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年级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节奏拍手跺脚或用打击乐器伴奏及律动表演等形式参与歌曲表现。
2、在演唱、听赏及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美、表现音乐美,通过音乐激发学生对草原及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用喜欢的方式参与表现。
教学准备:cai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筷子、双响筒或小竹筒
教学过程:
一、欣赏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导入
师:“小朋友们,草原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你们想看吗?”(播放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看了舞蹈,你们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他们最喜欢干什么吗?”(骑马)“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欢骑马了,那里的小 朋友个个都是草原小骑手。”
二、聆听乐曲《赛马》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小骑手们一起到草原上去赛马”
“小朋友们!合着音乐扬起你们的小马鞭!”(播放乐曲《赛马》)
三、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带着问题听歌曲
“小朋友们,《赛马》的音乐好不好听呀?草原上还有更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一起看着歌词听歌曲,听完之后,谁能说说草原上的'小朋友他们最会干什么呢?”(课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学生带着问题听歌曲
师:“蒙古族小朋友最会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
2、在动作表演中感受节奏
“下面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拉弓射箭)”教师表演:“大雁见我绕道飞呀,黄羊见我躲着走,我是草原——小射手。”
“谁愿意上来表演小骑手呢?”(学生表演,老师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伴奏)┃
“老师还想当小摔跤手,谁上来跟老师比试比试?其他同学为我们加加油!”
在表演中我们接触了两种节奏:
一种是马蹄声节奏(双响筒)× × × ×┃ × × × ×┃
一种是加油的节奏(铃鼓)× ×┃× ×┃
用双响筒和铃鼓练习这两种节奏
3、有节奏的念歌词(第一段跟老师念,二、三段试着边念边敲)
4、熟悉旋律
(1)教师范唱曲调(介绍下滑音)
(2)用“ɑ”音模唱曲调
(3)弹舌模唱(用“弹舌”的方法模仿马蹄声,模唱曲调)
5、学唱歌词
(1)学唱第一段,体会歌曲速度及情绪
(2)引导跟琴试唱二、三段
6、练唱歌曲
(1)跟歌曲范唱练唱歌曲
(2)尝试用不同力度唱(创设音乐情境“小骑手由远到近”)
(3)师生接唱
(4)分角色唱(小骑手队、小射手队、小摔跤手队)
四、创编、表现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小组讨论、创编
选择用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或小乐器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2、集体展示、评价(鼓励学生自信地参与表演、评价)
小乐器组、舞蹈组、策马扬鞭组…表演,邀请学生上台跟老师一起跳舞。
五、拓展、听赏草原的歌——《天堂》
课件播放歌曲《天堂》,教师小结:“这堂课我们一起随着小骑手在音乐中走进了美丽的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小骑手的欢乐,在小骑手的心中草原就是人间的天堂,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草原歌手——滕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在歌声中让我们和草原说再见!”
第2篇: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
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教学的。
(二)理论依据
新课标中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途径,实际上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结果的自主学习过程,是从学生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出发,为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着想,逐渐形成最适合自己、最能体现独特个体的音乐学习方式。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使教学设计和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1、《我是草原小骑手》是一首以乐段结构的羽调式歌曲,结构清晰。包括3个大乐句。第一乐句(a+b)的情绪活泼欢快,和声内涵明确,旋律节束在不稳定的半终止上。第二句(a+b1)是第一大乐句的变化重复,仅结尾不同。第三乐句前半部分为衬字句(引入了新的旋律素材);后半部分重复开头一句歌词,并再现第一乐句的旋律素材。歌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风格,情绪活泼,充满自豪感,而且富有舞蹈节奏。衬词为分裂性结构,适合2小节一换气,其余部分为四小节换气。抑扬顿挫的节奏、跳跃的旋律,使草原小骑手的人物形象特点非常鲜明,给人以豪爽、亲切之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识唱乐谱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学中唱歌词、歌谱、吹奏口风琴、分组创编活动等一系列学习方式。善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希望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学生联系起以往学习的知识经验,迁移到这首作品的学习中,在教学中重点感受、体会、表现草原小骑手豪爽的性格、开朗、自信的生活态度。在演唱歌曲时要流露出草原小骑手自豪神气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重在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演唱语气、情感塑造草原小骑手的形象。同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三)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主要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在感受、体验分析草原骑手的性格特征的同时,准确生动的表现草原小骑手的风采。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四)技术准备
1.使用绘声绘影软件的截曲功能,把作品分别截成三段带歌词的音响和截取伴奏。
2.PPT幻灯片制作的课件。(呈现歌谱、另准备一些蒙古族风俗的图片)。
3.TT制作的歌谱、overture4.0软件打出伴奏谱。(《草原到北京》和《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歌谱以及《我是草原小骑手》的伴奏谱)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四年级学生以前曾经接触过的蒙古族的音乐作品有一年级2册第五单元《跳起舞》中的欣赏教材《挤奶舞》、二年级第四册第九单元中的歌曲《草原到北京》等作品,对蒙古族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特点的了解。例如歌曲中第二小节出现的切分节奏在二年级第四册第六单元中的歌曲《大树妈妈》中、第四册第九单元歌曲《草原到北京》中、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木瓜恰恰恰》中、以及三年级第六册第八单元《友谊》中的歌曲《原谅我》中都出现到过。在本课的学习中既要求学生唱准切分节奏,同时要求学生体会切分节奏对展现人物性格所起的独特的作用。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调动起以往学习的知识经验,迁移到这首作品的学习中,并且在教学中重点感受、体会、表现草原小骑手豪爽的性格、开朗、自信的生活态度,并通过演唱带出来。
2.把歌曲的音准、节奏铺垫好,另外从音乐要素(速度)中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体会并选出更恰当的速度能更好的表现歌曲的人物形象。
3.课前要运用打谱软件准备好乐谱、音响、课件等资源。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蒙古族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草原小骑手爽朗、自豪的性格,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并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研究学、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清晰的咬字、吐字完整而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特点。用口风琴吹奏歌曲旋律。
教学重点:运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清晰的咬字、吐字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出现的切分节奏、四分、八分附点节奏以及音程的七度(到2)、八度(到1)大跳。
四、教学流程图
(网页不能显示流程图片,见谅--编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阶段目标:回顾以往所学的蒙古族歌曲《草原到北京》,引起知识迁移)
师:播放歌曲《草原到北京》,引起学生回忆这首蒙古族儿童歌曲,从歌曲中,引发学生联想草原儿童在马背上生活的图景。
生:聆听歌曲《草原到北京》并随着音乐轻声唱,跟着教师想象内蒙古小朋友在马背上的生活画面。
师:枣红马不仅是草原小朋友的交通工具,还能展现他们什么样的风采呢?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表现草原小朋友的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同样是一首表现蒙古族小朋友的歌曲,他们骑在马背上向我们走来,想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生:听歌曲后,大家交流感受----认识到草原小骑手不同凡响之处。(神气、自豪)
(二)学习新歌(阶段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歌词、歌谱)
1.初听作品,了解歌曲内容
师:草原小骑手活泼、爽朗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音乐上是怎样体现的呢?再听歌曲时,请大家关注歌曲中有几个乐句?(出示歌篇再次播放歌曲录音)
生:聆听歌曲并分析。
2.分析歌曲的结构
师: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由几个音组成?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个?
生:经过讨论、研究确认三个乐句;每个乐句由1 2 3 5 6几个音构成;出现最多的音是6
3.分乐句学习歌谱纠正音准节奏
师:我们先看第一乐句的歌谱(出示第一乐句的歌谱)请大家观察前四小节,不看节奏,先唱音高,指导学生观察后四小节歌谱3 3 6 6 | 6.2 | 3.5 | 3- |指导学生唱准到2的音程。(引导学生关注乐谱中的连音线的作用)
1=D
6 3 | 6 6 3 |5 6 7 | 6 6 |3 3 6 6 | 6.2 | 3.5 | 3- |
生:练习后完整唱第一乐句。
师:指导学唱第二乐句歌谱(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地方与第一乐句重复,什么地方没有重复,运用重复好不好?指导学生唱准到1的音准,以上活动要在聆听的基础上中完成)
6 3 | 6 6 3 |5 6 7 | 6 6 |3 3 6 6 | 6.1 | 6.1 | 6- |
生:练习唱第一和第二乐句歌谱。
师:指导第三乐句歌谱并要求学生完整唱歌谱。
2.6 |1 2 3 |5.3 |6 |2 2 2 3 |5 6 7 |6- |6 0||
生:唱熟第三句乐谱后完整唱歌谱
3.学唱歌词字正腔圆
师:我们熟悉了歌谱,知道了曲作者运用了大量重复的手法,加深了我们脑海中对小骑手的印象,歌词是怎样描写小骑手的呢?指导学生演唱歌词。(指导歌曲中的衬词的唱法和咬字吐字的方法,以及歌词结尾处的甩腔唱法。)
生:听老师伴奏唱歌曲第一段。
师:启发学生情感投入,在演唱中表现小骑手神气十足的风采。(同时引导学生运用速度的对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4.自主学习大胆尝试
师:第一段歌词中简要描述了小骑手在马背上的感受,第二段歌词中为我们展现了小骑手什么样的生活图景呢?引导学生独立学唱第二段、第三段歌词。
生:打猎生活、竞赛生活,他变成的小射手、小摔跤手。(自主学习)
5.完整演唱感情充沛
师:学完歌曲后,我们了解了小骑手的身份中还有小射手、小摔跤手的工作要做,十分能干,你们是不是很敬佩他们呢?(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时用赞美的情感表现草原小骑手的风采)。
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阶段目标: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进行教学检测)
分组展示生:展示交流。(师生评价)
(四)口风琴教学(阶段目标:用口风琴吹奏歌曲片段)
师:指导学生吹奏歌曲片段。(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吹奏全曲)
我是草原小骑手
刘雅华词
汪景仁曲
1=D
6 3 | 6 6 3 |5 6 7 | 6 6 |3 3 6 6 | 6.2 | 3.5 | 3- |
6 3 | 6 6 3 |5 6 7 | 6 6 |3 3 6 6 | 6.1 | 6.1 | 6- |
2.6 |1 2 3 |5.3 |6 |2 2 2 3 | 5 6 7 |6 - |6 0||
师:小结下课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自评安排在完成歌曲展示之后。
(二)评价量规
评价等次
评价的内容
评价方式
优秀
带着自豪感自信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自评
良好
与伙伴一起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互评
合格
能看着歌词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自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开展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学习者,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首先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到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过去那种为了教歌但忽视育人目标的做法。教学中,教师在学歌谱时师生共同探究歌曲的结构,启发学生用自信而爽朗的歌声表现小骑手的性格。经过教师指导,学生调动自身的参与热情,积极的表现草原小骑手的形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始终关注学生学习,配合积极的课堂教学评价,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把学生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
第3篇:《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
《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1
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的音乐特点。
2、能主动参与歌曲的表现。
3、了解并学习蒙古族的基本舞蹈动作,尝试创编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难点:
能够随音乐即兴创编几个小骑手的动作。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方法:
听唱法和演示法。
课前1分钟:音乐律动《小太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第4篇:四年级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_1
四年级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
计
教学内容:鄂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
课
题:我是草原小骑手
课
型:活动课
教材分析:《我是草原小骑手》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一段体,表现了小骑手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表现了小牧民手擎扬鞭,欢快的音乐形象,歌曲中的衬腔“啊哈荷伊”富有动感,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即兴编动作,配以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用具:,教学光碟,打击乐,钢琴,彩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朗诵诗歌。
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度过欢乐的四十分钟,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小诗,想听吗?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
第5篇:四年级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
《我是草原小骑手》这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歌曲。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韵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那么,《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教学反思怎样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1
本课是小学音乐二年级的内容,要求是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即兴、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课后,我自己也做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不足分析如下:
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我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并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其中播放的曲子《我是草原小骑手》比较合适。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好铺垫。之后又让学生谈了谈对蒙古族的了解,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到了研究学、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上时间
第6篇:四年级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
四年级音乐《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
《我是草原小骑手》这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歌曲。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韵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那么,《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教学反思怎样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反思1
本课是小学音乐二年级的内容,要求是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即兴、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课后,我自己也做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不足分析如下:
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我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并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其中播放的曲子《我是草原小骑手》比较合适。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好铺垫。之后又让学生谈了谈对蒙古族的了解,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到了研究学、合
第7篇:《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
2、能学会《大雁湖》,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
教学重点
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
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
(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站好。)
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
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
第8篇: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我是草原小骑手教学设计
枝江市实验小学 孙金园
课题:我是草原小骑手
课型:演唱表现
教学目标:
1、感受内蒙古族地区的民族风格,体验草原小骑手爽朗、自豪的性格,喜
爱蒙古音乐。
2、在听、唱、敲、演的活动中学习表现歌曲,体验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
3、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与他人合作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朗诵诗歌
2、学生说说这首诗描写的地方。
3、了解蒙古草原
(1)学生欣赏草原风光(课件:草原风光图片、背景音乐《蒙古人》)
(2)交流:在刚才一路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
二、聆听,感受
1、播放《我是草原小骑手》。
2、教师范唱《我是草原小骑手》
三、模仿、探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