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8加几评课稿
8加几评课稿
许老师的《8加几》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新理念,设计合理、新鲜。具体地说许老师的这节课重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1、微课进入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动身,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利用的过程。为此,教学中许老师引入9加几的微课教学,利用微课教学的声音、动画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掌握了凑十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凑十法自学8加几的计算过程,教学效果非常好。
2、器重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8加几》一课的教学中,许老师在小组内让同窗交换,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方法,通过获得丰盛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活泼活泼的,提出了多种8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摸索、合作交换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发明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盘算过程,内化为盘算方法,控制“凑十法”的盘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3、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体验。许老师在课始通过各学生一起唱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主题图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纵观全部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摸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许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自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教学之心得,广交天下朋友!让我们相会在这块土壤上,为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畅谈我们的思想吧!
第2篇:《8加几》评课稿
《8加几》评课稿
许老师的《8加几》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新理念,设计合理、新鲜。具体地说许老师的这节课重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1、微课进入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动身,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利用的过程。为此,教学中许老师引入9加几的微课教学,利用微课教学的'声音、动画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掌握了凑十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凑十法自学8加几的计算过程,教学效果非常好。
2、器重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8加几》一课的教学中,许老师在小组内让同窗交换,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方法,通过获得丰盛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活泼活泼的,提出了多种8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摸索、合作交换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发明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盘算过程,内化为盘算方法,控制“凑十法”的盘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3、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体验。
许老师在课始通过各学生一起唱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主题图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纵观全部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摸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许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自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教学之心得,广交天下朋友!让我们相会在这块土壤上,为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畅谈我们的思想吧!
第3篇:8加几评课稿(4篇)
8加几评课稿(4篇)
8加几评课稿1
听了施老师执教的《8、7、6加几》一课,收获颇多。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体: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具体评议如下:
1.温过之新,导入新课。教师借助9+几的旧知引入8、7、6加几。凑十法的重点非常突出。
2. 教学的重点难点非常突出,训练比较到位,特别注重学生口述算理的训练。通过:指名说,全班一起说算理等办法,让学生扎实,到位地掌握用“凑 十”法计算8、7、6加几。在课堂上,老师能及时地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和作业情况,并适时加以分析,纠正。让学生能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巩固强化。
3. 在教学中,教师能放手,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旧知的迁移,学习新知。在教学中,教师也注重对新
第4篇:8、7加几评课稿
8、7加几评课稿
本周听了同级部毛老师的课,颇有感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发扬个性;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体还给学生。毛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做了大胆尝试。
例如,在教学“8、7加几”的一课时,教学例题“8+7”时,因为学生已学过了9加几,有了凑十的经验,老师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我是摆小棒看出来的”;“我是一个个数的”;把8放在心里,往后数7个,得15”;“8+2=10,10+5=15我是听妈妈说过的”。“7+3=10,10+5=15”当学生说到这里我顺其自然地说:“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吧。”在学生“唧唧喳喳”之后,毛老师就隆重推出“凑十法”。从摆圆片学具“凑十”到摆小棒“凑十”
第5篇:8加几评课稿4篇
8加几评课稿4篇
8加几评课稿1
1、注重知识的迁移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锻炼身体跑操,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8凑2,7凑3等,然后借助已有经验,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 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最后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2、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设计的一些环节,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如在复习时 “小火车跑的快”,在新课开始创设了我们每天锻炼身体跑操的情境;在巩固练习时设计了“比比谁最快”的情境,这些情境的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学生爱表现、求胜的心理,提高了课堂效率。
3、注重口头表达的训练
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说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