大厦、杭州国际大厦和温州海龙大厦等十几个工程应用,证明效果良好。为此,本工程设计选用双金属芯心冰球系统,系统总储冰量为800RTH,储冰容积为60立方米,双金属芯心是由PE塑料吹制而成,外型设计有伸缩箱,允许在储冰,溶冰过程中,蓄冷剂相变而引起膨胀与收缩,在冰球中心置入金属芯片促进热传导,其主要优点如下:
(1)乙二醇水溶液导入冰球中心减少结冰厚度,传热效果较无金属芯心增加30%。
(2)金属芯心有利于物理晶核的形成,减少了过冷度,将成核温度提高至2.7摄氏度。
(3)双金属芯心增加了传热速度,结冰溶冰速度快,可实现按分量储冰模式设计在部分时间内全量溶冰供冷空调。
(4)含有金属物配重冰球不会因结冰会上浮,因此储冰罐可以为无压容器且可放置在建筑箱子基地下,不占有建筑有效空间。
(5)乙二醇水溶液在球外循环系统设计简单,与传统空调系统冷冻水流程相类似,系统扩建容易,储冰容量增加相当方便。
(6)冰球由国内合资生产价格合理对储冰空调系统应用经济效益好。
3、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将储冰系统的乙二醇回路与空调系统回路隔离,板式换热器水侧进出口温度为12℃/7℃,乙二醇侧进出口温度为5℃/10℃,经板式换热器选型软件计算,选用热量为900KW板式换热器一台。
4、水泵:经计算水泵的型号及数量选用如下:
初级乙二醇系KQL80-125三台(65m3/h,18m,5.5kw)
次级乙二醇系KQL125-125A两台(86m3/h,18m,11.0kw)
次级乙二醇系KQL65-125A一台(20m3/h,16m,2.2kw)
冷冻水泵KQL100-200B三台(80m3/h,36.6m,15.0kw)
冷冻水泵KQL80-160(I)A三台(75m3/h,28m,11kw)
冷却水补水泵KQL50-250A两台(11.6m3/h,70m,7.5kw)
5、冷却塔选BLSSJ100冷却塔2台,冷却塔水量100m3/h,,电机功率为2.2kw系统流程见工艺流程图(一)
工艺流程图(一)
三、水储热空调系统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
1、根据设计计算本大楼冬季空调需要配备HYDRW-900-0.6电热水锅炉900KW两台,一用一备,制备90℃-70℃热水。
2、冬季空调热水循环泵与冷冻水循环泵共用。
3、储热热水循环泵配备70-80m3/h,h=20m,n=11kw两台一用一备。
4、储热槽,储热量7200kw/hv=200立方米。
5、板式换热器换热量850kw。
系统流程见工艺流程图(二)
工艺流程图(二)
四、辅助设备
1、自来水进入系统之前经软化处理,选择一台处理水量为4-5t/h的钠离子交换软化器。
2、软化水经过-4立方米储水箱后分成两路,一路由补水泵输送到冷却水补水箱。另一路经过一台总容积为1.56立方米,工作压力为0.6-1.0mpa落地式气压膨胀水箱自动补充散失的循环水。
五、系统运行模式
根据阳泉市气候特点和空调实际需求储冰系统可按以下四种工作模式运行
1、主机制冷模式:在晚22:00-7:00期间,双工况主机制冰储冷800RTH。
2、融冰供冷模式;此时不开主机,冷量由融冰提供,此模式可在春秋过渡季节或冷负荷较小期间运行。
3、主机供冷加融冰模式:当负荷较大时,选用该模式提供冷量。
4、主机供冷模式:该模式下,主机负担大楼的全部冷负荷。
六、自控系统
自控系统用于控制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和参数检测其基本功能有:
1、根据工况要求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关。
2、主机的开关及各种信号收发控制。
3、水泵冷却管的'开关以及各种信号收发控制。
4、根据冷冻水回水温度调节温控电动阀保证回水温度恒定,使空调系统达到舒适节能的目的。
5、自动检测系统不同的温度、流量、溶水速度和结冰速度。
6、自动制冰,制冰结束自动停机。
7、显示记录各种运行设备的主要参数。
8、对系统及设备出现的故障及时报警。
9、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所有参数可通过操作面板设定。
10、楼宇辅助设施供水排污供热消防排烟等也可纳入统一集中控制管理。
七、运行情况
该工程2000年10月9日竣工,经全面调试达到设计要求。冬季工况及夏季工况系统运行正常,自控装置工作有效、可靠。夏季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冬季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5℃/55℃。
八、结束语
储冷空调系统工艺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常规空调选用制冷机,一般都以其空调设计负荷所需的最大能力作为容量选定标准。储冷空调系统则须根据不同功能建筑物的有关资料,室内温湿度要求及当地气象资料,计算出不同性质房间质的时空调冷负荷值,然后加以逐时累加,得出设计日建筑物的空调冷负荷曲线,这是做好储冷空调的基础。根据当地夏季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建筑物逐月的空调制冷量,以此作为计算空调运转费用的基础。
2、根据不同冰储冷设备的特性进行储冷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4个过程:(1)制冷机组的制冷蓄冷过程;(2)制冷机组制冷过程(3)储冰设备释冷过程;(4)制冷机组与储冰设备同时进行制冷、释冷过程。
3、冰储冷空调系统的辅助设备选择必须符合冰储冷系统的要求。如水泵、调节阀、控制阀、热交换器等,如果选用不当,将给冰储冷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不良后果。
4、在冰储冷空调系统设计中应同时考虑系统的运转方式策略和负荷管理策略,就尽可能保证所有制冷机组长时间在满负荷或高效率、低耗电率的条件下运行;同时要使储冷设备保证在用冷高峰期满足负荷要求,充分发挥储冷设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何耀东、何青,主编。中央空调。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3、胡兴邦,朱华,叶水泉,冯踏青,编著。储冷空调系统原理、工程设计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第2篇:冰蓄冷空调系统建筑节能的论文
冰蓄冷空调系统建筑节能的论文
一、空调冰蓄冷系统的发展
空调是现代建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空调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电能消耗逐渐增加。然而空调系统属于高耗能设施,一些发达国家的能耗占国家经济总能耗的30%以上,而空调冷热源能耗占空调总能耗的50%以上,因此不仅造成能源逐渐消耗,而且电力的稳定性也受到很大影响。例如白天人们用电较多,导致电力输送形成用电高峰,而夜晚人们的用电相对较少,则电力输送形成低谷,一些地区电网的峰谷差与这不仅给电力工业带来很大压力,而且造成了其效率的降低,为了提高电力载荷,满足需求负荷量,一些国家主要是采用扩增发电厂基础设施的数量应对用电高峰,然而不能有效解决谷底问题,而且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随着国家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以及电力峰谷现象的形成,如何解决用电高峰且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了国家日益关注的问题。配置冰蓄冷系统的空调既是应对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它可以有效控制电力的峰谷现象,而且能有效在填补谷底的电能,迄今为止,冰蓄冷空调的应用是有效协调用电峰谷值与维持电力稳定的主要措施,根据资料统计,蓄冷空调技术可以转移空调尖峰用电负荷36.4%-45%,对平衡电网负荷有着显著的作用。在二十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解决制冷设备造价高问题而研发了工业制冷机,它属于最早的蓄冷空调,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制冷机的造价迅速下滑,导致制冷机市场逐渐变淡,其技术进展缓慢。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日本逐渐对制冷机增加了关注,并不断对蓄冷空调进行研发与生产,促使水蓄冷空调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先后有多达50家冰蓄冷系统开发企业,且冰蓄冷系统空调在整个北美的投资额占整个暖通系统总投资的30%左右,并在其他国家得到进一步的研发与应用。如今,冰蓄冷空调在所有空调中逐渐显示其强大的节能优势,并广泛且大量地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美国有五千以上的蓄冷空调系统用于不同建筑物,其蓄冷技术在全美空调上的应用占据了95%以上。我国主要是从21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蓄冷系统空调,最初较多在体育馆建筑中采用水蓄冷空调系统,随后冰蓄冷系统空调的优势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
二、冰蓄冷空调的建筑节能
对于冰蓄冷系统空调的建筑节能而言,可以从冰蓄冷空调对建筑能耗的经济性角度以及电力的稳定性角度进行分析。基于建筑能耗的经济性,冰蓄冷空调的应用对象可以从宏观层面划分为社会对象与用户对象,首先针对社会层面而言,冰蓄冷空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对社会经济建设与建筑工业等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不言而喻;然而对于用户层面而言,冰蓄冷空调不仅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且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与常规空调相比,虽然冰蓄冷空调在其系统设备本身没有成本优势,但具有较强的工作效率优势,其通过系统优势可降低40%左右功率。然而,冰蓄冷空调并不是在热交换工作中体现其节能优势,因为在冰蓄冷空调系统中,制冷主机一般具有三种类型,即活塞式、螺杆式和离心式,且具有空调和制冰两种工况,其制冷能力一般随着蒸发温度降低而减少,随着冷凝温度降低而提高,通常制冷机组在制冰工况下的容量仅为标定容量的70%左右。统计数据可知,制冷剂出液温度每降低1℃,各制冷机容量大约减少3个百分点,且其制冷工况比空调底,因此冰蓄冷空调在热交换中并不节能。实际上,冰蓄冷空调的'主要节能优势体现在电力低谷时刻。用电高峰与低谷形成的峰谷现象是现代电网的特点,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发展,这种现象也逐渐加剧。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用电高峰阶段电量占总电量的30%以上,此时如若根据高峰时段扩建发电厂以匹配电量,则在用电低谷阶段,多数发电厂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如根据平局用电负荷扩建发电厂以匹配电网,则在夏季用电高峰时刻即会产生用电负荷超过发电与电力配送设备的供电能力,导致电力频率下滑,当频率减至50Hz以下,就不能有效供电和安全用电。为了满足尖峰用电负荷需要,就必须根据尖峰用电负荷的大小来兴建更多的新电厂。在空调的社会普及率相当高后,如果采用与推广蓄冷空调技术,就可有效地把空调用电的约40%左右的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段,利用其冰蓄冷系统优势通过蓄冰吸收热量,实现建筑节能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现有发电设备与输配电网的利用率与效率,改善电力建设的投资效益。
此外,冰蓄能系统除了在建筑节能上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例如推迟或减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减少电网调峰次数、降低发电成本等。本文对其所做的探讨,只是基于现行环境之下,随着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广大业界人士的一致努力。
第3篇:空调机房管理规定
空调机房管理制度
1、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空调机房。如遇特殊情况须进入时,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经登记后并派工程人员陪同的情况下方可进入。进入机房应随手关门,防止小动物窜到电气控制箱柜内,造成线路短路等重大事件;各配电箱柜门应该上锁;内要求一直保持清洁、干燥,箱柜内线路整理有序。
2、配电机房冬夏两季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得串岗、脱岗或睡岗。更不得在机房内聚众赌博、抽烟、喝酒等娱乐活动;不得在上班时间离岗或者在巡视记录中作假
3、空调机房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做到设备无积灰、无油垢,室内无垃圾、无杂物。
4、空调机房内必须配置足量的消防器材。供水管路要有特殊的漆色,标明管路的走向;供水阀门要求标示常开或常闭的标示牌;设备上要求标明设备台帐的编号、名称、使用年限。
5、加强巡回检查和相关技术指标检查,并做
第4篇:空调机房管理规定
空调机房管理规定
1.空调机房必须锁好,钥匙由空调工保管,钥匙丢失要及时上报处理。2.空调机房重地闲人免进,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未经许可,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经上级批准进入空调机房的外来人员,须由机房值班人员陪同,并做好出入登记。3.保证空调机房内照明、通风良好。定时开启通风设备,确保机房内的冷媒含量正常,并定期对空调设备检漏、校漏工作确保机房内人员的生命安全。4.建立设备的运行,检查,维修记录,值班人员应按时巡查,检查各项运行参数、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作好记录。5.值班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央空调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定期维护、保养机器设备,确保机器设备安全运行。6.7.8.9.定期清洗系统过滤网和过滤器,保证送风管和水管道通畅。每周对空调主机进行一次清洁,并做好设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