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展示个人魅力成就优秀教师 教学论文
摘要:
本文以笔者的真实经历为内容,探索了中途接手班级,如何让学生迅速适应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方法。主要是扬长避短,展示自己的优点长处,让学生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再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优点魅力书法优秀
做一名人民教师已经整整七年了。七年,是一个敏感的数字。因为,在婚姻中有一个谈之色变的七年之痒。其实,工作也是如此,从最初的满怀激情,到逐渐被磨平棱角,就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重新思考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众所周知,教师是人,不是神。那么,要想做好一名教师,就先做好人,做有独特魅力的人,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去年休完产假后,我接手的是李前线老师的高一(7)班和高一(8)班,几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对我很排斥。因为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习惯了李老师“黄河之水天上来”豪放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对李老师高亢雄浑、气势磅礴的朗读迷恋不已,很难适应我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风格。为了迁就学生,我开始模仿李老师,结果是可想而知,我心力交瘁,学生却并不买账。于是,我开始反思,探索新的出路,我不能永远活在李老师的阴影下,我要有自己的特色。
在一次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我越改越眼涨头疼。因为班里男生居多,很多学生的字,或者龙飞凤舞,或者东倒西歪,有的鼻子眼睛皱成了一团,有的又分了家。那次第,怎一个潦草了得,这在考试中可相当吃亏的啊!于是我豁然开朗,既然李老师用他的长处朗读征服了学生,我为什么不用我的长处书法来感染学生呢?
于是,我先找来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和字迹工整美观的学生作业让他们欣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适时讲解书法的重要性。最主要的是在课堂上板书教学内容时,力求每个字都遒劲有力,飘逸有型,让学生容易模仿,并尽量每堂课都剩下两三分钟的时间教学生练字。我还开设第二课堂,集中系统地讲授钢笔书法,对一些兴趣浓厚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及时肯定、表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上课听讲做笔记的多了,买字帖练字的多了,学生的作业越来越整洁了,学生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和热情终于又恢复了,我终于找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和价值所在。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都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每个教师又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擅长唱歌,课堂上的一曲高歌会让学生精神振奋;如果你擅长电脑,一个活泼动感的课件会让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如果你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课堂上的气氛一定轻松活跃,教学效果也一定事半功倍;如果你见多识广、知识渊博,那么丰富多彩的课堂延伸一定和课堂内容相得益彰、共放光彩。
现在,就请大家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自己,然后拿出你的秘笈绝招,展示你的个人魅力,征服你的学生,让学生因为你而爱上你的课堂!
汪艳芹
第2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案例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
一、教学设计:
1、了解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爱国之心。
3、了解人物通讯的精心选材,详略得当。
二、教学过程:
1、梳理这一单元几篇文章的体裁,主要写作特点。
童年的朋友
自传体小说
多种描写 一面
回忆性叙事散文
以小见大
我的老师
详略得当
2、《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属于人物通讯,向我们介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介绍贝聿铭:
贝聿铭,祖籍苏州,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他的足迹和作品可以说遍及世界各大城市.半个世纪来,他设计的大型建筑超过100项,获奖50次以上.他的封笔之作是06年在苏州设计并建造博物馆,不仅是苏州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代表。
3、提问: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现在由你来撰写这篇通讯,你准备突出写什么?如何构思?
(生答:可以叙写他的生平和求学历程,说明年青时奠定的基础是他一生辉煌的前提;可以选择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表述其伟大成就;还可以叙写他的家庭,突出父亲、妻子对他的影响,一个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着坚强的后盾,那就是他的亲人;你还可以写他为中国作出的贡献,突出一个海外游子的中国情。)老师总结:作为贝聿铭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家,你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有可写的东西。下面我们来看记者余玮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报道,看看他的构思是不是比我们的精彩。
4、初读课文,按行文顺序说说作者抓住有关贝聿铭的哪些内容来写的?
贝聿铭的足迹和作品:
建造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和建造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和建造
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物类型多,范围广
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
香港中国银行的设计
5、在介绍的有关贝聿铭这些内容中,作者是不是用笔均匀来写?(详写第二、三标题)
6、当回小导游,介绍特点和评价。(附上图片)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和建造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和建造
7、思考并讨论:
(1)三个建筑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非议)
(2)“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从“非议”到“骄傲、标志”这说明了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贝聿铭的什么品质?(勇于探索
挑战传统
开拓创新)
8、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贝聿铭的爱国情。那么爱国情体现在哪里?
(1)语言、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家庭布置等都保持中国传统(2)游子归乡——我的根在中国 字串7
(3)作为一个杰出的建筑家,他表达对祖国感情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渗入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作者挑了两个典型建筑来介绍: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
9、读文段,找出香山饭店的特点和评价
(1)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它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它轻妆淡抹的自然美。(体会“内秀”)
(2)现代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而香山饭店便将两种理念变主现实。而正是这便充分地体现了他的中国心,爱国情。(分析“根”的含义)
10、比较而言,香港中银大厦写得较略。只抓住贝聿铭的一句话:“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体现贝为国争光,爱国心的体现)
11、总结:
(1)、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文章用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结构清晰。在每一部分中,作者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描写。
(2)、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期成就用略写,突出成就详写3座建筑。
第3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反思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反思 篇1
备课时,我想这篇要两课时完成的课文用一课时结束,时间短,容量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才能有效突出教学重、难点呢?我想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人物通讯,应该教会学生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地报道人物的方法。于是我这样设计:简单介绍贝聿铭和苏州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记者,说说自己会突出介绍贝聿铭的哪些事迹,接着让学生按行文顺序找出作者是抓住有关贝聿铭的哪些内容来写的,在这一步骤中明确了文章的主体内容以
第4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反思
第一篇:
备课时,我想这篇要两课时完成的课文用一课时结束,时间短,容量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才能有效突出教学重、难点呢?我想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人物通讯,应该教会学生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地报道人物的方法。于是我这样设计:简单介绍贝聿铭和苏州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记者,说说自己会突出介绍贝聿铭的哪些事迹,接着让学生按行文顺序找出作者是抓住有关贝聿铭的哪些内容来写的,在这一步骤中明确了文章的主体内容以小标题形式分为三个部分,并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详略写了哪些部分?(二、三部分详写),在每一部分中,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可写得也很多,让学生找出作家又是详细介绍了哪些建筑,紧接着以做回导游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这些建筑设计的特点以及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明白了贝聿铭高超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