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教案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乐 八年级 上册
授课人:彭丽娜年级:八年二班 教学内容
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第1、2、4、5、13段。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作曲家圣—桑;音乐知识——管弦乐套曲。
技能:能够听辨乐曲中乐器的音色。哼唱乐曲部分旋律。
德育:通过音乐感受动物的活泼可爱,宣读保护动物倡议书,为建立绿色的地
球而努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辨别。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听辨在一种乐器上表现的动物形象和通过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动物狂欢节》
师:刚才我们观看的动画片是以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器乐作品为背景音乐,创作的同名动画片《动物狂欢节》。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这部作品。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3)
三、知识学习
a、作曲家圣—桑:1835年出生,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动物狂欢节» 创作于1886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幻灯片4)
b、音乐知识管弦乐套曲:是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三至四个乐章.就如平时写作文那样有好几大段落,开始-过程-结尾,每大段落又可分几个小段落进行详细描写。
套曲各个乐章表达的音乐情感不同,有平缓抒情乐章,有快板高潮的乐章,有重复,有对比,有分别表现各种乐器的华彩乐句乐段,这样管弦乐音乐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比其他形式更能显出强烈的音乐效果。(幻灯片5)
c、作品的三个特点
1、由十四个组曲构成。
2、由钢琴和九件乐器组成。
3、乐曲的旋律不但有自己的还有其他大师的旋律,并且他把这些旋律夸大变形。(幻灯片6)
四、介绍作品14个乐段(重点欣赏1、2、4、5、13段)(幻灯片7)
1.引子与狮王进行曲2.公鸡和母鸡3.野驴4.乌龟5.象6.袋鼠7.水族馆
8.长耳朵角色9.林中杜鹃10.大鸟笼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五、初听(幻灯片8)
思考:速度、力度、情绪。
六、练习听辨乐器音色(幻灯片9)
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单簧管
七、分段欣赏(幻灯片10—15)
思考:1.以下五段音乐用了哪几种乐器?
2.作曲家描绘了哪几种动物形象?
八、哼唱旋律(幻灯片16)
九、知识拓展(幻灯片17)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是在最近3个世纪内消失的。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现在,地球上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种野生动物灭绝,不少动物也处于灭种的边缘。
十、学生活动 宣读倡议书(幻灯片18—19)
师:为保护动物上的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a、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
b、写一封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十一、总结 师: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创建绿色美好家园!
第2篇: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说课稿范例
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说课稿
一、领悟教材 把握重点
1、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课共三首描写天鹅的乐曲。第一首: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用两架钢琴伴奏表现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大提琴独奏《天鹅》;第二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鹅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场景音乐《天鹅》。重点欣赏第一首。
2、教学目标 :通过三首“天鹅”音乐的欣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同一主题却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乐曲,提升音乐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创造美,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调动多种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情绪和意境。
4、教学难点 :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天鹅》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提琴、天鹅头饰若干、水彩笔、画画纸、检测表格四张。
二、精选教法 在愉快中学
高尔基说过:“在听赏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听)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为了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的方法。动包含了:动口回答问题、动脑想像意境形象、动体态模仿天鹅舞、动手描出天鹅画,最终使学生动情(表现在上课的兴趣及对天鹅乐曲的喜爱),这是使学生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因此,本堂课我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
1、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2、多渠道调动学生的多个感知通道参与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并获得独特感受与见解。
具体教法有:演示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律动法、描述法、绘画法共七种。
三、暗授学法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愿意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听、想、看、说、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
2、用画、舞、颂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各自对《天鹅》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这些方法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各显其能:能画的画一幅《天鹅》画,能舞的跳一段《天鹅》舞,能写的写一首《天鹅》颂,并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巧设程序
1、组织教学:放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学天鹅飞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2、导入: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
3、初听:放课件:大提琴独奏的录音《天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扒在桌上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学生回答,以此温故而知新(巩固弓弦乐器及其音色)。
4、复听: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接着放课件观赏绘画音乐《天鹅》。(我们来看看美术大
师是怎样理解刚才这首乐曲的)欣赏完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5、简介乐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及大提琴的音色和它在管弦乐队中的作用,并出示大提琴 试奏。
6、再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师跟伴奏音乐演唱由上面这首《天鹅》乐曲改编的歌曲《天鹅》。
7、检测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分组讨论完成检测表。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发一张检测表 进行选择:
情绪(用你认为合适的颜色表示)第一句旋律线条示意(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意境幽静热闹得出答案,这时教师应边启发学生哼唱旋律,边节奏舒展紧凑用手势示意旋律起伏的线条走向)
速度缓慢快速
力度较弱较强
然后各组派代表将填好的表格贴在黑板上,集体评议出优胜组给予奖励。
8、奖励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放课件听赏动画音乐《四小天鹅舞曲》,进一步感受“天鹅” 的音乐美,并简介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剧情。要求学生听赏完后将乐器的性格、形象、意境与前一首《天鹅》对比,用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慨括它们的典型特点(前一首是高雅忧伤的天鹅,后一首是天真活泼的四小天鹅),学生回答后再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舞曲》,并请愿意上台表演的同学上台戴上天鹅头饰模仿或自编动作随音乐表演《四小天鹅舞曲》,其余同学起立随音乐即兴舞蹈。(这是本堂课的高潮之处)
9、欣赏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放课件观赏芭蕾舞剧中的场景音乐剧情。由学生慨括这首乐曲的性格、形象、和意境(美丽、动人)后教师归纳三首乐曲的特点:(展示板书)主题相同,都很好听、很美,但性格、形象和意境却不相同。
10、动手表现音乐,抒发各自的独特感受与见解,放课件:大提琴独奏的实景片《天鹅》做 背景,学生在如诗如画的背景音乐中画天鹅、颂天鹅。然后展示、朗颂并讲评、奖励。(这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亲身体验过的经历进行联想,发挥想像来创造、表现)
11、课堂小结:如诗如画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三首描绘“天鹅”的乐曲(看板书):有高雅忧伤的天鹅、有欢快活泼的天鹅、还有美丽动人的天鹅,但愿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随后,学生在激昂的场景音乐声中随音乐学天鹅飞出教室。
五、感悟与反思: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教 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评价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
第3篇:动物狂欢节的读后感范文
动物狂欢节的读后感范文
动物狂欢节(一)
昨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松江影院看动画电影——动物狂欢节。
这部电影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他主要讲的是在森林中有些动物随意破坏环境友好的和风变成了可怕的风怪,热爱音乐的觅音熊、活泼可爱的袋袋鼠和可可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森林之心,找到了守护天鹅,打败了风怪的故事。他告诉了我们要保护环境,要不然绿莹莹的草原会变成一望无边的'荒漠,峡谷上会寸草不生……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不禁想起了已前的捡垃圾时一件事:
那天,我们小组出去捡垃圾,我们拿着塑料袋在街上走着,可时不时会停下,因为垃圾太多了。我们的小组长决定分头行动,十分钟后在小公园门口集合。然后,大家都分头去捡垃圾去了。十分钟后,大家都快要累趴下了,只见大家都拎着满满一袋垃圾,都塞不下了。当大家在休息时,一个人在我们
第4篇:动物狂欢节教案
动物狂欢节
教学内容:
1、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片段。
2、欣赏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动画片《红鹤》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动画片《红鹤》,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可以对音乐进行再创作。
3、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音乐要素,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才、的创作手法。
2、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走向,进行适当的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
2、语言导入:《动物世界》从1981年12月31
第5篇:《动物狂欢节》说课稿
《动物狂欢节》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狂欢节》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中师音乐专业班《音乐欣赏》课本下册第三章:浪漫乐派时期的作品欣赏。我认为本课的内容在外国音乐作品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浪漫乐派时期的音乐欣赏在这本课本中不但从内容上是最多最丰富的,而且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也大多在这个章节。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又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他的作品“在技术与风格上既继承了古典的传统,又能吸收新的发展成果”。同时《动物狂欢节》这个作品在小学音乐教材和中学音乐教材里都有,可见其重要性之所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