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7 08:03: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师(出示P36的图):观察图上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桶牛奶25千克,今天挤了30桶。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师:知道应该怎么想吗?

生:用每桶的千克数×桶数=总千克数。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计算。

生计算。

师: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25×3=75,25×30=750。

生:

2 5× 3 00 07 57 5 0

师:很好,我们还可以这样算:

2 5× 3 07 5 0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老师讲的这一种。

师:知道怎么简算吗?请你说一说是怎么简算的。

生:先把0放在一旁,不参加计算,最后把0添上去。

师:好,下面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做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反思]从教学流程上来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这个内容也不是太复杂的,只要认真听一下,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很快的掌握的。可是,学生作业时,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简便运算,仍然用比较复杂的方法计算。

(2)验算时,出现了错误:

3 0× 6 41 8 0 4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自己独立计算时,是用的比较复杂的方法,而在教师讲解简便方法时,没有用心去听,或者,当时听了,可又很快的忘记了。这正如M·希尔伯曼所说:“你可以很快地告诉学生他们需要知道的,但他们会更快地忘记你告诉他们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自己的'发现,虽然,方法有点儿笨,但,那是他自己所发现的。因而,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去自己探索、发现。简便方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在学生没有得到认同之前,他不会主动的接收,只能在老师的“强迫”之下接受:教师让学生用简便方法重做。那么,应该怎么样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观点呢?这里应该,让这名学生和其他学生来一次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在事实面前,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运用简便方法的优点,从而,让学生从内心里认同,这样学生才会在行动中接受并加以运用。第二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乘数末尾的0,强调不够,或者,没有突出“只有末尾的0”才能把它先放在一旁,不参加计算,在计算结束时,再把它添上去。在教学中,我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学生在验算时,是这样算的:

3 0× 6 41 9 2 0

我认为这样做不太妥当,认为应该这样计算

3 0× 6 41 21 81 9 2 0

其实学生的方法应该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很简便的,相反,我的方法反而繁琐了。这也是自己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乘法竖式计算时,下面的乘数是两位数时,一定要分别用各位上的数和上面的乘数各位上的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由此可见,我们在备课时,还应该更充分些,应该把所有的情况,弄清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如苞丁解牛,游刃有余。

第2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是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因此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这是一堂计算课,不但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综合整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

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教学反思《《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

3、自主探索:具体计算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4、巩固练习设计的最优化: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还有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没有进一步让学生归纳总结。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第3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口算算出结果。25×30,可以先算25×3=75,再在乘得数75的末尾再添一个0,就得到结果750。用笔算速度慢,在练习中,灵活运用该方法也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而且速度快。这种笔算的简便写法学生很容易出错,第一关于0所在的位置问题,第二整十数乘两位数的问题,第三如何进行验算。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巴闸小学

马玉梅

教学内容:教材34页例5,“练一练”,练习六5—9题。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教学难点: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

40×22= 20×20=

40×90=

502×7= 笔算。

15×50

50×20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深化情境,激发求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题5。2.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读题,说说自己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