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开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6 20:56: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扶桑花开散文

扶桑花开散文

1.

闹钟将我唤醒时,到处都静悄悄的,只有窗外昏黄的灯光覆盖在床前,好像在打着盹。尽管太早,我还是在凌晨四点半起了床。

麻利地洗漱、更衣,轻轻地拖着行李箱出门时,爱人和孩子们还沉浸在梦乡里,幸亏在临睡前,孩子已提前与我道了声再见,我悄悄地退了出来。下到楼来,司机已等在那里,忙接过我的行李。到处都是静谧,只有路灯,如同天使,安静地守护着梦中的人们。

到了集合地点,司机驱车载着我们一行四人,向蛇口出发,赶第一班的渡轮前往香港机场。简短的寒暄之后,大家很快安静了,都不忍吵醒这宁静的晨色。同伴间或眯会儿,打个小盹,我却了无睡意,听车轮翻滚,看晨色乍明。这一路,我想用双眼,去好好感受不一样的天地。

登机、起飞、降落,一路上都很顺利,也没有丝毫的延误。出了安检,到了大厅,印入眼帘的竟是一条蓝白相间的LED腾龙造型,下面署着:升龙道。虽然这与盘踞在东方的巨龙不可相提并论,但能在异国他乡看见龙的图腾,顿觉骨子里的血液流得欢快了一些,感觉仿佛不曾远离。

来接应的司机,早早地候在门口,随即没入到滚滚的车流中。

车道蜿蜒向前,泊于路面的行车标识,简单醒目,确保车辆畅通无阻,井然有序,即使是在狭窄的街道,也丝毫没有拥堵。所不同的是,他们用的是右置方向盘。道路两旁的树木,蓊翠而又壮硕,时不时会有几朵艳丽的花儿,隐入其中。半响午的太阳,很安静地悬挂着,云朵雪白,天空湛蓝。有风从耳际穿过,直到我的心上:仿佛我不曾走远,好像奔赴在,过去和我的朋友们曾经一起去过的许多地方,那里有壮丽的山河,更有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将近四小时的车程,司机终于将我们送到了下榻的酒店。奔波了一天,加上温差,有些饥寒交迫。酒店的斜对面,刚好就有家食店,不过几步远。推开门,与扑进满怀的夜风撞了个正着,着着实实的凉飕飕。一进门就是店家热情的寒暄,店虽不大,但很热闹。

一番风卷残云,很快就是盘空盏尽,只余残汤剩水了。大家商量好次日一早的行程:看枫叶。稍微溜达了片刻,就各自回房休息。

2.

大伙儿起了个大早,到达巴士站时,天色已渐明。

我们跟在已排成长龙队伍的后面,晨色下的停车场很安静。这里的树木繁多:酒店门前、公路两旁多半都是高耸林立的树木,树脚下无一例外地簇拥着各色小花,或含羞或绽放,艳丽却不张扬。偶有几只云雀隐在树后鸣叫,不知是胆怯还是惊喜。点缀在路两旁的枫树,红黄相间,只是安静地伸展着,默默陪伴着排队等候的队伍。听说,十月是这里看枫叶的好时节。

等待中的寒意渐渐入侵,队伍也越来越长。让人意外的是,排队的当地人中,居然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穿着护膝,拄着拐杖,背着行囊;不分男女,一律都是护着脖,戴着帽,既专业,又老到,看上个个都精神矍铄,大家安静地排着队,或者小声地交谈着。

终于按次序上了登山观光巴士,没走多久,就彻底被司机的技术和整条路线井然有序的统筹安排折服了:车道曲折而狭窄,正常路段仅能容得下一辆巴士通过。但每行驶一段路程,车辆就会在道路的拐弯处,尽可能靠近山体的位置停靠,以便预留足够的位置,可以同时容得下另一巴士通过。但不是每个转弯处都会作停留,司机沿途都会接受无线电信号,收到相应指令时,司机就会稍作停留,直到下山的巴士安全通过,然后继续蜿蜒向上。司机娴熟地开着巴士,如行云流水一般,不偏不倚地行驶在崎岖的山道,堪称赛车手,令人惊叹。

沿着山道,是一路丁咚的瀑布,飞流直下,冲刷得发白的石头林立其中,它们心中蕴藏着许多的心事与是非。山道两旁是长得茂盛的树木,没有受到任何摧残地笔直向上,山体旁时时可见水泥、钢筋网加固的护体。可见,这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人们对于山体的悉心保护与爱护。

大概半个多小时,我们便到达半山腰的巴士终点站。聚集在这里的人流比较密集,多半是装备齐全的登山者,他们会沿山体两旁的小路攀登到达山顶;也有部份是次第等候观光缆车直达山顶。因为时间有限,我们选择了搭乘观光缆车。

在按次序等候缆车的过程中,老上司殷勤地为我们取出背包里的早餐盒,那是夫人特地早起为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他乡人准备的。美食自是让人回味感叹,但老上司及夫人在准备便当过程中的辛苦与情意,更是让人动容,很有点“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因为,背着包包的.老人家,直到下了巴士,才打开自己的背包,给我们每人递了一瓶水,再分发食物,充分为我们解决了因为太早,而没有时间吃早餐的难题,在我们独自思量着是不是要饿肚子的时候,他却默默地为我们背着水和食物,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真是一个慈善、可亲的老人。

太阳在云层背后,忽隐忽现,气温也随着忽低忽高。地面上很干净,许多人在太阳底下席地而坐,或以地为床,天为被,阳光照在身上,瞬间就驱走了寒气。他们是稍作休息,等着再上山或下山的人。我们随着阳光跳跃在有温暖的地方,一边等待,一边观看来来往往的人们。映入眼帘,最多的还是年长者,尤其是那些中年妇女或老太太,更令人侧目:她们帽沿下的脸庞,大多有着精致的妆容,脂粉下的肤色自然,点着淡淡的红唇,再配一条淡雅的丝巾,说不出的干净、舒服和得体,这完全不同于传说中的“白面红唇”:白是苍白,红是火红。再看背影,身姿窈窕,腰杆挺直,如同少妇,真是让人流连,这些人群中,几乎看不见身形肥胖者。看到这么多的老年人热衷于登山,再结合前晚看到的当地电视节目,播报的是老年人运动会,真是深有启发:运动,不仅仅是生命的延伸,更是塑造完美体型、保证健康的法宝。

这里的人,不仅热衷于运动,对亲情也很看重:很多都是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或家族行动,彼此相互牵手或依靠,很有种不离不弃的感觉。

终于轮到我们上了观光缆车,虽说不到十分钟的行程,但却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山体,几乎是贴着山坡向上。枫叶红黄相映成趣,并渐次浓郁,照例是青葱云立的林木遍布山坡,再加上蓝天白云的掩映,确实有一种无比干净的美。但美则美矣,与我心中的想像还是相差甚远:我以为,所谓的枫叶,必是火红般的热烈,如同燃烧了整片树林,奔放而又执着,美,就要美得纯粹;美,就要美得让人窒息。

到达终点平台,气温骤然下降,好在大家都作好了御寒准备。说是平台,其实更像一个大峡谷,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只见山顶云雾缭绕,天空湛蓝,很有点想上去看看,体会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大家都提议去走走。就算时间再紧迫,哪怕只能走到半山顶也是好的,毕竟这个地方,或许今后都不会再来。

于是,稍作停留歇息,拍照合影,我们便沿着羊肠小道,向半山坡进军。小道均有绳索护围,仅可在绳索以内通行,以外禁止入内,放眼过去,以外的景色,是萧条的杂草,丛生,间或伸出几枝树杈,上面缀了几颗果子,艳丽的红色,在萧条中流露出几许生机,再加上几片或红或黄的枫叶,还是有几份初见刹那的新颖别致。云海更深,风牵引着它们不停变幻,更像是一片翻腾着的海,波澜壮阔。

几处驻足,几许流连,到底也只能走马观花。

处在返程缆车上的位置不同,视觉不同,那屹立在岩石之间的枫叶,怎么看都有一种傲然的美。也许,只有挣扎过,才懂得绽放。美,在不期遇之间,悄然,静默。

3.

下得山来,大家一致去泡温泉。

片刻的犹疑,我们也入乡随俗没入池中,任滚滚的池水将自己团团包围,直至热汗淋漓到几近窒息,我们遂移步到室外的泉池,池底是热流,池面是凉风,四周是枫叶,远处是高山,围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好一个静秘的场所。依着池壁闭目养神,一面是热浪滚滚,一面是凉风习习,在这水火交融里,连日来的疲备也被融化了一般,身子骨有说不出来的舒畅,酥软。

泡温泉,果然是这次行程的重头戏,虽然戏份少,且也是额外的编排,但也算是不枉此行。

接着是午餐,午餐的盘盏里,枫叶点缀得很是应景,窗外有几片枫叶在摇曳,阳光也闪了进来,小泯了一口清酒,就直奔正宗的马肉去了,配上特色酱,味道是真心不错。

吃过午饭,就去光前寺,听说那里有“神仙水”,喝了可以延年益寿,还可以青春永驻。

寺庙隐在更深的幽静处,我们拾级而上。铺天盖地的是迎客松,古老神秘,而又耸立挺拔,树干非两人不能合抱。看到这满目的参天古木,心情瞬间不好,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它们,应该在我们那个地方。而不是后来被肆意破坏、砍伐。再看地面,干净整洁,小径幽远;林中鸟雀鸣叫,跳跃而又欢快,我却愈发觉得心头郁闷、沉重。满脑子都是那些没有任何破坏,保护完好的参天古木。

既而是他们安放的神,四周香气萦绕,游客虔诚肃穆。他们在神相前鞠躬朝拜。我亦走上前,只是注目,没有颔首,它们不是我所膜拜的神,不能接受我的朝拜。接着就是“光前寺延命水”,也就是所谓的“神仙水”,大家列队上前,饮一口山泉,泉水清凉,瞬间让人清爽。

安静地绕了一圈,返到另一处的禅院。庭前有小榭流水,亦有游鱼清荷;有卷起的竹帘,也有铺好的木板。向山处的树木修剪成形,与池水相得益彰,偶有林中鸣雀,婉转悠扬,室内清香四溢,着实是个清幽的场所,所有的凡尘俗事尽抛脑后,处于无我境地。

另有禅主早已奉上香茶和点心于案前,我们就着案几,席地而坐,就着点心,品茗相谈,时光也变得清幽起来,此番境地,若非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日后自是很难想像,曾经,原本天南地北的我们,会在一个原本不可能的幽静处相对而坐,那一小段光阴,我们坐拥时光,放空自己,尽享清幽,静听心语。

院里时濯洗过的明月禅心,在出得院后走在小径前,古木下,又瞬间变得不安乐了。那些参天古木,就那么张扬地直入云霄,像剑一样直直地插进我的心房。

返回的途中,莫名的低落,真所谓江山易攻难守啊,需要多少人的维护,才能保持原有的本色,并能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

4.

一路游览观光,难得的余暇,我们决定去乡村小道,户舍门前去看看。

午后的阳光暗淡了许多,风吹过来,有着深秋的凉意。地面,果然是传说中的干净,几乎是纤尘不染。道路虽不宽阔,但标示泾渭分明,车辆与行人各行其道,偶有交集,无论何时,真正都是车辆礼让行人,没有刺耳的喇叭声,更没有拥堵的车流,一切按部就班,而又有条不紊。道路两旁是宽阔的下水道,流水清澈而又欢快,间或有几株水草在水里招摇,靠近下水道处,都有护拦,确保行人的安全。可见,这里的水利工程与道路相辅相成,道路在哪里,水流就到了哪里。

走着走着,就会有簇拥的花儿,迎风招展,道路旁,商店前,电线杆下,它们随处可见。特别是各家各院,各式的花儿伴着修剪齐整的迎客松,或枫树或忍冬,或其他的树木,但以迎客松居多,花色艳丽而又多彩,有粉的,红的,黄的,白的,各不相同,安静却又热烈。我在想,要有怎样的情趣和心思,才能栽种、搭配这样的花木?

但正是这各色的花儿,深深地打动了我,若能每日进出的时候,看花开花谢,心情自然也是晴朗,忽然想起“要做一朵向阳的花,不焦不燥”。除了花草树木,许多院里还种有柿树、葡萄,它们张扬地挂在树上,或伏在门前,但并无路人采摘。整个街道,都是出齐地冷清,安静,几乎看不到闲逛的人。据说这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他们凭着自己的辛劳,极力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虽然只为为期一周的行程,但这些花儿,如盛开的蝴蝶,一路如影随形。我的心情,也随着有很多些微的变化。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母亲原本也可以拥有更艳丽的容颜,只是她曾被历史蒙尘太久,但几经风雨的洗礼,又岂能掩没她的清丽?

虽然我不知道,这些盛开的花儿,有着怎样的名字,但我一律叫它们为“扶桑花”,只是后来,她笑得越灿烂,我的内心,就会越哀怨。

因为,我总是会想起,暂别的母亲。

5.

有一种乞讨,可以成为一种艺术。

我们匆忙地奔赴在街头闹市,难得一见的,驻足围观的人群,还是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趋步上前,原来是立在街心的模待。只见他西装革履,戴着墨镜,灿烂的笑脸,花白的头发竖立在头顶,紫色的领带一半垂于胸前,一半飞扬在空中,奇怪的是,并没有风经过,如何能吹起他的领带?手里的提包,也是倾斜着向前,又像是被风定格在空中,实际上仍然没有风,跨着大步向前,只是在某一个抬脚落地瞬间被点了穴位一般,脚后跟落地,脚尖抬起,被定格在那里,不远处的帽子,写着“谢谢”,在等候着旁人的投币。旁人都在猜测他的真假,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摸了摸他伸着的手背来一辨真伪。触摸的瞬间,惊得我一下子跳开:原来是活生生的人。在同伴及旁人的哄笑声里,那个男模瞬间变换了一个资势,然后又定格在半空中,如同摆在商场的模特一般,难辨真假。

短暂的逗留,便迅速离开。只是这种新颖的乞讨,竟透着一种高雅,在我心里留有深刻的印象。反倒没有见过平常见惯了的那种,衣衫褴褛的乞丐。不得不赞叹,哪怕只是一种卑微的身份和职业,他们也要挖空心思,尽力做到极致。

每当停驻在街头巷尾,就会看到各色川流不息的人群,那些有着浓郁本土气息的人们,个个都精神抖擞,精致的妆容,合体的服饰,觉得她们,就算是街头的一抹风景,她们也会尽可能地艳丽。这的确是一个认真而又极致的民族。

6.

吃完早餐,出了酒店门,下面就是河口湖。

清晨的湖面很宁静,天空依然湛蓝,富士山的山顶就这样倒影在河口湖里,如同处子,有一种宁静的美。而接下来的行程,就是要去五台目,去窥探它另样的美。

依然是登山巴士,依然是保护完整的林木,依然是红、黄、绿相间的树叶,依然是蓝蓝的天,依然是明媚的阳光。只是,待我们到达五台目的时候,富士山山顶已没入到云海深处,避而不见,但游人如织,枫叶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静,更美,这才真正体会到秋叶的静美。

仓促地浏览,一切不过浮光掠影,唯有那醒目的“不可带走一草一木,一土一石”的标识牌,刻入到脑海中,他们对于自然的保护,几乎已深入骨髓。让我这个游子很是汗颜,竟又无端地想念母亲。

山风吹在身上有些冷,走在斑驳树影的林间,阳光照耀在脸庞上,有一种久别故乡的惆怅。母亲,我总是从别人的身影,想到了您,想到您应该有着更清丽脱俗的容颜,有着更美丽合体的衣裳。但是母亲,您却淌过炮火,穿过弹林,甚至曾几近虚弱地倒下。母亲,曾让您蒙羞的尘埃,虽已被世纪之风吹落,但历史长河,它们会记得所有的伤痛和磨难;还有河流和山川,它们都会记得。

母亲,想到这些,我竟忍不住有着难以名状的愁绪,我恨不能采摘最洁白的云朵,别于您的发梢。我踏在别人的土地上,想着却是您曾经的疼痛。它们越是完好无损,我越是会想到您曾经的满目疮夷。

尽管扶桑花,处处盛开,但是它们绽放得越灿烂,我就会想起您曾经有多少的哀怨。

第2篇:扶桑之恋

写封情书,给你最爱的人!让爱情相守一生一世!www.daodoc.com精心情书收集!

作者:魔鬼的眼泪(mailto:melancholy00@yeah.net)

我眼睛望向窗外, 北国的冬景是那样的萧瑟, 银雪遍地,徒余清冷;冬日的碧落,象怀了无限的哀愁,在那里做无尽的遐想。车上原本不多的乘客都睡着了般不作响动,让偌大的车箱更显寂寥。

拿出早纪写给我的信, 一种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

“……我常常在梦里遇到昨天的你,有一段日子,我只感觉生不如死,连妹妹、父母都奇怪平时活泼爱笑的我竟会变得死气沉沉……”

“在当今的日本,那些追逐欢乐的青年,已经没有纯真的爱心了。自你我别后,我没有再看到爱情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找不到爱情,只看到它的影子,而这影子也在你离开之后变得模糊难辨……”

“而今,我将成人妇,也许以后连怀念你的自由都没有了。我希望你,如果你爱过我的话,在我象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日本国的妻子被无奈地围困在家庭和丈夫的牢狱之前,在我还有资格怀念你之前,无论如何与我再见一面……”

“想不到她还记得我。”我叹了一口气。阵阵热气化成白色烟雾凝聚在眼镜镜片上,模糊的视线中似乎可以看见早纪纤细的身影飘动, 楚楚动人。

我将头靠向椅背, 闭起眼睛沉思着。犹记当年以一名交换学生的身分来到日本,寄住在早纪的家中,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 和高校生的她发生恋情, 感情是那样的甜蜜浓郁,生活是那样的充实愉快, 可是结局却让我十分难过。异国恋情原本就难有结果,更何况本国政治因素的动荡, 加上双亲沉重的传统观念, 都在逼使我们分离。“爱情没有国界, 不分种族, 只要两情相悦即可。”我鄙视说出这种话的人。

巴士到站後, 我走下车, 抬头望过去, 这一带的住宅区看起来没有什麽变化,一阵寒风袭来, 我冻的直打哆嗦, 手指更拉紧披在身上的大衣。

在走过一段不算短的路程後, 我来到了伊藤家。我瞧著门旁的门铃,还是决定敲门,正如几年前刚到的时候一样。

出来应门的是早纪的妹妹。几年不见, 昔日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了。她惊喜的面上略带些红晕,一壁引我走进屋子,一壁聒噪地询问别后的情形。伊藤太太拿给我脱鞋, 接著领我到客厅中。一向好客的伊藤先生拉著我坐在床塌上和我谈天。温暖的热茶除却我对雪天寒冷的畏惧,我缓缓地喝著。

几年前我还是一个腼腆的学生, 现在已确乎是伊藤先生的老友了。伊藤先生热烈地谈论国家大事, 生活体验, 工人失业等等话题,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是晚上。到伊藤太太催促这两个久未谋面的男人吃饭时, 早纪还未回来, 我感到疑惑, 於是便趁著吃完饭再次谈话的时候向伊藤先生提起。

“早纪啊, 她现在已经搬出去住了,如果你要去拜访她——”他起身走到柜子边拿出纸笔,“嗯,她的住址——”写完後, 伊藤先生重新看了一遍, 将纸条交到我的手上。“这样也好, 早纪就要结婚了, 你也顺便去祝福她。”

“嗯, 我会的。”我点了点头, 早纪信中已经提到她要结婚的事, 所以我没有十分讶异。

深夜,当我要上楼休息, 经过早纪以前的房间时, 我停下来, 打开房门静静地凝视着里面出神。这几年, 它似乎没有什麽变化,空房中, 似乎可以见到穿著蓝色水手服的早纪正笑脸盈盈地对著我招手, 毫无瑕疵的脸上的一双清丽的眼睛,总好象要泻出灵光来的样子。

“不知道她现在怎麽样了?她的男朋友会不会像我以前对她那麽好呢?”我再度把自己封进过去的回忆中。

第一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第3篇:浅谈《扶桑》

《扶桑》的书评

严歌苓的小说《扶桑》无论是从时代背景的选取、还是故事内容的曲折多样性、亦或是写作手法的丰富(包括动作、心理、细节、想象力等)和人物形象的鲜明、主题的直白等角度都堪称上是佳品。当我看完这部小说后,脑子里还是意犹未尽,仍然在想象克里斯望着扶桑年迈的、蹒跚的背影时心中会有何种触动,可是小说却在此戛然而止。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被营造地淋漓尽致。扶桑与克里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仇就在扶桑决心剪下留在克里斯手中的那一缕黑发中画上完美的句点,可是两人跨越不同种族、跨越不同肤色、跨越不同信仰的爱情却在此刻定格。以至于在日后两人的多次重逢却不相认,或者说是根本就没认出来使得故事在看似荒诞的同时却紧紧触动了我的心弦。昔日心有灵犀的两个人,最终也没有违背出社会的期望和禁止异族通婚的律条,而变成了最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扶桑》读书笔记

扶桑——严歌苓

读书笔记

你是个天生的妓女,是个旧不掉的新娘。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夏天,圣弗朗西斯科那条六尺宽的唐人巷里,某个笼格般的窗内站着个不小巧的女子,就是你。

你再次转身,现在我看见你脑后那个庞大的发髻,一串浅红绢纱花从左耳一路插下来,绕半个髻。几年后你的发髻深处将藏一颗制服铜纽扣,是克里斯的,那个白种少年。

不要否认,每一种民族、生物要存活下去,总要有自相残杀,有牺牲和祭奠。(五月的婴孩被阿丁残暴地杀死,而这里的每个人,都想牺牲这最无辜的一条命保全自己,只不过是借了阿丁的手。)

扶桑边走边看,穿过人最稠密的地方。存心不存心地回头,她见克里斯跟在她身后,距离拉出五六步。

她站下,他便也站下。风一来,他淡黄色的头发荒凉地起伏。他的固执、委屈,使她的心思不能再懒下去,她明白自己从没忘记过那个十二岁的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扶桑》读书笔记

《扶桑》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桑》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扶桑》读书笔记1

扶桑,一个有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从小就定了娃娃亲,成年后的婚礼是和一只被摁着头的公鸡拜的堂,据说她的丈夫漂泊在大洋彼岸——美国,只每年寄些钱和物什回家。扶桑是单纯又勤劳的,公婆也很喜欢她,为娶到这个儿媳妇而欢喜。如果她的一生就是守着公婆守着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那个年代,倒也不算太差。

可命运似乎并不愿意放过她。她被人贩子拐去美国,成为唐人区的窑姐。彼时美国正处淘金热,旧金山当时叫做金山,金矿上雇佣了数千万计的中国工人。那是个按有色人种划分三六九等的社会,而扎着长辫的中国男人们,则被认为是不文明的,是最受歧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扶桑 随笔

扶桑,你幽幽的从海上而来,跨过那骇人的大西洋,跨过满是尸体的船舱,即使这样,你年轻的心灵从未恐惧,你稚嫩的双眼依然充满柔软。是的,你太年轻了,你只有20岁。不,20岁,你的同类在你的年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你本该在中国的某个农村做个本分的寡妇,寿终正寝,或者死于战火,或者

死于自杀;你本该在20岁时就枯萎死去,不留下半点墨迹;或许,你该死在任何一次*之中。为什么你总活着,只要你活着,这个悲剧就要进行下去,直到你生命的尽头。但你永远不会放弃生命。在你面前,再暴虐严重的摧残,也只是暂时的嚣张。狂风暴雨过后,你像垃圾堆里的草籽,很快发芽抽叶,在混合着垃圾和海水腥臭的风中摇曳。那是一曲生命的舞蹈,每个舞姿都像大地和母亲一样

历尽磨难。你因为生命的狂欢而露出微笑,世界在你的浅红绸衫里永远娇艳堕落。

你受尽凌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扶桑花开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桑花开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