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诗词大会
冬日暖阳,感受诗词温度——初三第一届“诗词大会”小记
一卷诗案,半纸松案,在平平仄仄的诗章中,在呢喃轻语的吟哦中。在诗与词的缠绵中,在笛与筝的荡漾里,是唱不尽的高山流水,是道不完的世外桃源„„
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宋词再到元曲,踏上诗词之旅,穿行在诗词间,流连于亭台之上,徜徉于山水之间。听金戈铁马,看江山如画。伴着冬日的第一缕暖阳,我们迎来了菏泽市实验中学初三第一届“诗词大会”。
“精英班”的孩子们率先垂范,安静的教室里只听到沙沙的写字声,身处其中,所带来的震撼力,一点都不亚于中央台的“诗词大会”!亲爱的同学们,为你们点赞
诗词是传承古今的传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们的“金牌”——含金量也是很高呦
可爱的孩子们说,奖牌是不是巧克力做的?咬了一口,然后,捂着嘴巴不说话
诗词是勇担使命的理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诗词是创造未来的力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词是活在当下的魅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词是夺人心魄的瑰丽——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你们,用声音传递这千古的激昂。
是你们,用文字呈现这生命的意蕴。
是你们,用行动践行那古人的理想。
千古佳篇,浸透了古人的寂寞。婉转吟哦,释放了我们的感叹。豪情在怀,穿越古今我们赛出风采!
期待着我们的第二届“诗文大会”,期待着孩子们让聆听到你们最动听的朗读,期待着孩子们让我们感受到你们冬日里最温暖的情怀„„
第2篇:诗词大会
随着16岁的美少女武亦姝夺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完美落幕。名篇佳句再次萦绕在人们心头。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同,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诗词大会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无可限量的审美潜力,你有多少情感要表达,有多少思想要表现,我们的语言文字就有多少美学潜质供你发掘,这就是经典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古今中外优秀那些脍炙人口的名文化资源的兼收并蓄,从李渡到苏辛,从孔夫子到毛主席,对经典诗词的精妙运用,这些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是“习语”的魅力之源。“文化自信”,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份自信首先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文化家底。更源于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巨大价值。吟咏习书记用过的诗句,人们可以感悟他治国理政的情怀与智慧、胸怀与自信。
古典之古常常为今日之大用,这个大用就是涵养民族气质,孕育民族品格,培育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人们需要经典,也需要对经典的阐释。经历了上千年时空转换,后来者很难凭借现代汉语穿越时空感受古典美的全部魅力。这就需要经典的阐释者拨开重重迷雾,为我们展现经典丛林的深层景观。这是一个普及、传播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家庭、民间共同推动,形成合力,使中国诗词教育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第3篇:诗词大会
第一轮 第一组 1号
①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③ 蚕丛及鱼凫,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答: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③开国何茫然。④B 2号
①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③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④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B
第4篇:诗词大会
三年级一班诗词大会主持稿
开场白: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它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我们。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徜徉于此,“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看大家一起对诗答题,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做二十一世纪中华少年 今天我们“徜徉中华古诗词 做翩翩中华少年” 下面我宣布济南路小学三年级一班诗词大会正式开始!比赛环节:
一、首先,我们进行第一环节的比拼:本题的规则是:背出规定的古诗,每题10分,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按照1-6班顺序作答。第一首《竹枝词》一组作答 第二首《山中》二组
第5篇:诗词大会
题文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老师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