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23 08:02: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小游戏。

2、脑筋急转弯:

提问:请你说出生活中应用平衡的例子

今天我们探讨跟平衡有关的科学知识——制造平衡(板书)(齐读课题。)

科学的理论离不开实验的证明,我们就用实验操作来证明今天的理论知识。

二、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介绍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三、实验探究。

1、等臂等重实验。

①在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2个钩码,右边第1格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个别上台操作、师生共同记录实验结果。

②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挂3个钩码,右边第几格挂3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③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举个例子使杠杆尺平衡?

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两边的重量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一样,就会平衡。

2、不等臂不等重实验。

①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等臂等重,可以平衡,那么当两边的物体离支点的距离不一样时,能平衡吗?

比如在左边的第1格挂2个钩码,右边不能挂在相应的第1格,怎样能使杠杆尺平衡?

按照学生的猜想不断试挂直至平衡。

②在左边的第2格挂3个钩码,右边不挂在第2格,你能找到其他方法使杠杆尺平衡吗?

然后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探究情况。

汇报实验数据,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两边的重量不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不一样,也可以平衡。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

四、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对于杠杆尺的平衡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杠杆尺的平衡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刚才我们记录的实验数据中,会不会存在着某种规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看你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探寻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板书:平衡条件:格数×钩码数=格数×钩码数

左边 右边

五、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运用刚刚发现的杠杆尺平衡规律,解决回答拓展练习“谁能行”(将一个钩码固定挂在左边第四格上,能找到多少种方法使它平衡?)

第2篇:《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要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

【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平衡条件的研究,观察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2)探究怎样让杠杆保持平衡。

(3)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

【教具准备】 直尺、橡皮、硬币、杠杆尺、钩码

【怎样进行】

(1)游戏活动引入。游戏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活动。书上的两个游戏活动,意在激发兴趣,渗透平衡需要一定的条件。

游戏:“尺子能不掉下去吗?”要求学生将尺子平放在手指上,保持平衡(手指充当了支点);在此基础上,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或硬币,还能保持平衡吗?若想保持平衡,必要移动尺子的位置,使手指距重物一端的距离小于支点与尺子另一端的距离,这个游戏为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教学时,要求人人参与,初步体验平衡需要条件。

(2)利用杠杆尺和钩码进行平衡条件的实验。“怎样才能平衡”,是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尺和钩码等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以进行能力的训练。“怎样才能平衡”是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左边第一格处挂2个钩码,右边第一格处挂几个?左边第二格处挂3个,右边的三个钩码挂哪里呢?)。

本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它第一次训练学生规范地利用钩码、杠杆尺等简单实验器材做简单实验。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以便为后面的滑轮、杠杆的研究打下基础。教学时注意,书中的示例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完全可以另选其它例子进行,放开学生的手脚,在实验研究中观察、记录,找出平衡的规律。

思维发散训练,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很多(左边第3格处挂2个钩码,那么右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第1格处挂6个;(2)第2格处挂3个;(3)第3格处挂2个;(4)第6格处挂1个;(5)右1格处挂2个右2格处挂2个;(6)右1格处挂1个右5格处挂1个;(7)右2格处挂1个右4格处挂1个等),教师应启发引导,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做好观察实验的同时记下数据,以便找出规律。

(3)交流生活中平衡的例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文中例举的平衡例子有生活中常见的挑担、体育运动项目的平衡木、小朋友喜欢的跷跷板、还有动物界的平衡。教学时,引导学生自由交流的范围要宽广,内容要丰富,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时注意,在研究第一个等臂平衡的实验时,有的学生可能将不等臂平衡实验做了出来。此时,教师应机智地将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进行。

【参考询问要点】指导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时可以提问:尺子在手指上不落下去说明尺子能保持平衡。如果将钩码挂在杠杆尺上,怎样才能平衡呢?你有多少种方法?能学着探究小组的样子记录下实验数据吗?

第3篇:《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要点】 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

【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平衡条件的研究,观察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2)探究怎样让杠杆保持平衡。

(3)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

【教具准备】 直尺、橡皮 、硬币 、杠杆尺、钩码

【怎样进行】

(1)游戏活动引入。游戏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活动。书上的两个游戏活动,意在激发兴趣,渗透平衡需要一定的条件。

游戏:“尺子能不掉下去吗?”要求学生将尺子平放在手指上,保持平衡(手指充当了支点);在此基础上,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或硬币,还能保持平衡吗?若想保持平衡,必要移动尺子的`位置,使手指距重物一端的距离小于支点与尺子另一端的距离,这个游戏为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教学时,要求人人参与,初步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尺、钩码、铁架台等实验器材,认知平衡;

2、利用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杠杆尺平衡的条件,会用合适的方式做实验记录;

3、通过分析、整理相关数据,发现杠杆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的条件;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等;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

【教学重点】

能有目的地用杠杆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教学难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等臂、不等臂平衡的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杠杆尺,钩码,铁架台,科学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杠杆尺、钩码、铁架台,课件

2、学生准备:每组一套实验仪器

3、探究实验记录表(小科学家记录本中相关部分,教材配套材料――教师补充数据记录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制造平衡》教学设计范文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范文

一、导入新课。

1、小游戏。

2、脑筋急转弯:

提问:请你说出生活中应用平衡的例子

今天我们探讨跟平衡有关的科学知识——制造平衡(板书)(齐读课题。)

科学的理论离不开实验的证明,我们就用实验操作来证明今天的理论知识。

二、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介绍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三、实验探究。

1、等臂等重实验。

①在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2个钩码,右边第1格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个别上台操作、师生共同记录实验结果。

②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挂3个钩码,右边第几格挂3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③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举个例子使杠杆尺平衡?

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两边的重量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一样,就会平衡。

2、不等臂不等重实验。

①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等臂等重,可以平衡,那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