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写景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8 08:05: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桨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写景作文

桨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写景作文

寒假里,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被那流淌着诗意的文字所陶醉,想亲自去欣赏一番。

年初十晚上,我和妈妈来到夫子庙。远远就看见这里灯火辉煌,人潮涌动。我们跟着人群顺着贡院西街向前走。一路上,看到的是店铺里通明的灯火,听到的是游人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

我们来到大成殿前的广场,这里人山人海,尤其繁华。我没有流连于这份热闹,而是顺着广场边的台阶走到秦淮河边。这里可以看见波光粼粼的秦淮河水, 岸上许多璀璨的彩灯倒影在河水中,河水似乎也变成彩色的了。河对岸的墙壁上有二龙戏珠的灯组,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河边停泊着许多船 ,有古色古香的画舫,还有仿旧式的橹板船。一艘画舫由远而近驶来,停在二龙戏珠灯组前,船上的`人穿着红红绿绿的古装,边歌边舞。近处,有一艘橹板船悄悄划过,船尾的桨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水痕。我想:这是不是朱自清笔下那“歌声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呢?河岸边,有一排仿古的宫灯,上面的图案是大红的中国剪纸。周围的建筑也都是飞檐翘角的青砖白瓦马头墙。岸边的墙上是一组和夫子庙有关的人物浮雕,有孔子和王羲之,还有李香君和董小宛。

我们又从河边顺着台阶走上来,看到著名的文德桥上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显得喜气洋洋。桥边有许多仿古的店铺,但里面卖的都是现代的商品。虽然热闹,却少了一份诗意。我多么希望穿越回朱自清的那个年代,真切地感受那桨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啊!

第2篇:桨声灯影新秦淮导游词鉴赏

桨声灯影新秦淮导游词鉴赏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桨声灯影新秦淮导游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客们,今天我们乘坐的是大画舫,本地游人称之为大边港的游船,它产生于东晋。流落与江南的北方大族,将马车华美之蓬盖与南方舟船结合,便产生画舫,因为他只是供人寻欢作乐之用,故船上装饰华美,夜间四角还悬挂着精美的羊角灯,笙歌炫舞,内外通明美轮美奂,故人们又称之为花船。您一定会问我,当年朱自清,俞平伯是不是做的这种船游的秦淮河?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他们不仅坐不起这种大船,连二等的小边港也租不起,他们二人租的船叫七板,船上并放两张竹床椅,后头一位摇橹老大,吱吱扭扭摇摇晃晃慢慢吞吞,可怜得很呢!

现在我们就离开中华门,河两旁是江南传统的民居河房,江南的河流就是城市生活的中心。人们枕河而居,前面有马路后面是码头,正门是讲体面排场的地方,而人家在后门和上就可以将柴米油盐都买到了,那时候,河上来来往往有很多生意船,卖菱角卖鸡头米,卖糖粥藕,买针头线脑,只要放下篮子,说清要买的东西篮子一提,事就办妥。您会问这种房子很好看,很有南方味。我告诉你个顺口溜,那您就记得更加分明,“粉墙黛瓦,高低错落”“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尤其是高低错落的马头墙,那灰瓦的墙脊,一横一横地,把白粉山墙,装扮得像音乐符号一般,充满了诗意,充满了韵味。正是:江南游,难忘河房楼,粉墙黛瓦女儿墙,回廊花窗灯影稠,月挂柳梢头。今天为发展南京旅游事业,展示秦淮文化风彩,建筑物上灯光璀璨,河中倒影更是漂亮,遥想当年朱自清俞平伯二位大师,听着橹声,看着河中间那惨淡的一点灯影,与今天流光溢彩的灯光世界,电瓶驱动无声前行的画舫真可谓是天下天下了。今天比过去先进,今天比过去繁华,导游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你能把今晚的秦淮画舫游,把今天的秦淮风光游写进你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传之天下,让更多的人来南京,来秦淮河。

船过白石桥——这可是冬月十五欣赏文德分月奇观的文德桥。画舫来到的这段宽阔的秦淮河水面,这就是泮池,北边的`这群仿古建筑就是孔庙——南京人称之为夫子庙,南京夫子庙与其他地方不同,比较随和,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这就是庙市合一。

晚清以后,科举废除,贡院空置,秦淮河畔便成了南京第一热闹之地,玩的,乐的,耍的,唱的,吃的,喝的,卖的,买的,将夫子庙,将秦淮河传遍大江南北,也难怪今天成为旅游热点,连画舫也成为国家级的旅游项目呢!

灯影桨声里有画舫,画舫看尽灯影听尽了桨声,画舫在一河星光中前行。太平盛世,花好月圆请记住吧,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第3篇:桨声灯影

~-8-26 字数:563挽一叶扁舟,静静地,在月光如洗的秦淮河上悠然的泛舟,偶尔听远处渺茫的歌声掠过水面,穿过氤氲的雾气幽幽地传来,鼻息间竟全是韵致十足的芬芳,那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亦!当年朱自清先生与俞平伯先生轻轻泛舟于那晚美丽而忧伤的秦淮河上,便给了她一份雅的意韵,使之打开被历史尘封已久的画屏,缓缓在我们面前展现她古典的美。在月的清辉下,秦淮河上那些轻轻飘飞的歌声低回在我的心里,变成一只会鸣叫的蝉,悠悠地,凄厉、悲怆、揪心,成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沉入我文化内质的深处。在那里浅浅地吟唱,提醒我我是华夏族的子孙,我的血液里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民族的悲秋伤春的情怀。于是,我还原了本我。秦淮河的月让我的内心涌起了一种对古典文化的青青情愫,绕在记忆的指间,将成为我一生难以割舍的心情。“桨声灯影”这本身就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

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作者:朱自清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桨声灯影里的母亲作文

桨声灯影里的母亲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桨声灯影里的母亲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棒啊!这照拍得真好。”我拿着一张相片激动地说。那是我五年级时和母亲一起去澄江游玩时的写照。这许是我与母亲关系最好的时候,倾听桨声,望着泛起涟漪的水面上的灯影,我看到了母亲年轻的身姿。

回想起来,真是幸福。母亲在曲靖上班,很少回家,陪我出去游玩更是少遇。正值盛夏,去湖边感受轻爽的浪花再合适不过了。母亲正好放假,便带我去澄江。我住在一艘还算漂亮的小游轮上,那船并不大,可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真是大得惊人。窗外的海风在舱内飘来飘去,格外凉爽,真有一种“独立寒秋,湘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后感

谈起秦淮河,心头总涌起一丝想念,像人们亿及亲人般的想念,这时,就会拿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来看一看,心头的想念才会由此消除。虽没去过秦淮河,但通过作者的妙笔,仿佛秦淮河我早已熟悉,而且是亲人般的熟悉,仿佛它就是我的亲人!作者眼中秦淮河的景色如影像般跃然纸上!

“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啊,真美,真好!赏心悦目的大船使人起诗意之感!也不枉秦淮河水的“一片好意”——同样美丽!透明般的颜色!两者衬上刚刚好!

“‘七板子’规模虽不大极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后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录了朱自清和俞平伯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同游秦淮河的所见、所闻、所感。

文章开篇是写秦淮河的船,这些船雅丽、奇异,带着古韵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飘来。大船的确不失厚重大方之感,小船也不失情调,“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有了这些船,桨声灯影里的梦便从船驶过留下的涟漪中荡漾开去。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也许看着像一位身着绿绸衣服的姑娘。秦淮河的水是多变的,“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在灯光的照射下,水也灿灿地发光,水面犹如画龙点睛似的出现很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

张静怡

“纸醉金迷”、“六朝金粉”的秦淮河,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逐渐失去了昔日风韵,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浓墨重彩为它猛绘一笔,再次展现了浓装艳丽秦淮河的风采。朱自清成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入发思古之幽情。富有诗情画意是文章的最大特色,秦淮河在作者笔下诗、如画、如梦一般。奇异的“七板子”船,足以让人发幽思之情;温柔飘香的绿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飘渺的歌声,似是微风和河水的密语……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有诗的意境,画的境界,正所谓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作者的笔触是细致的,描绘秦淮河风光时,不求气势豪放,而以精巧展现美,具体细腻地描绘秦淮河的秀丽安逸,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桨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写景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桨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写景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