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8 08:07: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前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型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设计理念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感悟,扩展学生想象力。把识字融入到朗读感悟之中。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未来的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4、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分布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桥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桥吗?它是什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这里所讲的桥会让你们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互相纠正。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读音

三、学习课文,了解结构

1、指名自然段朗读。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

3、课文拿几段写潜水桥?谁愿意读一读。

4、课文拿几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一读。

5、你喜欢拿一种桥?喜欢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14自然段。

6、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兰兰在潜水桥上看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

7、朗读69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段知道了什么?

8、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划出有关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了?划出句子读一读。

9、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10、齐读第十段

11、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四、小结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3、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二、识字写字

1、抽读生字卡,齐读,开火车。

2、分析字形,想相识记生字的方法。

3、汇报自学情况。

4、哪些字可以用学过的字去掉笔画形成的。

如:兰用羊字去掉|来记。

5、还有哪些字跟学过的字有些像。

各合带常坐座

重点指导急

6、口头组词扩词练习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2、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给生字组词,并写出来。

四、实践活动创造设计:未来的桥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来做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过河的东西小猴怎样过河呢?请你帮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组讨论合作设计一座桥,把它画下来,交流。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水里

潜水桥玻

璃桥

桥靠科学

水面

塑料桥

塑料管

第2篇:课文《兰兰过桥》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兰兰过桥》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桥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打开眼界的。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读课文初读课文。

3、四人小组合作分段朗读。

4、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

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读一读。

4、课文哪段写塑料桥?读一读。

5、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全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 1~4段。

⑴ 你喜欢哪种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桥,找到它在课文中的描写,读一读。

⑵ 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

⑶ 兰兰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6~9自然段。

⑴ 朗读6~9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⑵ 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子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⑶ 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3、学习第十段。

⑴ 齐读第十段。思考: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⑵ 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全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学生记生字,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

三、书写生字

1、师范写,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2、生书空。

3、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

第3篇:课文《兰兰过桥》的教学设计

课文《兰兰过桥》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前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型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二、设计理念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感悟,扩展学生想象力。把识字融入到朗读感悟之中。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未来的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4、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会读7个二类字。

2、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种桥的用处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种桥的用处及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兰兰过桥》,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桥?

二、出示课件,范读全文

三、观察图画

1、 出示课件: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 出示课件: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从这几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 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

过渡:爷爷带着兰兰去玩,遇到一条大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前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型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设计理念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感悟,扩展学生想象力。把识字融入到朗读感悟之中。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未来的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4、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识字、写字;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三、教学特色: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3、通过拓展阅读、创编故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从小赋予创造精神。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看到过桥吗?把你走过的桥或在实际生活中看到过的桥向大家介绍一下。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