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双课循环的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9 08:07: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双课循环教学反思

双课循环教学反思

我校每年每位教师必须上的高三双课循环,我已经经历了几次这样重要的教学活动,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既反思自己在物理课堂上的闪光点,又不断寻找和发现自己的缺憾之处。应该说,对于高三的双课循坏,我还是有很多的心得的。

这次高二年级的推送教师双课循环,在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的经历中,还是第一次,也许有人把它视为一种工作任务,一种很重的压力,而我从内心来说,都感觉,这是一次学校领导对于自己物理教学的一种信任与支持,饱含着领导对于自己物理教学的鞭策与督促,俗话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一次的教学任务,自始至终,我都非常珍视每次公开课的机会,以便能得到学校郭校长、孙校长、潘主任的高屋建瓴的批评与指导,得到各位同仁的直言不讳的建议,从每次公开课的环节中我都能有很大的收获。既促进了自己物理教学专业的成长,又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效率,每一次活动,我都会认真地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困惑与解答,这对于以后的物理教学大有裨益。

周一晚上,我接到年级主任通知,周四要安排全校物理大教研,我是代表高二物理教研组展示双课循环活动。当我接下这一重任时,我就开始琢磨这堂物理课中的每个环节的设计,我一次次从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中选取最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物理课堂的学习情趣,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我在精心备课中一直在深深思考的地方。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我们高二年级正好学到的电学里很重要的知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节。这节在物理课本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页内容,但是它涵盖的众多繁复的知识点,学生想学到位、学得扎实有效、达到高考的要求,至少也得用两周的时间才能学得透彻。按照我们物理组的教学计划,周四正是讲授“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和电源的U-I图线问题专题分析解题”内容。讲课前,我再一次仔细研究最新高考说明对此的考点分析及教学参考的建议,研究这堂课在整个这册物教材中的地位,以及研究这几年高考中有关这一内容的考试动态以及习题模式,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更深更清晰的理解与认知。再次从思想高度提高了对于开展本次物理教学活动的意义的认识,明确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方向。我精心设计了学案和教学途径,所选习题涵盖了高考中设计此类问题的多种样式。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首先对电路的动态进行分析,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知识储备,他们知道电路中某个电阻的增大(减小)会导致电路总阻值的增大(减小),从而应用判断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的'减小(增加),判断出路端电压的增大(减小)。我将学生预习学案收上来后,认真批阅,寻找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我发现,前面的这些基础知识都不是问题,学生们困惑和感到难以解决的是“不知道再进行哪部分电路的判断和电流和电压中哪个物理量先判断”。这就像一道拦路虎,卡住了学生前进的方向,搬掉这个最大障碍是我课堂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我对学案上最典型的第一题,决定让学生自己试着做,经过学生仔细思考并自纠后,他们进行口头展示,我给展示的学生以黑板代笔引领学生进行步骤的判断。在判断过程中。我不断点燃学生们的智慧火花,并要求他们,思考为什么应该这样而不能变成那样?学生们在我的点拨中冥神思考,经过他们的严密逻辑思维的运转后,他们慢慢体会到了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接下来的课堂环节,在进行几个练习题的自我纠正、组内纠正、组外求援的环节衔接后,学生们把错的习题纠正好了。为了深化对于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我以检测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确定检测对象时,我找检测前预习过程中出错的几位同学做一回答,这样就便于知晓学生们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最令我惊讶的是,他们能够自己总结方法并予以应用,这是我在本次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下面看看学生讨论合作后给出的解题思路:

(一)“先总后分”——先判断总电阻和总电流如何变化:先找到引起变化的部分,判断这一部分的电阻式如何变化的(增大还是减小),再判断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如何变化,其次才是判断各个部分如何变化。

(二)“先干后支”——先分析干路部分,再分析支路部分。而且给出先分析大支路,后分析小支路的发现。

(三)“先定后变”——先分析定值电阻所在支路,再分析阻值变化的支路。(此处有掌声)。

根据学生的总结,我趁热打铁,随即进行了当堂检测,结果令我深深感动,学生们几乎全部做对了习题。

其次,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第二个问题:关于电源的U-I图线问题和电阻的U-I图线问题组合。学生前置学习时做得并不够好,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不能再单独讲解了。我需要思考,如何突破这个难题?学生们之所以把两条图线结合起来不会的真正原因还是对电源的U-I图线理解没那么透彻。于是我把这问题融入到例2中,在问题中突破图线的斜率、截据的真正物理含义,并且借用课本上电路的动态分析来对这条线的画法进行完整的探究,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这条线上某点的横纵坐标比值和乘积的物理含义。经过师生共同探究后,再要求学生们自己改正前置学习的错误,重新再认识,他们自己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趁他们思维达到兴奋之时,我随机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对于一个变化的电阻的U-I图线问题如何思考?而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自然顺利想出对于选做题的解答思路,随即在我的鼓励之下,挥笔运算。

解决完这两个教学目标后,安排了两个限时训练,训练结果达到了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此次双课教学第一节下来后,备课组长提出的若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不是很熟练,可以放慢课堂进行速度和对关于电源的U-I图线问题和电阻的U-I图线问题组合再进行重点强调点拨,在第二节课我及时进行了微小调整,收到了想收到的效果。在第二节课后全体领导和同仁的评课中,我虚心聆听领导的建议和鼓励评价,尤其是孙校长的建议使我收获满满,再此,感谢他的精心栽培才使我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实验任课,使我的教学迅速成长。潘主任的鼓励与认可,使我认识到肩上的重任。同仁的诚恳真挚的建议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纵观本次物理双课循环教研活动,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物理教学中重视课堂创新的效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征途中,撷取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引领学生们在高考的道路上不断拼搏奋进,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次教研活动就是我本身业务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平台,我将一如既往地以全新的姿态,在物理课堂上,努力进取。

第2篇:物理双课循环的教学反思范文

物理双课循环的教学反思范文

20**年的高三双课循环,每位教师都轮了一遍,到现在已是各学科展示阶段。循环课和展示课我都参与其中。真心感谢在这三节课中孙校长、高三领导及组内同仁给予我的高屋建瓴的指导,这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要求写写反思,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想从事了多年来的教学工作,也确实该好好深入反思,静静思考的时候了。对于我来说,因为从小接受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所以要解放思想,转变教学理念是一个很困难很漫长的过程。但是,自己都不知道从何时起,我蓦然发现我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高三复习课更明显:我尽量让自己想说的话都从学生嘴里“吐”出来,原来我写的物理方程现在都让学生先写出来,原来我的分析方法现都让学生展示出来……

首先,是我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虽然我是学习理科的,但是我很喜欢没事时看看新闻。每当新闻里说国家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听得我耳朵都起了茧。说实在话,我当时很是疑惑,解放思想有那么重要么?如今,我才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发现我的教学思想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课堂形式自然而然的就不一样了,举个例子:原来一轮复习中关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是我在黑板上一条一条的引领学生回顾。而现在我采取的是抽签方式,提问XX同学假如你是老师,关于动能定理你想说些什么?(课下他们已经自己复习过了)XX同学回答时,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着,否则如果我让他补充时,他不知道说什么。而且补充的内容是要求不能与前一个同学的重复,我发现这样做不但检查了他课下前置学习情况,也调动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这可是一剑双雕。(个人看法啊,不一定妥当)

其次是关于教学活动的反思。

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我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所以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就是潘主任经常说的第三次备课的“行为备课”,原来我并没把“行为备课”当成事,通过双课循环我才理解“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举个小例:对于已经批阅过的学案中出现问题不是很多的题目,我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后,随机抽查做学案出错的同学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若对我的问题回答准确,说明合作有效,组内加分。另外,批阅学案时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时,我不会点出错误所在,而是让他们展示在黑板上,提倡学生纠错抢答,通过纠错反败为胜。比如展示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有两种答案都看似正确,我要求纠错的同时还得答案统一,那就要求既动脑还得动笔,眼高手低的孩子不会做到的。

而关于物理思想和物理分析方法的总结,我会安排在每节课适当的时候,可能在课中或课终。比如“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带电粒子的偏转”与“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进行类比,通过类比法来学习本节课,要求学生得自己先做思考总结。我想,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

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使其真正成为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转变以往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学生能说的让他说,学生能做的我绝不会包办,但同时学生做这些后我会及时地给与他们高层次的引领。因为学生毕竟没有老师看待分析问题角度高,方面全。比如,学案中的习题做完后,我要求学生看看这么多题,其实就是一种或两种题型的应用,这样把题做透。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时间。我告诉学生,高一高二我是你的老师,到了高三,你们必须超过我!所以有时我会一本正经故意犯一些学生爱犯的错误,让他们来辩论纠正,以达到培养他们思考的目的,提升他们的物理思维。

最后是关于习题强化课和答疑的反思:

因为在习题强化课前学生把知识和方法都学会了。所以习题强化只是一个熟练的问题,现在我在习题处理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直接点中要害。学生说老师每次“点穴”式的治疗病症,使他们找到了病灶。找到病灶后的问题我就不再唠叨了,“自己去疗养。疗养不成,再去找同学或老师当你的康复大夫,但我会隔断时间检查他的恢复情况。”

关于学生答疑,我不会拿过题来一字一句去帮他分析,而是首先反过来问他:你认为此题题眼是什么?你画的图是什么?你的研究对象是谁?你的研究对象受什么力?你的研究对象做什么运动?你想用什么规律列方程?一系列问题……可喜的是,有时学生还没等回答完我的问题,便笑呵呵地说,老师我会了,颠颠地跑着走了。望着孩子的背影,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欣慰。

第3篇: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又进入初三物理总复习阶段,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是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复习课上,学生感觉很沉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因此大受挫伤。如何提高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上好每一节课,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归纳?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能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升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根据各部分知识的不同特征,多次地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图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上好复习课的难点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我针对不同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活动课、小组互动课、自学课等,在每一节课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地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范文

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范文

又进入初三物理总复习阶段,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是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复习课上,学生感觉很沉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因此大受挫伤。如何提高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上好每一节课,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归纳?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能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升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根据各部分知识的不同特征,多次地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图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上好复习课的难点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我针对不同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活动课、小组互动课、自学课等,在每一节课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初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又进入初三物理总复习阶段,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是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复习课上,学生感觉很沉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因此大受挫伤。如何提高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上好每一节课,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归纳?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能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升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根据各部分知识的不同特征,多次地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图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上好复习课的难点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我针对不同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活动课、小组互动课、自学课等,在每一节课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问题提出:

老师们为物理复习课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的心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初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一、问题提出:

老师们为物理复习课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物理双课循环的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双课循环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