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生活的最高境界散文
生活的最高境界散文
每天每天,只知道,生下来就是为了活下去,可是,该怎样活,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好像从来没仔细思考过,也从来没有弄明白过,或许生活真的是太累了,我们没有更多的闲暇思考。
我总是感觉自己过得是战战兢兢的生活。
手机从来不敢关机,生怕哪一次关机了,会错过重要的机会,落下终生的遗憾。虽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曾说过很多无用信息的干扰,但是还是不改痴心。最令人害怕的就是半夜机叫,马上醒来看电话号码,有几次竟然有人误打进来,害得我夜不成寐。为此老公都说我是神经病,可是只有这样我才安心,必须这样我才能在夜晚睡得着觉悟。即便是在大天白日,只要是那个熟悉的号码的电话,尽管知道没什么紧张的,我的心里还是会突突的跳个不停,我疑心我得了恐惧后遗症。
夜晚是最难熬的。记得那位获得感动中国人的台湾老人家曾经说过:谁没在黑夜痛苦过,谁就没有资格谈想家。我害怕夜晚,尤其害怕月圆之夜,月光如水,就那样透过窗户倾斜到阳台上,我毫无睡意,我不知道我所牵挂的人现在在干什么,生活的还好吗?这样想着想着,许多温馨的画面就扑面而来,想着想着,竟然有泪无声的落下,那种滋味,别人是无法体验的。他不在眉头,也无法在心头,只是萦绕、徘徊、无止息……难怪老公说我:你可真是的,看见个月光也会落泪,这回真是“湿人”了,我只是轻声的叹息:你不懂。真的,这是一种彻骨的痛,又是一种揪心的幸福。
最怕的是雨雪天。我几乎谈雨雪色变,仿佛那雨雪不是下在地上,而是直接地下到了我的心里。我害怕雨天的泥泞,路会滑吗?会摔倒吗?房子会漏雨吗?是不是又不能出门了?雪天道路全没了吧,化雪的时候该不会感冒吧……总之,我觉得我的担忧几乎可赶得上那一片片雪,只要雪不停,我的各种不好的猜测也就不会停。有时,我就站在雪里,仰起脸,双手合十,祈祷老天:快点停下来吧,我真的有点承受不住了。
真是一点一滴总关情,情在无语中。
最最可怕的是医院的救护车的笛声,尤其是深夜的笛声。很糟糕的是我家就住在医院的后面,所以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可是每次听到,都会有同样的感觉:该不会是出现了什么意外吧,于是赶紧打电话,询问,知无事,方可放心,可是还是会心跳不止。这简直成了一种定势的折磨。我甚至胡思乱想,如果哪一天真的突然发生了什么意外,而我却不在跟前,或者永远再没有见面的机会,该怎么办呢?于是越发担心起来,真有点生命不息担心不止的意味。连儿子都调侃我:我老妈现在可是善感人物,尤其是对声音绝对的敏感,妈妈的心是玻璃做的。
我不说话,只在想:不养老人不知儿女心啊。
甚至有的时候,我的情绪都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多说是三周,只要不回家,我的心就开始火烧火燎,我就会发动我想象的超功能,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坏情况,从头至尾想一遍,诸如:一定是感冒了,要不就是腿疼了,血压不会高了吧……越想越怕,越想越寝食难安,一直到必须把一切事情退后,直奔家乡。可是,到家一看,都好好的,在打着扑克,和老友聊着天,看着电视……这时一颗心才算落了地。如是再三,不可改变。
我仔细想过这种情感,尤其是闲暇的时候,它就乘虚而入,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触动,就不可救药。比如在大街上看着一个年龄相仿的老者,腿瘸了,也会想,如果将来家里老人也这样了,日子可怎么过啊。唉,人生真是残酷,才几年啊,自己老了,老人更老了,真是日月如梭啊。特别是看着那些因急病去世的老人,心里就忍不住慨叹:人生真是无常啊,生离死别真是来不及准备,好在我的老人还健在,真的挺好的。但是又不一直这样想下去,马上又想到,如果我的老人也这样了该怎么办啊?于是越发的悲从中来。
我几乎不敢听到任何关于老人的坏消息。即便是不危及生命。记得老爸白内障手术的`时候,医生都说过了,没有什么危险性,可我依然如热锅上的蚂蚁,生怕有什么意外出现。手术好了以后,每逢听见老爸有关眼睛的事情,都会毛骨悚然,不知所措。我真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精神疾病,不然怎么这样神经兮兮的呢
尤其是过年节的时候,只要是老人不在跟前,便觉得饭食不香,节日没有任何喜庆的意思,仿佛自己做了亏心的事情,即便是人家简单的一句问话:“老人家没来啊。”我的心也刀割一般。是啊,老人还有几个这样的年节,我为什么不珍惜呢?难道我真活得那么冷血吗?于是在一种自责中煎熬,淹没了年节的甜味。于是我绞尽脑汁补偿:包很多的饺子,炖好多的菜,买好多的饼干,置办很多的水果……一并送回去,一样一样仔细交代,按理说这样应该心安理得了,可为什么还是心中忐忑,觉得心中有愧呢?
于是没有办法,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前进着日子,有时感觉真的很累,好像肩上扛着很多东西却无法肩负。好想开心的笑一下,却总是那么勉强。很想安安心心的睡一个好觉,还是会半夜惊醒,我对自己无计可施。
终于,有一天,我说服了老人家,终于他可以每天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可是,为什么,那些已有的习惯还是在继续呢?好在,每一次继续后,接下来的事平静的温馨。而且渐渐地减少次数,我才知道:原来有些习惯无法用金钱补偿;原来有些习惯无法用语言消除,原来有些习惯植根于牵挂。
原来,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习惯。
第2篇:生活的最高境界情感散文
在这个转眼间便更新换代的小康社会,我们已经逐渐地走入享受型生活,但是享受就真的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最高境界了吗?
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最好的生活是什么呢?我认为,人生最好是心平气和。真正的高层次生活,就是要平静。道德的进步可以使我们从精神上的混乱中解脱出来。你不会再因为这事那事而烦恼,这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可想而知,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并未达到生活的最高境界。
怎样才能真正地获得快乐呢?首先要明白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是什么。人人都会想要追求快乐的生活,然而对于快乐生活的定义,许多人定义为金钱与地位。大量的金钱与崇高的地位就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的生活吗?并不能!它们与快乐的生活本身混为一谈,误以为此就是快乐的生活,其结果只会是愈加远离快乐的生活。尽管这些物质看上去可以构成人们快乐的生活,但是构成快乐的生活的高尚行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快乐只能在心中找到。人生中最有价值的目标就是自由。但如果我们的头脑总是充满了可悲的恐惧与野心,就不能会有一颗轻松的心。因此,我们要坚持自己符合自然法则的意志,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如鱼得水,畅通无阻。坚持我们力所能及和本质上独立的事物,而且满足于它们,那就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担忧与恐惧的了。
其实,你的快乐只能从你的内心找到。珍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好的东西也只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东西。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对他人产生嫉妒或者悲惨的感觉,我们会发现这只是我们自己在无中生有,都是虚幻的。也不会再把自己的东西拿去和他人比较,使自己徒增烦恼。
不受自己情绪的摆布,这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它能够使你不被那些庸俗、转瞬即逝的现象所左右。没有哪一种胜利比驾驭自己冲动的情绪影响到你自身,也不要让它威胁到你的地位,尤其当地位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时候。这是避免麻烦的唯一方法,也是获得他人敬仰的捷径。同时,学会自制,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人生目标是获得精神上的提高。我们就会回过头来,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这才是获得快乐的做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憎恨。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以我们的意志出发的,不要期盼或要求事事都可能如我们的意,事情发生了,不管喜欢与否,学会接受它吧。这样才有可能心平气和。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有一面可能对我们有益,有一面可能对我们有害。看到有益的一面,我们会觉得事情都可以接受;看到有害的一面我们又觉得无法承受。但如果你能正视事实,只看到事情有益的一面,这样看待事情,我们就能正确地理解,并保持内心的平静。
此外,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就像经常步行使我们更加善于行走,就像经常跑步使我们更加善于跑步一样,坏脾气也是一种习惯。习惯都是由于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和加强某一行为而形成的,如果你不想有坏脾气,那么也别培养你生气的习惯。平静地对的=待所有的事情,经常回过头去看看你已经多久没有发过脾气了。养成了平静、不会轻易生气的习惯,就能获得快乐而平静地生活。
生活的最高境界,不过于内心的快乐与平静,聪明的现代人,还在过着享受型生活吗?
第3篇:生活的最高境界情感散文
生活的最高境界情感散文
在这个转眼间便更新换代的小康社会,我们已经逐渐地走入享受型生活,但是享受就真的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最高境界了吗?
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最好的生活是什么呢?我认为,人生最好是心平气和。真正的高层次生活,就是要平静。道德的进步可以使我们从精神上的混乱中解脱出来。你不会再因为这事那事而烦恼,这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可想而知,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并未达到生活的最高境界。
怎样才能真正地获得快乐呢?首先要明白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是什么。人人都会想要追求快乐的生活,然而对于快乐生活的定义,许多人定义为金钱与地位。大量的金钱与崇高的地位就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的生活吗?并不能!它们与快乐的生活本身混为一谈,误以为此就是快乐的'生活,其结果只会是愈加远离快乐的生活。尽管这些物质看上去可
第4篇: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宽容散文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宽容散文
有位法师去寺庙讲解佛经,待客僧捧上一杯茶招待法师。待客僧发现茶杯上有个小小的缺口,歉意地说道:“很抱歉,杯子有个缺口。”法师道:“缺口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子就是完好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则每个人都是完美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是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往往喜欢宣扬自己的优点,却不习惯赞美别人的优点。这种习惯让我们常常生起烦恼。因此,不看众生的缺点、只看众生的优点也是改变我们心态的方式,这种心态能够让我们欢喜快乐,能减轻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增添福慧二资粮,能够帮助我们进入菩提大道。
我们是负荷前行的,总觉得人生苦短,春天难留。背着重重的行囊,我们一路都在喘息,何曾在意身边的风光。其实,那若大的行囊中,有很多是可以摒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