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23 08:05: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

魏县第一完小 姬晓慧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写景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泛读课文、分段、讲读第一段。

一、释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学期初,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了《长城》和《桂林山水》两篇课文,长城和桂林美吗?其实,在广东也有一个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去过以后,还写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

2.板题(“鸟的天堂”),读题。3.释题:①你能告诉我题目里哪个是中心词吗?(天堂)②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③“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鸟的乐园)

过渡:课文写到的这个“鸟的天堂”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广东新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巴爷爷眼里的“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先来学习字词。

二、字词教学。

①出示生字、课后词。

②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③指出容易写错的几个字。

“茂”不要写成“”(加多一点)

“隙”不要写成“”(第三笔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写成“”(“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④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我们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南方。)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三、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两次)

2.自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鸟多的句子,画下来。

3.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的?

4.课文开头讲什么?结尾呢?

5.请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离开”的顺序将课文分四段,并说出每段段意。

6.分组分段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

思考:巴金爷爷在何时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

2.回答思考问题。

3.默读课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找出相应词句划下来。

4.作者的所见、所闻(听)给你什么感觉?

5.练读句子。(男、女分练)

6.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7.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五、布置作业。

1.抄生字、词,组词。

2.预习3、4段。

①朗读3、4段。

②第一、二次去鸟的天堂,作者的所见所闻有何不同?(可在书上圈点。)

③思考课后题2.⑴⑵。

第2篇:《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复习导入。

1、我会写。

máng máng jiǎng xì xiá 白()划()缝()应接不()

2、我会解。

不计其数 应接不暇、我会答。

(1)“天堂”指的是什么?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

三、出示自学提示一:

1、自由朗读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

2、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横线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

四、学生进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大榕树的特点:大 茂盛

2、品读感悟一: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六、出示自学提示二: 小组合作探究,时间:5分钟

1、课文写出了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用曲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文怎样写群鸟在大榕树下活动?

七、学生进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八、汇报交流。

1、群鸟的特点:(1)种类多 数量多 姿态多(2)欢快

2、品读感悟二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九、出示议一议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

十、小结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 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十一、主题阅读。

青鸟情

院里飞来两只小鸟,乌黑的翅膀,雪白的脊梁,人们叫它青鸟。或清晨,或傍晚,总在树上跳来跳去,唱它们自己的歌。中午,常是回家一趟,却不进窝,在院中,双足跳跃着,说它们自己的话。乏了,多在树枝上相偎着,闭了眼儿,作一短暂的小憩。待人们去田间劳作,它们“嗖”地飞起,一前一后,平展了双翅,斜斜地绕过屋顶,互应一声,转个圈儿,飞向远方。

青鸟比麻雀大,比喜鹊小,也不像燕子那样筑窝,屋檐上有孔小洞,便是它们温温暖暖的家了。它们形影相随,步调一致,是对可爱的小夫妻。

过了一月,又过了一月,人们很少听到它们的歌声了,却意外地发觉洞里有了“吱吱喳喳”的叫声,也看到它们飞来飞去,格外忙碌。原来它们已是有了儿女的“人”呢!

五月的一天下午,突地阴了天,“嘎”地来了雷,眼前一个闪电,淋得精湿,赶忙换了衣服,然后出着长气,屋檐下站了,一边擦头脸的雨水,一边望着外面的雨线,议论起雨的来势。倏忽,从那昏昏的天边,望着了一个白点,像风筝在飘。白点愈来愈近,像要落地似的,但那风儿太猛,总使它忽高忽低,落不下来。几多盘旋,几次挣扎,总也是高了又低,低了又高。人们终于看清了,是一只青鸟,但那一只呢?猛地,只见它斜着翅膀,硬是冲了下来,低了,又一个圈儿,冲进院子,嘿,它嘴里还衔着条虫子哩!它一飞进院子,院树上便响起另只青鸟的叫声,随着叫声,洞口便探出四个小鸟的脑袋,张着扁扁的镶着黄边的嘴巴,吵嚷着要食吃。它飞进洞去,不知给哪只小鸟喂了,飞出来,叫上一声,另只飞去了,它却在那里,守护着洞口,任风儿去刮,任雨儿去淋了。

那飞走的,也极是艰难,风猛,雨急,它全然不顾了。高空一阵呼啸,使它失去了方向,零乱了羽毛,一个把握不住,划道弧线,像石块般地抛在街上。它摔坏了,一动不动,怕是再也飞不起来了!

我不禁为它动情了,便跑出门去,想把它逮回来,免得雨中受苦。但它毫不理会,极力挣扎,但还是被我捉了回来,擦了雨水,放在炕上,用筛儿盖了,让它暖和。先是安静地躺着,一会儿功夫,似平缓过了气力,再也不安于这温暖的地方了,急着出去,撞得筛子乱响。傻鸟儿,难道忘记外面在下雨吗?难道不知道黑夜就要来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去冒险呢?我刚揭筛去看,它却瞅准方向,“噗喀”一声,飞了出来,冲门而去了„„

昏的雨空,不知它飞向哪里,在干着什么?树上的那只,也终未进洞去,缩着脖颈,静静地栖守着„„

十二、拓展延伸 相信自己

★ 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出来。

★★ 尝试用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办法描写一处景物。

★★★根据课文内容,并搜集有关材料,当一回小导游写一篇解说词,介绍小鸟天堂的奇观。

第3篇: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江西省龙南县龙师附小 李平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3)标画出自然段,给课文做批注。

(4)有条件的同学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小鸟天堂的图片和巴金的资料。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4、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育方面: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经典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鸟的天堂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8个生字,理解天堂、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自主积累优美语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3.了解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和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和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

2.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鸟的天堂教案

25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1、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鸟的天堂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鸟的天堂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