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稻草人的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20 08:04: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远去的稻草人的散文

远去的稻草人的散文

那时的天空好蓝好蓝,大片大片的金色田野,并不孤单的可爱的稻草人,那时的他们笑得好开心,那么自由而无拘无束,而今,早已远去!留下来的只是,模模糊糊记忆中他们的样子。

——题记

叫个没完,那电线杆上的麻雀;舞个不停,那油菜花上的蝴蝶;流个不止,那条童年的小河;唠叨不断,外婆那没完没了的`慈爱。

稻场,草垛,小河,牵牛花,露天电影院,还有外婆,他们是童年里的美妙音符。那些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可童年的柳笛却伴随着外婆那可亲的慈颜鸣响在我走过的每一个春秋冬夏。

那时的雀子总很多,成群飞来寻觅成熟的谷子。于是,在金色的稻浪中,总能看见可爱的稻草人。他们是不会说话的伙伴,只要他们往田中一站,雀子大多不敢招惹,尽管他们表情不一,穿袋各有特色。也有少数狡猾的鸟雀可能太饿了,他们的肆无忌惮让年少无事的我们不得不在田野间和他们展开对抗,于是,赶雀就成了童年时光中的一件乐事。

赶雀的日子大多有外婆的陪伴,每到吃饭的时刻,肚子总“咕嘟咕嘟”吵个不停,幼小的我便站在田埂上踮起脚尖一分一秒的期盼,外婆便从田野的尽头年迈的走来,远远见了我,嘴里就开始不停唠叨,她充满关怀的声音随风袭来——“XX,肚子一定饿了吧,外婆给你送来了你爱吃的番茄炒蛋……”,那饱含爱意的话语像鸟雀叽叽喳喳响遍整片田野,而我早已馋得不停咽口水,越是迫不及待,外婆的步子似乎走得越来越慢,颤颤巍巍的小跑,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真的够快了。记得有一次,她慌里慌张的小跑在狭窄的羊肠小道上而摔了一跤,鞋子都湿了,沾满了泥巴,可她怎么也不承认,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让她的孙子早点吃到饭,好像她早已听到我肚子饿时发出的声响。

丰收的季节,稻场上晒满了谷子。远远望去,犹如一块金色的地毯铺在场上。而那些谷堆和草垛,便成了场上拔地而起的山丘。场边有个池塘,塘里总有成群向天高歌的鹅群。

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外婆和我总忙碌于稻场上。天气晴朗的日子,悠闲自得的躺在外婆身旁靠着高高的草垛,望着那蓝色的天空和白得棉花糖一样的云朵在遐想。耳旁有外婆的神奇童话,还有那些忠实伴奏的鹅群。有时听得入迷,竟把外婆的故事当成了摇篮曲,呼噜呼噜进入了梦乡。有几次,外婆讲得太过入迷,连我什么时候睡着也没发觉。待我睡醒后,外婆也已经收盖好谷子,这时她总会捏着我的小鼻子有趣的说:“XX,太阳都被你睡落了,我们该回家吃晚饭啰!”

已经多年没再见过稻草人 ,可是关于外婆,在童年的记忆里永远抹不去。

第2篇:稻草人散文

稻草人散文

西北的戈壁滩的自然气候真的很奇怪。夏日里太阳正好好的照着呢,忽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地就会刮起了风,但是都会很快地过去,一切都归于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远处飘飘渺渺的蒸腾起亦假亦真的海市蜃楼,就像做梦一样。偶尔也会忽然来一片云彩,在一个不大的地方,下起一阵子瓢泼大雨 ,下过雨的地方,很快就有一些小草,抓住机会迅速生长,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很少。

1977年,在兰新铁路线布隆吉至柳沟两个小车站之间,就发生了一次这种奇异的天气情况。一群正在铁路上干活的养路工们,被太阳晒得汗水直流,蓝色的工作服被冒出的汗水浸湿了一小会儿,就又被蒸发的干干的,留下一块又一块的白色汗渍。开走行轨道车的杨兰新望着万里无云的天空,突发奇想,逗着大家说:“要是下一次大雨,将浑身淋透,下班回去就不用洗澡了,连工作服都洗干净了,那该多省事。”

谁知道杨兰新和龙王有什么亲戚,他的幻想很快就成了现实。戈壁滩刮起了风,不大一会儿就不知道从哪里拖来了一片黑黑的乌云,在铁路北面的一处高地上下起了如注的倾盆大雨。戈壁滩一下子来不及渗透这么多的雨水,仅仅四十分钟,就形成了山洪,毫不留情的向铁路这个方向涌来。

铁路又不能随时搬开,就成了阻碍洪峰的拦水坝。洪水越聚越多,不大一会儿就将铁路撕开了一个百十来米的大口子,兴冲冲地跑走了。雨停了,铁路行车却就此中断了。

材料室就我年轻,主任行同信就叫我跟着装好抗洪物资的救援列车,去洪水现场设立临时物资供应点。当时没有大型的工程机械,抢修全靠人拉肩扛。所以抗洪物资大部分就是铁锨绳子,扁担大筐,还有的就是装填沙土的草袋子,还有独轮车。

五六米高的路基冲没了,要想重新硬硬实实垫起来跑火车谈何容易。戈壁滩上的水文资料就是一张白纸,为了防止以后这里在发生洪水排泄不通的现象,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认为,这里要增加一处桥梁。修桥时间就长了,可是铁路不能中断着等呀,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又决定先铺一条临时铁路便线,通车了再说。

这条临时铁路便线,全长大概要有五百米的样子。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绝大多数都会有着无私和奉献,东边几十公里的疏勒河铁路地区各单位职工家属还有中学生被动员来了,西边百十公里外的柳园铁路地区各单位职工家属也被动员来了,还有正在附近施工的工务大修队,哈密工程二段的人员都被调了过来,抢修现场大概有千把人左右。各单位人员都有,挤在狭窄的工作面,有些混乱,不利于施工调配,急需统一指挥。乌鲁木齐铁路局革委会副主任王富恒(相当于现在的铁路局副局长)也很快就赶到了,在现场成了了临时指挥部,拉起了电灯,架起了喇叭,接通了临时电话,将各单位劳力重新分工,按班次干活休息,保证施工工地抢修作业不停。

我就成了临时指挥部的后勤组工作人员,不但要发放抗洪物资,还要负责食品供应。

不在戈壁滩上呆,不知道戈壁滩昼夜温差大到什么地步。大夏天的,来这里参加抢修的.人员,大都穿着单衣,白天三十度以上的气温,随着太阳的落山急剧下跌,后半夜也就是十来度了。抢修现场的所有人员被冻的瑟瑟发抖,很快就要干不成活了。临时指挥部要求柳园地区,想尽一起办法,送一些肉菜多的夜宵,保证抢修人员的体力。但是,身体寒冷的问题不好解决。

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工人就把装沙土的草袋子封死的一边上面用铁锨挖个洞,再将草袋子两个角跺去,就成了一件肥肥厚厚的稻草大衣。穿在身上,虽然臃肿,但是确实可以保暖。反正草袋子没有什么大碍,稍事修理还可以用,有人来找我要草袋子,我就给他发放。抢修现场的人们纷纷仿效,一时间抢修现场到处都是身材臃肿的稻草人。

说实话,尽管我那里有好多草袋子,我也一样的冷,所以我也穿上了草袋子,临时指挥部大大小小的干部们也和大家一样成了稻草人。革委会副主任王富恒更可怜,他只穿了一件带有铁路标志的短袖褂,当然也冷。可能他碍着面子,一开始他坚持着,后来实在冷得扛不住了,也加入了稻草人的队伍。这就对了,看见他成为稻草人的人们对他很是敬重。

抗洪现场大多数人都为铁路的中断心急如焚,自觉自愿地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我在乌鲁木齐刚刚上完高中的弟弟朱军,正和他的同学们在哈密工程二段接受再教育。他们听从指挥,干了整整一天,就吃了一个分配的大饼,就疲劳的躺在戈壁滩上睡着了。午夜时分他和好几个同学饿醒了,听到广播喇叭里喊我的名字,就跑到临时指挥部来找我,想碰一碰运气,看我能不能再给他们一些吃的。这群傻小子,他们领大饼时正值食物紧张的时候,食物不紧张了,他们却睡着了。

令他们喜出望外,我立马给了他们一筐大饼,还有几捆草袋子,他们心满意足的准备继续出力了。

当然,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会一般齐,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桥梁领工区有一个老同志(我当然知道他的名字,为他给他在的子女面前保留一些颜面,我在这里就不说出来了),因为工长给出了力气的骨干多发了一个大饼,他就不愿意了,闹着要钻火车,说是工长欺负他,活不成了。有人为了小事化了,叫我多给他几个大饼,我坚决不同意。我在后来的工作中,也可能由于耿直的性格得罪过好多人,可就是这一次,我最坚决,也没有后悔过。我鄙视他,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猥琐男。我连给他发草袋子都后悔了,我认为,稻草人应该有劳动者的智慧和幽默,不应该有阴暗和狭隘,为长不尊的人连装扮稻草人都不配。

整整的两天两夜,铁路抢通了以后,我回到单身宿舍,真的太困了,和一道曾经抢修的李咸栋一样,浑身的泥土洗都没洗,各自躺倒床上睡了个天昏地暗,一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我的领导材料室主任行同信和他的领导机修所主任于甲戌找了来,我俩才错以为是一大早,抗洪抢险又有了新任务呢。行同信和于甲戌看见我俩的傻样子,哈哈大笑,说是:“年轻人真能睡。”

后来,我俩才知道,不光是我俩,于和,红兵等一大群年轻人和我们一样睡得日月颠倒了。当然,这是我们青春里的一段荣光。

第3篇:陌路稻草人散文

陌路稻草人散文

这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我们的相遇,在那个望眼欲穿的秋天,守住一份过期的誓言。?

我以为人生就是这样的,尝些酸甜苦辣,遇上些想或不想遇见的人。可以在自己一个人的房间写自己喜欢的文章、听音乐或者干脆坐在那里发呆。我说了生活可以很简单,只是心灵却时常遭遇空虚。

一切如旧。在音像店里总能够从许多陌生的声线中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然后让自己一味地沉浸,最好一辈子不要醒来。

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我在街上看到一个骑着摩托车打着手机的和尚,还遇见个随街大小便的小孩儿。我碰到排着队买油饼的女孩,她们交头接耳,说长道短,没有一句重点,而且经常转换话题,这和她们的性格很像,阴雨不定,变化无常。我又看到一个肥胖的女人穿着超短裙,露出她“性感”的两条小腿,那也没什么,不过要是故作骚态那就有问题了。

是的,我就是在这样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稻草人优美散文

稻草人优美散文

我最喜欢的两件事:一件是写东西,另一件是跑步。

我喜欢写东西,因为享受那种安静的氛围。当橘黄色的灯光打在我的头上,在纸上留下墨汁似的阴影,我听见的只有笔尖挪动的沙沙声。

我写很多,写童话一样的小说,谁也看不懂的散文,死扣进中心的记叙文,朦胧又悲伤的长诗。我把身边的人物、事情用文字流水般抒出,写到执笔低泣,看眼泪打湿纸上的文字,留下大团大团的墨晕……

当我闲暇又犯懒时,我会丢下手中的笔,去外面跑一跑、跳一跳,像一只自high的野猫。

有人会觉得跑步没意思,我不一样。

在我跑着、跳着的时候,大脑在飞速旋转着,然后我想起生活中发生的好多尴尬或有趣的事情,比如老爸口袋里揣着钥匙却在家里到处乱翻,气得破口大骂胡须向上翻的逗样……

等我跑得高兴了,小碎步一停,把丢桌上的笔又持起来,笔尖唰唰继续构思我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远去的端午散文

远去的端午散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飘溢着甜丝丝的粽子清香。这个时候,到哪家串门,都会提上一溜粽子。每逢此时,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总是喜欢卷起裤脚趟着水去采粽叶,虽然辛苦,却很乐意,因为这样就不用花钱到镇上去买了。

老家的端午,一般都在农历初四的`晚上,男人携家带口,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和粽子装好,送到老丈人家,老丈人照例是要煮一大锅粽子、鸡蛋,末了,会把门墙上过春节贴的对联撕一小块下来泡成红水,再把鸡蛋染红,寓意红红火火。

那时候虽然物资匮乏,但池塘里的鱼、养的鸡鸭还是有,扛一张网,到池塘里撒一网,杀一只鸡,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远去的声音散文

远去的声音散文

我想大家都听过这歌。

原谅我只是没赶上火车跑来无病呻吟一下。

我觉得我今后会错过的火车绝对不止今天这一趟。

在路上的那种感觉,就是那么一瞬间的冲突,想要留下或者想要出发。

我还记得那年去赶回北京的火车。在发车前五分钟我到了火车站。

一个人抱着箱子背着书包买了张站票屁颠儿屁颠儿的往站台跑。

检票员对着我可劲儿喊:“小姑娘快跑啊,没准儿还赶得上。”

当时跑着跑着眼泪就下来了,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

脏手抹着眼泪和成了泥,然后和赶着进京的农民工们一起挤得拧巴了的回了北京。

然后他们说,这就是青春了。

我还是觉得,离开的火车可以错过,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最后一班回家的列车。

关于青春这事儿,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就像那天说的,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对很黄很暴力的事情充满兴趣。

是不是老了老了的,就忘了。

对很黄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远去的稻草人的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远去的稻草人的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