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9 08:03: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一首诗歌——《使至塞上》,希望在这堂课上,大家能学的轻松,学的投入,收获多多,喜悦多多。

首先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

1,理解内容。

2,赏析语言。

3,体会情感。

带着这三个目标,我们开始这节课的诗歌之旅。

二、合作交流,解读诗歌(38分钟)

(一)诗中事

高尔基有自传体三部曲,巴金有激流三部曲,我们也不妨来一个“朗读三部曲”.希望大家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不同的收获。

第一步: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咱们不妨先请一个同学朗读一下,谁先来呢?让我看看鼎新中学八年级四班同学的精神风貌吧!

正音。塞、候骑、燕然

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吧。

第二步:结合注释,再读诗歌,读出内容。

请大家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仔细朗读每一个课下注释。因为在注释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和奥秘。读完之后,再谈一谈:诗歌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完后谈诗歌内容。

(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教师需要点拨引导:是什么人出使边塞?怎么去的?他去边塞做什么?他有没有到达目的地?)

读诗品诗,除了朗读之外,离不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更离不了思考和疑问。我们在本节课中需要把诗中的情景再现出来,这样才更有韵味,也更有意义。比如说:你觉得在哪一联中会有人物对话的场景呢?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不妨先想象一下,再做回答。教师示范:

落日西沉,暮色苍茫。

远远传来马蹄声。

越来越近,只听的哒哒哒哒哒哒。

侍从遥遥一望,不禁惊喜的策马上前,向车里禀告道:大人,前面好像来了一个士兵!

王维精神一振,立刻挺直身子,掀起车帘,定睛一看:

那人已来至眼前。只见他翻身下马,向前恭敬行礼道:

车里可是御史大人?小人真是有幸,不想在此遇见御史大人!

王维见他一身士兵打扮,倍感亲切,欣喜道:

正是本官。你是何人?都护大人和众位将军现在何处?

那士兵道:小人是将军手下的侦察兵,都护大人和各位将军尚在前线。

王维遥望前方漫漫黄沙,不禁感叹:

将士们着实辛苦。只不知还有多少路程?

回大人,燕然距此尚有800余里。

王维听至此处,长嘘了一口气,挥了挥手,那士兵便退下,策马扬鞭而去。

暮霭沉沉,马车又缓缓行驶在漫无边际的大漠中,只听得哒哒哒哒哒哒……

同学们,诗歌中的内涵是不是极其丰富呢?那我们可不可以用灵动的思考和神奇的想象再现它的内涵呢?

第三步:整体理解,三读诗歌,读出韵味。

个读,齐读诗歌。

(二)诗中景

王维由陕西西安出发,途径甘肃、宁夏、内蒙古,直至蒙古境内。在这长途跋涉中,他看到的都是什么景色呢?现在我们就去寻找这诗中景吧!

归雁、征蓬、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这些景色和中原是不同的。让我们在这异地风光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1,诗歌讲究一字传神,请从中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写出你对它的感悟和理解。

2,请选出其中的一句(5个字),想象其中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现在大家就静下心来,写出自己的精彩吧!时间为4分钟。

学生静心思考,写作。

展示交流。

出示图片,以苏轼的话收束这一段。

(三)诗中情

诗言志。——《尚书 尧典》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毛诗序》

“志”,就是情感、志向、抱负等。那么,在这首诗中诗人表现出怎样的心情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再次仔细阅读诗歌,说说你的认识。不过,要在诗中找到你的依据啊!不妨再次参考课下注释朗读一遍。

(焦点论坛)“单车欲问边”中的“欲”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欲”?为什么不是诗人欲呢?

如果改成“属国欲问边,单车过居延”不行吗?

如此说来,里边又有了玄机了。让我们再来个“历史回眸”吧!

开元二十四年……

如此看来,诗人是有着“单车”问边的无奈和悲凉的,这也可以从他看到的景色中体会出来。蓬草本不欲离开故土,但也只能是随风而去,大雁归巢本如此温馨,可自己却离开故土,独往异乡,怎能不凄凉,怎能不悲伤?而当他“萧关逢候骑”之时,又该有着怎样的惊喜呢,而转眼候骑离去……

再读诗歌,体会个中滋味。

三、拓展延伸,个性展示(5分钟)

让我们在诗的意境中再解读王维。

诗外篇,走近王维

写一副对联或小诗送给王维。

背诵诗歌。

四、收束课堂,余韵悠长(1分钟)

唱和诗歌,收束课堂。

第2篇:《使至塞上》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草盛() 荒秽() 草木长() 燕()然

候骑()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①晨兴理荒秽() ②带月荷锄归()

③道狭草木长() ④但使愿无违(),()

⑤使至塞上() ⑥单车欲问边()

3.填空。www.xkb1.com

①《归园田居》选自,共有首,本诗是第首。作者,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成语“”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4.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二.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提问)

1.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san.理解诗的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6.《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抓住“边塞风光”即可)

②诗中的“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学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

③体味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重在体味诗句的画面感。课后练习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李梅

第3篇:使至塞上 导学案

使至塞上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2.品味古诗文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3.激发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重难点】

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境。【资料链接】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苏东坡称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使至塞上》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使至塞上》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